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小说类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四卷
明金陵王氏洛川刻本
【簡介】宋人講史話本,水滸傳原型。撮合多種筆記小說,並以說書方式連貫而成。傳爲宋無名氏作,故題名「大宋」云云。元人或有增益,如元集記陳摶爲宋卜都之地,有「一汴、二杭、三閩、四廣」之說,當爲宋亡後所加。【撰述】全書以編年演述史事,系據舊籍編篡而成。其體裁如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曰:「至於全體被其變易者,則今尚有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及大宋宣和遺事二書流傳,皆首尾與詩相始終,中間以詩詞爲點綴,辭句多俚,顧與話本
子部·小说类
中国小说史略二十八篇
民国三十年十月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三十年集铅印本
【簡介】中國小說史開山之作,里程碑著作。全書描畫小說產生、發展、演變之全過程,評述歷代小說興衰變化之深層原因,及各類小說之藝術特色與得失。自成體系,爲一部完整中國小說通史。【撰述】辛亥革命前,魯迅始整理古代小說辨偽、輯佚及書目,「正訛辨偽,正本清源」,先後輯校完成古小說鉤沉、小說舊聞鈔及唐宋傳奇集。本文所用資料,採擷於此。古小說鉤沉輯校唐以前殘存古小說凡三十六種,涵蓋本文第三至第七篇,歷三年,魯迅
子部·小说类
儒林外史五十六回
清嘉庆八年卧闲草堂刻本
【簡介】清吳敬梓撰。中國成就最高之諷刺小說。借明寫清士大夫官場百態,對科舉、吏治、禮教等的批判和嘲諷,更是深入骨髓。原汁原味品鑒古人之嬉笑怒駡貪嗔癡。【撰述】儒林外史寫作前後曆二十餘年。雍正十一年二月,吳敬梓寄居秦淮水亭,置文木山房,其爲王溯山左茅右蔣圖題詩曰:「幾年卜築板橋住,秦淮水色鐘山樹。木蘭舟內急觴飛,楊柳橋邊歌板度。著書仰屋差自娛,無端擬獻金門賦。」約乾隆十三年至十五年,是書成。程晉芳、
子部·小说类
足本新刻金瓶梅词话一百卷
明万历间刻本
【簡介】中國最偉大之世情小說,晚明社會大百科全書,寫儘自市井至廟堂社會百態。亦爲中國首部獨立創作之章回體小說。【撰述】是書成于明隆慶至萬曆間,署名蘭陵笑笑生撰。刊行前,以抄本流傳于北京、麻城、公安、諸城、金壇、蘇州、嘉興等地,收藏、傳抄及閱讀者有徐階、王世貞、劉承禧、王肯堂、王稚登、屠本唆、謝肇淛、董其昌、袁宏道、袁中道、沈德符、馮夢龍、馬之駿、李日華、丘志充、文在茲、薛岡等人。萬曆四十二年,袁小
子部·小说类
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志六十卷一百二十回
清康熙间刻本
【簡介】中國首部章回小說,歷史演義小說開山之作,演繹百年三國,七實三虛,乃古典小說之冠。【撰述】又名四大奇書第一種、第一才子書、貫華堂第一才子書、繡像金批第一才子書、三國志演義、三國演義等,明羅貫中撰,清毛宗崗評,清杭永年評定。三國志演義、三國演義二書名,前者早見於明代周弘祖古今書刻,相沿已久;後者則見於毛宗崗讀三國志法,亦已深入人心。有學者曾辨析二者之不同,主勿用三國演義之名。明末時,已將三國演
子部·小说类
龙辅女红余志二卷
明未毛氏汲古阁刻本
【簡介】明代才女技藝沉思錄,千針萬線間女性精神史詩。記女子事跡兼收詩篇,爲女子詩詞與女紅之典範。【撰述】又名女紅餘志,題元龍輔撰。據是書原序稱,龍輔爲武康常陽之妻,稱其外父爲蘭陵郡守元度公之後,家多異書。書首有其丈夫常陽所作小引,稱「細君女紅中饋之暇,輒細閱之,擇其當意者,編成四十卷,時置幾頭,命曰女紅余志。」後擇其最佳者,錄爲上下二卷,即爲今傳之本。是書雖爲坊間所編,然亦有其可取之處。女紅爲筆,
子部·小说类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八十回
清庚辰抄本
【簡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又名金陵十二釵、風月寶鑒、情僧錄。清乾隆間以抄本流傳,曹雪芹原著,脂硯齋點評。乾隆五十六年,一百二十回本活字印行問世後,方改名紅樓夢。是書出,時「每購抄本一部,須數十金,自鐵嶺高君梓成,一時風行,幾於家置一集」,「紅樓夢始出,家置一編。」「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推爲「稗官家翹楚」。【撰述】乾隆二年至十年,初稿成,取名石頭記,脂硯齋等點評。乾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