【簡介】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宋司馬光撰。是書效左傳,網羅宏富,體大思精。宋神宗以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賜名資治通鑒。
【撰述】司馬光患歷代史籍浩繁,畢生難盡其篇,得其要領,遂發憤作一部簡明扼要、貫通古今之史書。是以先成歷年圖五卷、通志八卷,進呈御覽,英宗悅之,命設局辟,續修歷代君臣事蹟。光奏調劉恕、劉攽、范祖禹協修。攽修漢史長編,恕修魏晉南北朝長編,祖禹專司唐史。光擬作總綱與每年提綱,助手據此排比史料,以爲叢目;繼之初步考訂整理,選拔取捨,遇有年月事實抵牾處,加以考訂,爲附注,定稿長編。司馬光考其異同,刪其繁冗,潤色定稿。前後歷時十九年,于元豐七年成書。十二月,司馬光將資治通鑒及資治通鑒目錄、資治通鑒考異並呈神宗御覽。其進書表稱「臣今骸骨臒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遺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宋末元初胡三省生平嗜讀資治通鑒。自宋理宗寶祐四年始,爲其作注,於元至元二十二年成資治通鑒音注。三省窮三十年之力,每遇難字,即注出音義,精審宏博;將考異、目錄之曆法、天文及己注,分別附入通鑒本文;於典章制度,考證詳備;於官制及地理,考證尤詳;於考異多有辨正、補充,所引史料皆注明出處。成通鑒最佳註本。
【體例】資治通鑒所記,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前後計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全書二百九十四卷,約三百餘萬字。並有目錄三十卷、考異三十卷,合三百五十四卷。按朝代分十六紀,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一卷、後梁紀六卷、後唐紀八卷、後晉紀六卷、後漢紀四卷、後周紀五卷。
【著者】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涑水鄉人,生於光州光山。寶元元年進士,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因政見與王安石相左,熙寧三年自請離京,至西安任職,次年署理西京御史台。居洛陽十五年,潛心修史。元豐八年,入京,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廢止王安石新法。元祐元年病逝,追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故後世亦稱司馬溫公、司馬文正公、涑水先生。另著有司馬文正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等。
胡三省,原名滿孫,字身之,又字景參,號梅澗,台州寧海人。寶祐四年,與文天祥、陸秀夫、謝枋得等同登進士第,授吉州泰和尉,侍母未赴。後任慈溪縣尉,因忤知府被罷職。久之以「文學行誼」薦授揚州江都丞。咸淳三年,應聘任壽春府學教授,經考舉改奉議郎,繼知江陵縣。咸淳六年,丁母憂離任,服滿改知安寧府懷寧縣。同年返臨安,案牘之餘,專事資治通鑒廣注編撰。德祐元年,入賈似道幕。次年,元兵下臨安,舉家遷新昌,流亡中資治通鑒廣注稿散失。歸里後,再購通鑒,閉門謝客,發憤重注,積十年功,成資治通鑒音注稿二百九十四卷。時寧海楊鎮龍起義,縣內動盪,遂寓居鄞縣袁桷家,藏書稿于袁家東軒石窟,後人稱「胡梅澗藏書窟」。晚年遷歸故里,著述以終。
【論贊】錢大昕:讀十七史,不可不兼讀通鑒。通鑒之取材,多有出於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諸史之異而裁正之。昔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於舊,唯通鑒可以當之。
曾國藩: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溫公資治通鑒,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能竊物之理,執聖之權;又好敍事所以得失之由,脈絡分明;又好詳名公巨卿所以興家敗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實六經以外不刊之典也。
梁啟超:司馬溫公通鑒,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後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以爲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
【四庫】宋司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光以治平二年受詔撰通鑒,以元豐七年十二月戊辰書成奏上,凡越十九年而後畢。光進表稱精力盡於此書。其採用之書,正史之外,雜史至三百二十二種。其殘稿在洛陽者尚盈兩屋。旣非掇拾殘剩者可比。又助其事者,史記、前後漢書屬劉攽;三國、南北朝屬劉恕;唐、五代屬范祖禹。又皆通儒碩學,非空談性命之流。故其書網羅宏富,體大思精,爲前古之所未有。而名物訓詁,浩博奧衍,亦非淺學所能通。光門人劉安世嘗撰音義十卷,世已無傳。南渡後注者紛紛,而乖謬彌甚。至三省乃彚合羣書,訂訛補漏,以成此注。元袁桷清容集載先友淵源錄,稱三省天臺人,寶祐進士,賈相館之。釋通鑒三十年,兵難稿三失。乙酉歲,留袁氏家塾,日手抄定注。己丑寇作,以書藏窖中得免。案:三省自序,稱乙酉徹編,與桷所記正合。惟桷稱定注,而今本題作音注,疑出三省所自改。三省又稱,初依經典釋文例,爲廣注九十七卷。後失其書,復爲之注。始以考異及所注者散入通鑒各文之下。歷法、天文則隨目錄所書而附注焉。此本惟考異散入各文下,而目錄所有之歷法、天文書中並未附注一條。當爲後人所刪削,或三省有此意而未及爲歟。通鑒文繁義博,貫穿最難。三省所釋,於象緯推測,地形建置,制度沿革諸大端,極爲賅備。故唐紀開元十二年內注云:「溫公作通鑒,不特紀治亂之跡而已。至於禮樂、歷數、天文、地理尤致其詳。讀者如飲河之鼠,各充其量。」蓋本其命意所在,而於此特發其凡,可謂能見其大矣。至通鑒中或小有牴牾,亦必明著其故。如周顯王紀「秦大良造伐魏」條注云「大良造下當有『衛鞅』二字」。唐代宗紀「董晉使回紇」條注云「此韓愈狀晉之辭,容有溢美」。又「嚴武三鎮劍南」條注云「武只再鎮劍南,蓋因杜甫詩語致誤」。唐穆宗紀「冊回鶻嗣君」條注云「通鑒例,回鶻新可汗未嘗稱嗣君」。文宗紀「鄭注代杜悰鎮鳳翔」條注云「如上卷所書杜悰鎮忠武,不在鳳翔」。凡若此類,並能參證明確,而不附會以求其合,深得注書之體。較尹起莘綱目發明附和回護,如諧臣媚子所爲者,心術之公私,學術之真僞,尤相去九牛毛也。雖徵摭旣廣,不免檢點偶疏。如景延廣之名,出師表敗軍之事,庾亮此手何可著賊之語,沈懷珍之軍洋水,阿那瑰之趨下口,烏丸軌宇文孝伯之誤句,周太祖詔「今兄」之作「令兄」,顧炎武日知錄並糾其失。近時陳景雲亦摘地理訛舛者作舉正數十條。然以二三百卷之書,而蹉失者僅止於此,則其大體之精密,益可概見。黃溥簡籍遺聞稱是書元末刊於臨海,洪武初取其板藏南京國學。其見重於後來,固非偶矣。
【底本】清嘉慶二十一年胡克家影元刻同治八年江蘇書局重修本。
【板框】匡高二十一點一厘米,廣十三點九厘米。
【版式】細黑口,雙魚尾,四周雙邊。書口上端鐫每頁字數,下端鐫刻工姓名。
【行格】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
【梓行】元豐八年三月,神宗崩,哲宗繼位。元祐元年閏二月,司馬光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九月初一病逝;十月,秘書省正字范祖禹、秘書省校書郎司馬康及秘書省校書郎黃庭堅等將資治通鑒校定完畢,送杭州雕版。元祐四年,劉攽病逝。元祐七年,資治通鑒全書印成,自此流傳天下。清胡克家覓得元初資治通鑒,據此爲底本覆刻。延請顧廣欣校勘,金陵刻工劉文奎、劉文楷、劉文模雕版,使元版風貌展卷畢現。嘉慶二十二年告成。以其翻雕摹勒特精,流行最廣。成公認善本。
胡克家,字占蒙,又字果泉,號果亭,江西鄱陽縣人。乾隆四十五年進士。五十年,補刑部主事,五十六年遷員外郎,五十八年升郎中。次年,充廣東鄉試正考官。六十年,充會試同考官,同年遷廣東惠潮嘉道。嘉慶八年,調河南開歸陳許道。九年,因治河有功,賞加按察使銜,遷湖北按察使。十一年,遷江蘇布政使。十四年三月,升刑部右侍郎,六月,授漕運總督,尋去職。十六年,升江寧布政使。十七年,升安徽巡撫,此後因剿滅白蓮教事有功有罰。二十一年,調任江蘇巡撫。二十二年,因審案事涉罪,降二級留任,當年九月卒于任。
【序跋】丁曰昌序;興文署新刋資治通鑑序;胡三省新註資治通鑑序;御製資治通鑑序。
【端題】翰林學士朝散大夫右諫議大夫知制誥兼侍講同提舉萬壽觀公事兼判集賢院上護軍河內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三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後學天台胡三省音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