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代郡人也。爲代郡卒,云卑猥卑猥,猶卑賤庸俗。宋陶穀清异官志:「南地狹力弱,事例卑猥,州縣時會僚屬,不設席而分饋阿堵,號潤家錢。」不獲,處人間執鞭。執鞭,持鞭駕車。多指卑賤之差役。 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推荊明抄本、陳校本「推」作「懷」。荊下有「而」字。推荊,將荊條別於腰間。讀書,畫地以計數,一夕地成池。時人謂安舌耕。年可八十餘,強視若童子。常服朱砂,舉體皆赤,冬不著衣。坐一龜,廣長三尺,時人問[00304]此龜有幾年矣,曰:「昔伏羲始造網罟,音古。網之總稱。清王念孫廣雅疏證釋器:「罔謂之罟。」疏證:「此罔魚及鳥獸之通名。」網罟,指捕魚及捕鳥獸工具。管勢:「獸厭走而有伏網罟。」唐杜甫五盤詩:「地僻無網罟,水清反多魚。」得此龜以授吾,其龜背已平矣。此蟲畏日月之光,二千年則一出頭,我生此蟲已五出頭矣。」行則負龜而趨,世人謂安萬歲矣。出洞冥記。
【白话译文】黄安是代郡人,在郡衙里当差。上司见他形象丑陋,就让他当车夫,拿着荆条鞭赶马。然而他常常把荆条鞭别在腰间去刻苦读书,用手指在地上画着记数。一天晚上,他画字的那块地变成水池。当时人们都说黄安是一个勤奋读书的“舌耕人”。黄安八十岁时,眼力还像少年一样锐利。他经常吃朱砂,全身都光着,冬天不穿衣服,坐在一个尺宽尺长的乌龟上。有人问他那龟有多少年,黄安说:“远古时伏羲氏造网,捕到这个龟送给我。现在这龟背让我骑得都磨平。这个家伙怕日月的光亮,两千年才伸一次头出来看看。我生下来时,这只龟已经伸五次头。”黄安要出门就背着乌龟走路,人们都说,黄安已经活一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