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遐周者,頗有道術。唐開元中,嘗召入禁中。後求出住玄都觀。唐宰相李林甫嘗往謁之。遐周謂曰:「公存則家泰,歿則家亡。」林甫拜泣,求其救解。笑而不答,曰:「戲之耳。」天寶末,祿山豪橫跋扈,遠近憂之;而上意未寤。一旦遐周隱去,不知所之。但於其所居壁上,題詩數章,言祿山僭竊及幸蜀之事。時人莫曉,後方驗之。其末篇曰:「燕市人皆去,函關馬不歸。若逢山下鬼,環上繫羅衣。」「燕市人皆去」,祿山悉幽薊之衆而起也。「函關馬不歸」者,哥舒翰[00669]潼關之敗,疋馬不還也。「若逢山下鬼」者,馬嵬蜀中驛名也。「環上繫羅衣」者,貴妃小字玉環,馬嵬時,高力士以羅巾縊之也。其所先見,皆此類矣。出明皇雜。
【白话译文】李遐周很有道术。唐代开元年间,他曾被召入宫中。后来他请求离开宫禁住进玄都观。宰相李林甫曾经前去拜访过他。他对李林甫说:“你在,你的家就安全;你亡,你的家亡。”李林甫流泪叩拜,求他解救。李遐周笑而不答,只是说:“开句玩笑罢。”天宝末年,安禄山豪横跋扈,远近都担忧,但是皇上还没有醒悟。有一天李遐周隐去,不知他到哪儿去。他只在住处的墙上题几首诗,记的是安禄山想要窃国和唐玄宗将要到蜀地避难的,当时的人谁看不明白,后来才验证。其中最后一首是:“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燕市人皆去”,是说安禄山和幽州、蓟州的众将都起来造反;“函关马不归”,是说哥舒翰潼关兵败,全军覆没,匹马不还;“若逢山下鬼”,是说如果走到马嵬坡这个地方;“环上系罗衣”,是说杨贵妃字玉环,唐玄宗到蜀地避难,走到马嵬坡,高力士用罗巾把她勒死。李遐周的先见之明,都和这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