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岐,清清,原作「青」。據明抄本、陳校本改。河之逸人,逸人,猶逸民。清錢昕廿史考异法雄傳:「真,在逸人傳。逸人即逸民。章懷避諱,改爲人字,後來追改,不及遍檢,它傳故或改或否耳。」年可七百歲。語及周初事,了然如目前。岐時侍周公升壇上,岐以手摩成王足。周公以玉笏音忽。廣韻:「笏,一名手版,品官所執。」輿服雜:「五代以來,惟八座尚書執笏,以筆綴手版頭,紫囊裹之。其餘王公、卿、士但執手版,主于敬。不執筆,示非記事官也。」與之,岐常寶執,每以衣裾拂拭。笏厚七分,今銳欲折。恒餌桂葉,聞武帝好仙,披草萊明抄本「萊」作「蓋」。洞冥記同。而來,武帝厚待之。後不知所之。出洞冥記。[00305] [00306]
【白话译文】孟岐是清河的一位隐居的高士,已经有七百岁。他说起周朝的十分熟悉,就像昨天的一样。他曾侍从着周公姬旦登上拜相的神坛,还用手摸过西周成王姬诵的脚。周公曾送给他一个玉制的笏板,他十分珍爱,经常用衣襟擦它。这只玉笏有七分厚,天长日久,被他擦得非常薄,薄得都快断。孟岐长期以桂叶当饭吃,他听说汉武帝爱好求仙问道,就披着草编的斗蓬去见他。汉武帝非常优厚地接待他,后来孟岐就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