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金吾 太太傅 長秋 太少傅 將作匠 城門校尉 北軍中候 司隷校尉
執金吾一人,中千石。漢官秩云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胡廣曰:「衞尉巡行宮中,則金吾徼於外,相爲表裏,以擒姦討猾。」月繞行宮外,及主兵器。吾猶[06273]禦。應劭曰:「執金革以禦非常。」漢官曰:「員吏二十九人,其十人四科,一人二百石,文學三人百石,二人斗食,十三人佐學事,主緹騎。」丞一人,比千石。漢官秩云六百石。緹騎百人。本注曰:無秩,比史食奉。按:史,汲古閣本、武英殿本作「吏」。漢官曰:「執金吾緹騎二百人,五百二十人,北堂書鈔設官部引應劭漢官儀「五百」上有「持戟」二字。按:五百卽伍百。集解引李祖楙說,謂古今注云五百,一伍之伯也。五人曰伍,五長曰伯,一曰戶伯。又校補謂宦者傳注引韋昭辨釋名,說五百義與古今注異。輿服導從,光滿道路,羣僚之中,斯最壯矣。世祖歎曰:『仕宦當作執金吾。』」武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兵器。丞一人。
右屬執金吾。本注曰:本有式道、左右中候人,六百石。車駕出,掌在前清道,還持麾至宮門,宮門乃開。中興但一人,不常置,每出,以郎兼式道候,[06274]已罷,不復屬執金吾。省中壘、寺互、都舩令、丞、尉及左右京輔都尉。
太太傅一人,中千石。本注曰:職掌輔導太。禮如師,不領官屬。荀綽晉百官表注曰:「唐、虞官。」
太長秋一人,千石。本注曰:承秦將行,宦者。景帝更長秋,或用士人。中興常用宦者,職掌奉宣中宮命。凡給賜宗親,及宗親當謁者關通之,中宮出則從。張晏曰:「皇后卿。」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06275]
中宮僕一人,千石。本注曰:宦者。主馭。本注曰:太僕,秩千石,中興省「太」,減秩千石,以屬長秋。
中宮謁者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中宮謁者人,四百石。本注曰:宦者。主報中章。
中宮尚五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文。
中宮私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06276]中藏幣帛諸物,裁衣被補浣者皆主之。丁孚漢儀曰:「中宮藏府令,秩千石,儀比御府令。」丞一人。本注曰:宦者。
中宮永巷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宮人。丞一人。本注曰:宦者。
中宮黃門宂從僕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黃門宂從。丁孚漢儀曰:「給事中宮侍郎六人,比尚書郎,宦者爲之。給事黃門四人,比黃門侍郎。給事羽林郎一人,比羽林將虎賁官騎下。」
中宮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宮請署天數。女騎六人,丞、復道丞各一[06277]人。本注曰:宦者。復道丞主中閣道。
中宮藥長一人,四百石。本注曰:宦者。
右屬長秋。本注曰:承秦,有詹一人,位在長秋上,亦宦者,主中諸官。成帝省之,以其職并長秋。是後皇后當法駕出,則中謁、中宦者職吏權兼詹奉引,訖罷。宦者誅後,尚選兼職吏一人奉引云。其中長信、長樂宮者,置少府一人,職如長秋,及餘吏皆以[06278]宮名號,員數秩次如中宮。長樂五官史,朱瑀之類是也。本注曰:帝祖母稱長信宮,故有長信少府,長樂少府,位在長秋上,及職吏皆宦者,秩次如中宮。長樂有衞尉,僕太僕,皆千石,在少府上。丁孚漢儀曰:「丞,六百石。」其崩則省,不常置。
太少傅,千石。本注曰:亦以輔導職,悉主太官屬。漢官曰:「員吏十二人。」按:汲古閣本、武英殿本「十二」作「十三」,孫輯漢官同。
太率更令一人,千石。本注曰:主庶、舍[06279]人更直,職似光祿。按:御覽二百四十七引作「率更令秩千石,與庶子舍人更直,職似光祿勳,掌宮殿門戶之禁,郎將屯衛之士」。校補謂此御覽所據本異也。通典亦作「似光祿勳」,多「勳」字。
太庶,四百石。本注曰:無員,如署中郎。
太舍人,百石。本注曰:無員,更直宿衞,如署郎中。漢官曰:「十三人,選良家子孫。」
太家令一人,千石。本注曰:主倉穀飲食,職似司農、少府。
太倉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倉穀。
太食官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飲食。[06280]
太僕一人,千石。本注曰:主車馬,職如太僕。
太廄長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車馬。
太門夫,六百石。漢官曰:「門大夫二人,選四府掾屬。」本注曰:舊注云職比郎將。舊有左右戶將,別主左右戶直郎,建武以來省之。
太中庶,六百石。本注曰:員五人,職如侍中。
太洗馬,按:集解引李祖楙說,謂前書「洗」作「先」。比六百石。本注曰:舊注云員十[06281]六人,職如謁者。太出,則當直者在前導威儀。按:御覽二百四十六引「者」作「一人」二字。漢官曰:「選郎中補也。」
太中盾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周衞徼循。
太衞率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門衞士。
右屬太少傅。本注曰:凡初卽位,未有太,官屬皆罷,唯舍人不省,領屬少府。
將作匠一人,千石。蔡質漢儀曰:「位次河南尹,光武中元二年省,謁[06282]者領之,章帝建初元年復置。」本注曰:承秦,曰將作少府,景帝改將作匠。掌修作宗廟、路寢、宮室、陵園木土之功,并樹桐梓之類列于道側。漢官篇曰「樹栗、漆、梓、桐」,按:汲古閣本、武英殿本作「樹栗、椅、桐、梓」。胡廣曰:「古者列樹以表道,並以爲林囿。四者皆木名,治宮室並主之。」毛詩傳曰:「椅,梓屬也。」陸機按:機,汲古閣本、武英殿本作「璣」,是。草木䟽曰:「梓實桐皮曰椅,今民云梧桐是也。張森楷校勘記謂「民」當作「人」,疑是後人轉改唐本而誤者,觀下文猶稱「今人」可見。按:張說是。梓,今人所謂梓楸者是也。」丞一人,六百石。
左校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左工徒。丞一人。安帝復也。
右校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右工徒。丞[06283]一人。安帝復也。
右屬將作匠。前書曰屬官又有左、右中候,右庫、前志「右」作「石」。東園主章、左右前後中校七令丞,成帝省。
城門校尉一人,比千石。本注曰:掌雒陽城門十所。周禮:「司門。」干寶注曰:「如今校尉。」
司馬一人,千石。本注曰:主兵。城門每門候一人,周禮每門下士二人。干寶曰:「如今門候。」六百石。蔡質漢儀曰:「門候見校尉,執板不拜。」本注曰:雒陽城十門,其正南一門曰平城門,漢官秩曰:「平城門爲宮門,不置候,置屯司馬,秩千石。」李尤銘曰:「平城司午,厥位處中。」古今注曰:「建武十四年九月開平城門。」[06284]北宮門,屬衞尉。其餘上西門,應劭漢官曰:「上西所以不純白者,漢家初成,故丹鏤之。」集解引惠棟謂「丹」下有「漆」字。李尤銘曰:「上西在季,位月惟戌。」雍門,銘曰:「雍門處中,位月在酉。」廣陽門,銘曰:「廣陽位孟,厥月在申。」津門,銘曰:「津名自定,位季月木。」按:「木」當作「未」。菀門,開陽門,應劭漢官曰:「開陽門始成未有名,宿昔有一柱來在樓上,琅邪開陽縣上言,縣南城門一柱飛去。光武皇帝使來識視,悵然,遂堅縛之,刻記其年月,因以名焉。」銘曰:「開陽在孟,位月惟巳。」秏門,按:御覽一八三引李尤旄城門銘作「旄門」。沈家本謂門不當以秏名,作「旄」是。銘曰:「秏門值季,月位在辰。」按:御覽一八三引作「旄門直季,位月在辰」。中東門,銘曰:「中東處仲,月位當卯。」按:御覽引作「東處仲月,厥位當卯」。上東門,銘曰:「上東少陽,厥位在寅。」穀門,銘曰:「穀門北中,位當于子。」夏門,銘曰:「夏門值孟,位月在亥。」凡十門。蔡質漢儀曰:「雒陽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城門,門一亭。」
右屬城門校尉。[06285]
北軍中候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監五營。漢官曰:「員吏七人,候自得辟召,通大鴻臚一人,斗食。」
屯騎校尉一人,比千石。本注曰:掌宿衞兵。漢官曰:「員吏百二十八人,領士七百人。」司馬一人,千石。蔡質漢儀曰:「五營司馬見校尉,執板不拜。」
越騎校尉一人,比千石。如淳曰:「越人內附以爲騎也。」晉灼曰:「取其才力超越也。」案紀,光武改青巾右校尉集解引惠棟說,謂「右」當作「左」,青巾左校尉建武九年置,十五年改也。爲越騎校尉。臣昭曰:越人非善騎所出,晉灼爲允。本注曰:掌宿衞兵。蔡質漢儀亦曰掌越騎。漢官曰:「員吏百二十七人,領士七百人。」司馬一人,千石。[06286]
步兵校尉一人,比千石。初置掌上林菀門屯兵,見前書。本注曰:掌宿衞兵。漢官曰:「員吏七十三人,領士七百人。」司馬一人,千石。
長水校尉一人,比千石。如淳曰:「長水,胡名也。」韋昭曰:「長水校尉典胡騎,廄近長水,胡以爲名。」按:胡,汲古閣本、武英殿本作「故」,是。長水蓋中小水名。集解引惠棟說,謂沈約引辨釋名云蓋關中小水名也。王先謙謂韋注「中」上奪「關」字。本注曰:掌宿衞兵。蔡質漢儀曰:「主長水、宣曲胡騎。」漢官曰:「員吏百五十七人,烏桓胡騎七百三十六人。」司馬、胡騎司馬各一人,千石。本注曰:掌宿衞,主烏桓騎。
射聲校尉一人,比千石。服虔曰:「工射也。冥寞中聞聲則射中之,故以爲名。」本注曰:掌宿衞兵。蔡質漢儀曰:「掌待詔射聲士。」漢官曰:「員吏百二[06287]十九人,領士七百人。」司馬一人,千石。
右屬北軍中候。本注曰:舊有中壘校尉,領北軍營壘之。有胡騎、虎賁校尉,皆武帝置。中興省中壘,但置中候,以監五營。胡騎并長水。虎賁主輕車,并射聲。案大駕鹵簿,五校在前,各有鼓吹一部。
凡中千石,丞比千石。真千石,丞、長史六百石。比千石,丞比六百石。令、相千石,丞、尉四百石;其六百石,丞、[06288]尉百石。長、相四百石及百石,丞、尉皆百石。諸侯、公主家丞,秩皆比百石。諸邊鄣塞尉、諸陵校尉長,皆百石。有常例者不署秩。
司隷校尉一人,比千石。蔡質漢儀曰:「職在典京師,外部諸郡,無所不糾。封侯、外戚、三公以下,無尊卑。入宮,開中道稱使者。每會,後到先去。」本注曰:孝武帝初置,荀綽晉百官表注曰:「司隷校尉,周官也。征和中,陽石公主巫蠱之獄起,乃依周置司隷。」臣昭曰:周無司隷,豈卽司寇乎?持節,掌察舉百官以下,及京師近郡犯法者。前書曰:「置從中都官徒千二百人,捕巫蠱,督大姦猾,後罷[06289]其兵。」元帝去節,成帝省,建武中復置,并領一州。蔡質漢儀曰:「司隷詣臺廷議,處九卿上,朝賀處公卿下陪卿上。初除,謁大將軍、三公,通謁持板揖。公儀、朝賀無敬。臺召入宮對。見尚書持板,朝賀揖。」從史十人。本注曰:都官從,主察舉百官犯法者。蔡質漢儀曰:「都官主雒陽百官朝會,與三府掾同。」博物記曰:「中興以來,都官從事多出之河內,掊擊貴戚。」功曹從,主州選署及衆。別駕從,校尉行部則奉引,衆。簿曹從,主財穀簿。其有軍,則置兵曹從,主兵。其餘部郡國從,每郡國各一人,主督促文,察舉非[06290]法,皆州自辟除,故通百石云。假佐十五人。本注曰:主簿閤下,省文。門亭長主州正。門功曹佐主選用。孝經師主監試經。月令師主時節祠祀。律令師主平法律。簿曹佐主簿。其餘都官佐及每郡國,各有典郡佐一人,各主一郡文,以郡吏補,歲滿一更。司隷所部郡七。
河南尹一人,主京都,特奉朝請。其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人,初都長安,皆秩中[06291]千石,謂之輔。中興都雒陽,更以河南郡尹,以輔陵廟所在,不改其號,但減其秩。其餘弘農、河內、河東郡。其置尹,馮翊、扶風及太守丞奉之本位,在地理志。[0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