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排文档

集部·词类
东坡乐府
元延佑七年叶辰南阜书堂刻本
【簡介】東坡樂府,蘇軾撰。以詩爲詞,橫放傑出,东坡詞風多雄健激昂,頓挫排宕,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撰述】東坡以文名世,才意高廣,擅詩詞,亦工書畫。其樂章數百篇,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具得六義之體。東坡改革擴大詞體功能,開拓詞境,豪放詞格提高婉約詞調,開拓詞境,衝破詩莊詞媚之界。東坡或寫鄉村,或寫山林,或發議論,或抒襟懷,各得其妙。其詞突破「詞是豔科」之風,使詞從花間、樽前走向「無意不

集部·词类
芦川词
宋刻本
【簡介】蘆川詞,又名蘆川居士詞,張元幹撰。人稱元幹長於悲憤,憂時傷亂、譴責群奸,皆形諸吟詠。及讀花庵、草堂所選,寫景詠物,又極嫵秀之致。【撰述】張元幹生於兩宋之交,書香門第,爲張睦九世孫。初爲太學上舍生,以忠義自許,金兵圍汴,秦檜當權,入李綱麾下,堅決抗金,力諫死守。惜壯志難酬,受秦檜迫害,削籍下獄,檜卒方出。晚年漫遊江浙一帶,客死異鄉,卒贈正議大夫。元幹善詞翰,用字多有出處,其上承蘇東坡,下啟辛

集部·诗文评类
四六谈麈
百川学海本
【簡介】宋代新型駢文批評著作。論四六文,多以命意遣詞分工拙,尤切中南宋之弊。【撰述】宋謝伋撰。宋元駢文批評類書。駢儷之文,以六朝及趙宋一代爲最佳。所謂四六,指駢文;談麈,意爲閒居清談。論駢文者,睹記所及。自序言:「山居歷年,飽食終日,因後生之問,可記者輒錄之,以資贊學之一事,如古今五七字話,題爲四六談麈云,他時有得,當附益諸。」伋以爲四六之工,在於剪裁,經語對經語,史語對史語,詩語對詩語,方妥貼。

集部·诗文评类
庚溪诗话
百川学海本
【簡介】記宋代及前代帝王之作,論唐宋詩人作品,所論皆具有矩矱。【撰述】宋陳岩肖撰。記其於靖康間游京師天清寺事,猶及北宋之末。先載宋累朝御制,附以「漢高帝、唐文皇、宣宗」三條。次即曆敘宋代與漢、唐帝王詩語,後泛記宋代詩人詩作,亦間及詞,各爲評騭。於元祐諸人,徵引尤多。蓋時代相接,頗能得其緒餘,記帝王詩事,評帝王作品,不盲目誦聖,頗具已見。記唐宋詩事多翔實,且時辨證。至遺篇佚句,綴述見聞,亦間有宋人詩

集部·诗文评类
竹坡老人诗话
百川学海本
【簡介】記唐宋詩人軼事,評論歷代詩歌優劣。論詩多采江西詩派之言,側重格律字句。【撰述】又名竹坡詩話、周少隱詩話。宋周紫芝撰。品評詩歌優劣,考釋詩歌語辭,兼具記事。其論詩主江西詩派,對黃庭堅所說學古及點化深爲護惜。又重點化之功,講求詩法及煆煉,然時有爭一字出奇之病。亦主自然平淡,以絢爛歸於平淡爲貴,盛贊陶潛、杜甫、蘇軾詩作,往往留意於字句運用。考證品評多所可取之處,然謬誤亦不少,歴代詩話考索及二老堂

集部·诗文评类
许彦周诗话(彦周诗话)
百川学海本
【簡介】詩論唐、宋爲主,兼及六朝。宗元佑之學,主江西詩派,於宋人詩話中可謂上乘,足稱善本。【撰述】又名彥周詩話。宋代許顗撰。集以其字名,書卷首小序,作於南宋高宗建炎二年,書當編成於此時。開宗明義謂:「詩話者,辨句法,備古今,紀盛德,錄異事,正訛誤也。若含譏諷,著過惡,誚紕繆,皆所不取。」闡發所解「詩話」之體例、撰述之主旨。宋人詩話之自述其撰著宗旨者始此,此後詩話性質之漸趨嚴正,或亦以此。其論詩宗元

集部·词类
花间集
宋绍兴十八年建康郡斋刻本
【簡介】花間集,中國第一部詞總集。五代後蜀趙崇祚輯。專錄晚唐、五代、後蜀詞人之作,上起唐開成元年,下至後晉天福五年。全書收錄溫庭筠、皇甫松、韋莊、薛昭蘊、牛嶠、張泌、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和凝、顧夐、孫光憲、魏承班、鹿虔扆、閻選、尹鶚、毛熙震、李珣十八家詞五百首。因所收多爲花間柳下之音,故以「花間」名集。花間派因名焉。花間詞多兒女豔情,離思別緒,綺情閨怨。詞限於小令,不過五六十字,無題目,僅有詞

集部·词类
稼轩长短句(稼轩词)
元大德三年铅山广信书院刊本
【簡介】宋辛棄疾詞集,存五百七十三首。稼軒詞以雄渾豪放,嶔崟磊落,所謂「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於倚聲家爲變調,而異軍特起,能於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稼軒上承蘇軾,使豪放詞蔚成大國。其駕馭衆體,變化如意,終不失自家面目。取法六經,或沾溉楚辭,並有意效白樂天體、花間體、李易安體、朱希真體、介庵體等,而終成稼軒體。其學問廣博,才氣過人,用典多自然熨貼,無斧鑿痕,「用事最多,然圓轉流麗,不爲事

集部·诗文评类
刘子文心雕龙
明万历间闵绳初刻五色套印本
【簡介】中國文學評論開山之作。論古今文體,引而次之,科條分明,體大而慮周,五十篇之內,百代之精華備矣。【撰述】文心雕龍,南朝梁劉勰撰。是書成於南朝齊和帝中興元年至二年間,署梁通事舍人劉勰撰,乃後人追題。文心者,言爲文之用心也;雕龍則典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所記「雕龍奭」之稱,以文章雕縟成體,取戰國齊人鄒衍別名雕龍奭爲義,勰用以狀飾「文心」,故名。【體例】中國現存最早文章學論著,開文章學之先河。駢文寫成

集部·词类
酒边集
清初毛氏汲古阁抄本
【簡介】酒邊集,又名酒邊詞,向子諲撰。其詞之始,風格綺麗,後常有傷時憂國、懷戀中原故土之作。所謂故國之痛、離亂之思,一寓於詞。【撰述】向子諲生於南北宋之交,故都貴戚,初以恩補官,立朝忠節,識慮深遠。其爲士林之秀,戚苑之英,工文辭,尤長於詞。詞作初多爲酒宴酬贈、男女相思、悠遊賞花等,明豔小巧、柔婉綺麗,不脫五代花間舊習。南渡後,詞風突轉,又因追摹蘇軾之故,以詩爲詞,多曠放之作。被迫致仕退隱薌林後,則

集部·词类
人间词话
民國十七年文化學社鉛印本
【簡介】民國大師王國維力作,靳德峻箋證。品評晚唐、五代、南北宋詞人及其作品,功利深厚,字字珠璣,乃與論語、詩經比肩之國學經典。【撰述】王國維身處晚清,政府崩潰,社會失控,價值紊亂,個體迷茫。光緒二十八年,王國維因病回國,身體虛弱且性格憂鬱,因轉攻哲學,「人生之問題,日往復於胸臆,自是始決計從事於哲學的研究」。望能揭示人生真理,擺脫痛苦。光緒三十三年,又感歎:「哲學上之說,大都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

集部·诗文评类
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
百川学海本
【簡介】宋歐陽修撰。爲最早以「詩話」爲題之論詩著作,論文爲主,記詩壇軼事,兼記本事,以資閑談。【撰述】亦稱六一詩話、歐公詩話、歐陽永叔詩話。原題詩話,後人改稱六一詩話。歐陽修退居汝陰,熙寧四年致仕後所作,爲晚年最後之筆。記北宋及唐人詩語,後言及蘇軾、梅聖俞。有敍述詩壇掌故,記詩人軼事,摘評詩句,考訂文字等。內容較雜,無嚴密繫統。所引梅堯臣論詩之語「詩家雖率意,而造語亦難;若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