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王纂者,金壇人也,居馬跡山。常以陰功救物,仁逮蠢類。蠢類,指犯法者。唐劉禹錫代賀赦吳少誠復官爵表:「敷鴻霈而覃及蠢類,鼓仁風而臻於大和。」值西晉之末,中原亂離,饑饉旣臻,疫癘乃作,時有毒瘴,殞斃者多,閭里凋荒,死亡枕藉。枕藉,物體縱橫相枕而臥。言其多而雜亂。宋蘇軾前赤壁賦:「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纂於靜室,飛章飛章,謂迅急上奏章。後蔡邕傳:「璜遂使人飛章言邕質數以私事請託於郃,郃不聽,邕含隱切,志欲相中。」告玄,夕之中,繼之以泣。至第夜,有光如晝,照其家庭,卽有瑞風景雲,紛郁空際,俄而異香天樂,下集庭中,介金執銳之士千餘人,羅列若有所候。頃之,珠幢寶幡,蜺旆羽節,紅旗錦旆各,相對前引,幢居其前,節最居後。四青童執花捧香,侍女捧案,地舒錦席,前立巨[00491]屏,左右龍虎將軍,侍從官將,各二十許人,立屏兩面,若有備衛焉。復有金甲大將軍二十六人,神五十人,次龍虎二君之外,班列肅如也。須臾,笙簧駭空。自北而至,五色奇光,灼爍豔逸。一人佩劍持版而前,告纂曰:「太上道君至矣。」於是,百寶大座,自空而下,太上道君,侍二真人,二天帝。在座之上,道君五色蓮花,二真二帝立侍焉。纂拜手迎謁,跪伏於地。道君曰:「子湣念生民,形于章真,刳心投血,感動幽冥。地司列言,吾得以鑒躬鑒躬,謂親自接。於子矣。」纂匍匐禮謝竟,道君告曰:「夫一陰一陽,化育萬物,而五行爲之用。五行互互,原作「且」,據明抄本、陳校本改。有相勝,各有盛衰,代謝推遷,推遷,謂推移變遷。晉陶潛榮木詩序:「日月推遷,已復九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間不容息,是以生生不停,氣氣相續。續,原作「勝」,據明抄本、陳校本改。億劫億劫,謂極長久時間。佛經言天地形成至毀滅爲一劫。南朝宋宗炳答何衡陽:「何以決斷天地之外,億劫之表,冥冥之中,必謂所辨不實邪?」已來,未始暫輟也。得其生者,合於純陽,升於天而仙;得其死者,淪於至陰,在地而爲鬼。鬼物之中,自有優劣強弱,剛柔善惡,與人世無異。玉皇天尊,慮鬼神之肆橫害於人也,[00492]常命五帝官,檢制部御之,律令刑章,罔不明。然而季世季世,末代;衰敗之期。左傳昭公三年:「叔向曰:『齊其何如?』晏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齊其爲陳氏矣!』⋯叔向曰:『然,雖吾公室,今亦季世。』」之民,澆偽澆偽,謂澆薄,虛偽。晉李闡顏府君碑:「以爲人神相與,何遠之有?但患人心澆偽,自絕於神耳。」者衆,淳源淳源,謂淳樸風俗之源流。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淳源上派,澆風下黷。」呂延濟注:「淳和之源,自上流派,而澆薄之風,垢濁於下。」旣散,妖詐萌生。不忠於君,不孝於親,違綱五常之教,自投死地。由於六天六天,代緯書,附會五帝傳說及史記天官太微宮內有五星曰五帝座之文,謂天帝有六,即天皇大帝與五方之帝,是謂「六天」。禮記郊特牲「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唐孔穎達疏:「鄭氏謂天有六天。天爲至極之尊,其體秪應是一,而鄭氏以爲六者,指其尊極清虛之體,其實是一,論其五時生育之功,其別有五,以五配一,故爲六天⋯春秋緯:『紫微宮爲大帝,又云北極耀魄寶。』又云:『大微宮有五帝坐星,青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黃帝曰含摳紐。』是五帝與大帝六也。」後世帝王郊天之祭,如唐初之顯慶禮,即用六天之說;至開元禮,遂廢而不用。故氣,魔鬼之徒,與歷代已來,將敗軍死,聚結爲黨,亦戕害生民。駕雨乘風,因衰伺隙,爲種種病。中傷極多,亦有不終天年,罹其天枉者。昔於杜陽宮出神咒經,授真人唐平,使其流布,以救於物,民間有之。世人見王翦、白起之名,謂爲虛誕。此蓋從來將領者,生爲兵統,死爲鬼帥,有功者遷爲陰官。殘害者猶居魔屬,乘五行敗氣,爲瘵瘵,音債。病。多指癆病。詩雅瞻卬:「邦靡有定,士民其瘵。」毛傳:「瘵,病。」瘥。然以陽憚,以神咒服之,自當弭戢弭戢,謂止息,收斂。前蜀杜光庭羅天醮太一詞:「臣封境乂安,龍神輯睦,生靈康泰,遠近昭蘇,疵癘無侵,干戈弭戢。」矣。今以神化、神咒二經,復授於子,按而行之,以拯護萬民也。」卽命待童,披九光之韞,以神化經及五齋之訣,授之於纂,曰:「勉而勤之,陰功克成,真階可冀也!」言訖,千乘萬騎,西北而舉,昇還上清矣。篡按經品齋科,行於江表,疫毒鎮弭,生靈又康。自晉及茲,蒙其福者,不可勝紀焉。出神仙感遇傳。
【白话译文】道士王纂乃金坛人,住在马迹山中。平时好积阴功救助生灵,对待任何动物都很仁义。当时是西晋末年,中原乱,饥荒遍地瘟疫流行,而且还到处发生有毒的瘴气,病死很多人,田野荒十室九空,到处都是病饿而死的尸体。王纂在自己修身的净室写奏章向天神告急求上天救助人世的灾民,整整哭天夜。到第天夜里,突然有一道耀眼的光辉把家中全都照亮,接着吹来阵阵祥瑞的风,空中彩云翻卷,不一会儿,伴着阵阵仙乐传来浓郁的香气,有千多穿着银铠甲手持兵器的武士来到院中排列着好像在迎候什么贵人。接着一队仪仗来,镶着珠穗的旗帜;缀着宝石的旗幡;还有绣着彩虹图案的旌旗和符节,以及两面红旗两面锦绣旗在前面引导开路,镶羽毛的旗在最前,符节在最后。还有四位仙童举着花捧着香,两个侍女捧着桌,地上铺着彩色的地毯,堂前立着巨的屏风,龙虎将军和十多个侍卫的军官立在屏风两边,好像等着护卫谁。接着有穿金色铠甲的将军十六个,神仙五十人,站在龙虎将军的外侧,站班排列完毕,院里十分肃穆。不一会儿,从北传来震天的鼓乐声,云中散发出五彩奇光,光彩眩目。这时一个腰佩宝剑手持笏版的神来到王纂面前说:“太上道君到!”于是镶着百种宝石的座从空中降下来,太上道君由两位真人两位天帝陪着。太上道君盘腿坐在五色莲花上,两位真人两位天帝侍立在他两旁。王纂赶快迎上去参见,跪伏在地上。太上道君说:“你体恤百姓疾苦,写奏章上达天界,奏章中字字血泪,感动上苍。由于土地神的建议,我才亲自来见一见你。”王纂赶快伏在地上拜谢太上道君的降临。道君说:“一阴一阳相生相克才化育出世间万物,这里面全靠着木、金、土、水、火这五行在起作用。五行之间各有长处各有兴盛和衰落,新陈代谢,推移变迁一刻不休止,所以万物才能生生不息,不断延续下去。经过亿万个劫数,万物的生长始终没有停止过。凡是长生的,都是由于合乎纯阳之气数,才会升天成仙。凡是死的都沉沦到阴界,在地下作鬼。就是在鬼物中有好坏强弱、刚柔善恶的不同,和人世完全一样。至高无上的玉皇帝,由于担心鬼神往往肆意伤害人类,常常派五帝宫巡视检查鬼神的行为,制定很完备的刑律规章来约束鬼神。然而在人世上生逢末世的人中,心术不正的人很多,忠厚善良的古风被败坏,萌生奸诈和妖邪。这些人对君王不忠,对双亲不孝,违背纲五常的古训,自己作孽找死。自从黄帝、白帝、赤帝、苍帝、黑帝、天皇帝这六天帝主宰宇宙以来,魔妖鬼怪就同时产生。他们纠集历代战败战死的将军士兵的鬼魂,驾雨乘风,在人世上横行。尤其是赶上世风衰落时,他们就制造瘟疫疾病,伤害黎民。有很多人不能终其天年中途夭亡的。从前我在杜阳宫曾把《神咒经》传授给得道的真人唐平,让他救助苍生,这部经曾流传到民间。世间人听说秦将白起、王翦死后还显灵救人,认为是瞎说。其实向来那些活着当统帅的人死后在阴间是鬼帅,他们中间有功的,在阴间能升官。那些残害百姓的败将鬼魂就属于妖魔一类,他们乘着阴阳五行中的败气制造各种疾病。然而他们毕竟害怕阳气,只要用神咒制服他们,他们就不能再兴妖作怪。现在我把《神化》、《神咒》两卷经授给你,你按照经文去做,就可以拯救万民。”太上道君当即命令侍童把闪耀着九彩光芒的《神化经》和《王斋》的秘诀授给王纂,并对他说:“继续勤奋地修炼,不断积累阴功,你有成仙的希望!”说完后,只见千乘万骑腾空而起升入西北云天回天界去。王纂按照经文上的要求斋戒净身,然后按照经符在荆州、扬州等江南一带给百姓救治,瘟疫很快被镇服消失,百姓恢复健康。从晋朝以来,受到那两卷仙经保佑的人不计其数,这些就不一一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