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聖人之作易
孔頴達曰據今而稱上代謂之昔者聰明睿智謂之聖人即伏羲案下繫云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始作八卦今言作易明是伏羲非謂文王
幽贊於神明而生蓍
荀爽曰幽隱贊神者在天明者在地神以夜光明以晝照蓍者策謂陽爻之筞十有六隂爻之筞十有四篇之筞萬有一千五百十上配列宿下副物數生蓍者謂蓍從爻中生○干寶曰幽昧人所未贊求言伏羲用明於昧冥之中以求萬物之性爾乃得自然之神物能通天地之精而管御百靈者始為天下生用蓍之法者
參天兩地而倚數
虞翻曰倚立參謂分天象為才以地兩之立六畫之數故倚數○崔憬曰參謂於天數五地數五中以八卦配天地之數起天配艮而立數天五配坎而立五數天七配震而立七數天九配乾而立九數此從順配陽四卦地從起以地兩配兑而立數以地十配離而立十數以地八配巽而立八數以地六配坤而立六數此從兩逆配隂四卦其天一地四之數無卦可配故虚而不用此聖人取八卦配天地之數總五十而為衍 案此說不盡已釋在衍章中詳之明矣
觀變於隂陽而立卦
虞翻曰謂立天之道曰隂與陽乾坤剛柔立本者卦謂六爻陽變成震坎艮隂變成巽離兑故六卦六爻變六十八則有十八變而成卦八卦而成是繫曰陽一君民隂君一民不道乾坤者
揮於剛柔而生爻
虞翻曰謂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動揮變變剛生柔爻變柔生剛爻以為六因而重之爻在其中故生爻
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
虞翻曰謂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和順謂坤道德謂乾以乾通坤謂之理義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虞翻曰以乾推坤謂之窮理以坤變乾謂之盡性性盡理窮故至於命巽為命
昔者聖人之作易
虞翻曰重言昔者明謂庖犧
將以順性命之理
虞翻曰謂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以陽順性以隂順命
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崔憬曰此明一卦立爻有才體之義故先明天道既立隂陽地道立剛柔人道亦立仁義以明之何則在天雖剛亦有柔德在地雖柔亦有剛德故曰沈潛剛克高明柔克人禀天地豈可不兼仁義乎所以易道兼之矣
兼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虞翻曰謂參天兩地乾坤各爻而成六畫之數
分隂分陽迭用柔剛
虞翻曰迭遞分隂為柔以象夜分陽為剛以象晝剛柔者晝夜之象晝夜更用故迭用剛柔矣
故易六位而成章
章謂文理乾畫成天文坤畫成地理
天地定位
謂乾坤五貴賤故定位
山澤通氣
謂艮兑同氣相求故通氣
雷風相薄
謂震巽同聲相應故相薄
水火不相射
謂坎離射厭水火相通坎戊離已月十日一會於壬故不相射
八卦相錯
錯摩則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數往者順
謂坤消從五至亥上下故順
知來者逆
謂乾息從至已上下故逆
是故易逆數
易謂乾故逆數此上虞義
雷以動之
荀爽曰謂建卯之月震卦用天地和合萬物萌動
風以散之
謂建巳之月萬物上達布散田野
雨以潤之
謂建之月含育萌芽
日以烜之【休遠反】
謂建午之月太陽欲長者
艮以止之
謂建丑之月消息畢止
兑以說之
謂建酉之月萬物成熟
乾以君之
謂建亥之月乾坤合居君臣位得此上荀義
坤以藏之
九家易曰謂建申之月坤在乾下包藏萬物乾坤交索既生六各任其才往生物雷與風雨變化不常而日月相推迭有來往是以四卦以義言之天地山澤恒在者故直說名矣○孔頴達曰此重明八物八卦之功用上四舉象下四舉卦者王肅以為互相則明雷風與震巽同用乾坤與天地同功
帝出乎震
崔憬曰帝者天之王氣至春分則震王而萬物出生
齊乎巽
立夏則巽王而萬物絜齊
相乎離
夏至則離王而萬物皆相
致役乎坤
立秋則坤王而萬物致養
說言乎兑
秋分則兑王而萬物所說
戰乎乾
立冬則乾王而隂陽相薄
勞乎坎
冬至則坎王而萬物之所
成言乎艮
立春則艮王而萬物之所成終成始以其周王天下故謂之帝此崔新義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
虞翻曰出生震初不東故不稱東方卦
齊乎巽巽東南齊者言萬物之絜齊
巽陽隱初不東南亦不稱東南卦與震同義巽陽藏室故絜齊
離者明萬物皆相南方之卦
離為日為火故明日出照物以日相離象爻皆正日中正南方之卦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盖取諸此
離南方故南面乾為治乾五之坤坎為耳離為明故以聽天下向明而治
坤者地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
坤隂無陽故道廣布不主一方含弘光養成萬物
兑正秋萬物之所說故曰說言乎兑
兑失位不正故言正秋兑象不西故不言西方之卦與坤同義兑為雨澤故說萬物震為言震動成兑言從口出故說言
戰乎乾乾西北之卦言隂陽相薄
乾剛正五月十五日晨象西北故西北之卦薄入坤十月卦乾消剥入坤故隂陽相薄
坎者水正北方之卦勞卦萬物之所故曰勞乎坎
藏坎失位不正故言正北方之卦與兑正秋同義坎月夜中故正北方此上虞義○崔憬曰以坎是正北方之卦立冬已後萬物藏於坎陽氣伏於潛藏地中未能浸長勞局衆隂之中
艮東北之卦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故曰成言乎艮
虞翻曰艮得正故復稱卦萬物成始乾甲成終坤癸艮東北是甲癸之間故萬物之所成終而成始者
神者妙萬物而為言者
韓康伯曰於此言神者明八卦運動變化推移莫有使之然者神則无物妙萬物而為言明則雷疾風行火炎水潤莫不自然相與而為變化故能萬物既成
動萬物者莫疾乎雷
崔憬曰謂春分之時雷動則草木滋生蟄蟲起所動萬物莫急於此
橈萬物者莫疾乎風
言風能鼓橈萬物春則散草木枝葉秋則摧殘草木枝條莫急於風者
燥萬物者莫熯乎火
言火能乾燥萬物不至潤溼於陽物之中莫過乎火熯亦燥
說萬物者莫說乎澤
言光說萬物莫過以澤而成說之
潤萬物者莫潤乎水
言滋潤萬物莫過以水而潤之
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
言寒立春之際艮之方位萬物以之始而為今歲首以之終而為去歲末此則叶夏正之義莫盛於艮此言六卦之神用而不言乾坤者以乾坤而天地无為而无不為能成雷風等有為之神妙艮不言山獨舉卦名者以動橈燥潤功是雷風水火至於終始萬物於山義則不然故言卦而餘皆稱物各取便而論此崔新義
故水火相逮
孔頴逹曰上章言水火不相入此言水火相逮者既不相入不相及則无成物之功明性雖不相入而氣相逮及
雷風不相悖
孔頴達曰上言雷風相薄此言不相悖者象俱動若相薄而相悖逆則相害亦无成物之功明雖相薄而不相逆者
山澤通氣
崔憬曰言山澤雖相縣遠而氣交通
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矣
虞翻曰謂乾變而坤化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成既濟定故既成萬物矣
乾健
虞翻曰精剛自勝動行不休故健
坤順
純柔承天時行故順
震動
陽出動行
巽入
乾初入隂
坎䧟
陽䧟隂中
離麗
日麗乾剛
艮止
陽位在上故止
兑說
震為笑陽息震成兑震言出口故說此上虞義
乾為馬
孔頴達曰乾象天行健故為馬
坤為牛
坤象地任重而順故為牛
震為龍
震象龍動故為龍此上孔正義
巽為雞
九家易曰應八風風應節而變變不失時雞時至而鳴與風相應九十八主風精為雞故雞十八日剖而成雛九順陽歷故雞知時而鳴
坎為豕
九家易曰汚辱卑下六九五十四主時精為豕坎豕懷胎四月而生宣時理節是其義
離為雉
孔頴達曰離為文明雉有文章故離為雉
艮為狗
九家易曰艮止主守禦艮數七九六十主斗斗為犬故犬懷胎月而生斗運行十時日出故犬十日而開目斗屈故犬卧屈斗運行四市犬亦夜繞室犬之精畏水不敢飲但舌舐水耳犬鬬以水灌之則解犬近奎星故犬淫當路不避人者
兑為羊
孔頴達曰兑為說羊者順從之畜故為羊
乾為首
乾尊而在上故為首
坤為腹
坤能包藏含容故為腹
震為足
震動用故為足
巽為股
巽為順股順隨於足故巽為股
坎為耳
坎北方主聽故為耳
離為目
離南方主視故為目
艮為手
艮為止手亦止持於物使不動故艮為手
兑為口
兑為說口所以說言故兑為口此上孔正義
乾天故稱乎父坤地故稱乎母
崔憬曰欲明六故先說乾稱天父坤稱地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兑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
孔頴達曰索求以求乾坤為父母而求其得父氣者為男得母氣者為女坤初求得乾氣為震故曰長男坤得乾氣為坎故曰中男坤得乾氣為艮故曰少男乾初得坤氣為巽故曰長女乾得坤氣為離故曰中女乾得坤氣為兑故曰少女此言所以生六者
乾為天
宋衷曰乾動作不解天亦轉運
為圜
宋衷曰動作轉運非圜不能故為圜
為君
虞翻曰貴而嚴
為父
虞翻曰成男取其類故為父
為玉為金
崔憬曰天體清明而剛故為玉為金
為寒為氷
孔頴達曰取其西北氷寒之地○崔憬曰乾主立冬已後冬至已前故為寒為氷
為赤
虞翻曰太陽為赤月望出入時○崔憬曰乾四月純陽之卦故取盛陽色為赤
為良馬
虞翻曰乾善故良
為老馬
九家易曰言氣衰息至已必當復消故為老馬
為瘠馬
崔憬曰骨為陽肉為隂乾純陽爻骨多故為瘠馬
為駮馬
宋衷曰天有五行之色故為駮馬
為木果
宋衷曰羣星著天似果實著木故為木果
坤為地
虞翻曰柔道靜
為母
虞翻曰成女能致養故為母
為布
崔憬曰徧布萬物於致養故坤為布
為釜
孔頴達曰取其化生成熟故為釜
為吝嗇
孔頴達曰取地生物而不轉移故為吝嗇
為均
崔憬曰取地生萬物不擇善惡故為均
為母牛
九家易曰土能生育牛亦含養故為母牛
為輿
孔頴達曰取其能載故為輿
為文
九家易曰萬物相雜故為文
為衆
虞翻曰物稱羣隂為民隂相隨故為衆
為柄
崔憬曰萬物依之為本故為柄
其於地為黑
崔憬曰坤十月卦極隂之色故其於色為黑矣
震為雷
虞翻曰太陽火得水有聲故為雷
為駹
駹蒼色震東方故為駹舊讀作龍上已為龍非
為玄黄
天玄地黄震天地之雜物故為玄黄
為專
陽在初隱靜未出觸坤故專則乾靜尃延叔堅說以專為旉布非此上虞義者
為塗
崔憬曰萬物所出在春故為塗取其通生性
為長
虞翻曰乾一索故為長
為決躁
崔憬曰取其剛在下動故為決躁
為蒼筤竹
九家易曰蒼筤青震陽在下根長堅剛隂交在中使外蒼筤
為萑葦
九家易曰萑葦蒹葭根莖叢生蔓衍相連有似雷行
其於馬為善鳴
虞翻曰為雷故善鳴
為馵足為作足
馬白後左足為馵震為左為足為作初陽白故為作足
為的顙
的白顙額震體頭在口上白故的顙詩云有馬白顛是此上虞義
其於稼為反生
宋衷曰隂在上陽在下故為反生謂枲豆之類戴甲而生
其究為健為蕃鮮
虞翻曰震巽相薄變而至則下象究與四成乾故其究為健為蕃鮮巽究為躁卦躁卦則震雷巽風無形故卦特變耳
巽為木
宋衷曰陽動隂靜陽動於上一隂安靜於下有似於木
為風
陸績曰風土氣巽坤之所生故為風亦取靜於本而動於末
為長女
荀爽曰柔在初
為繩直
翟玄曰上陽共正一隂使不得邪僻如繩之直○孔頴達曰取其號令齊物如繩直
為工
荀爽曰以繩木故為工○虞翻曰為近利市倍故為工夏曰工居肆
為白
虞翻曰乾陽在上故白○孔頴達曰取其風吹去塵故絜白
為長
崔憬曰取風行之遠故為長
為高
虞翻曰乾陽在上長故高○孔頴達曰取木生而高上
為進退
虞翻曰陽初退故進退○荀爽曰風行无常故進退
為不果
荀爽曰風行或東或西故不果
為臭
虞翻曰臭氣風至知氣巽入艮鼻故為臭繫曰其臭如蘭
其於人為宣髪
虞翻曰為白故宣髪馬君以宣為寡髪非
為廣顙
變至坤為廣四動成乾為顙在頭口上故為廣顙與震的顙同義震一陽故的顙巽變乾陽故廣顙
為多白眼
為白離目上向則白眼故多白眼
為近利市倍
變至成坤坤為近四動乾乾為利至五成噬嗑故稱市乾爻為倍故為近利市倍動上成震故其究為躁卦八卦諸為唯震巽變耳
其究為躁卦
變至五成噬嗑為市動上成震故其究為躁卦明震内體為專外體為躁此上虞義
坎為水
宋衷曰坎陽在中内光明有似於水
為溝瀆
虞翻曰以陽闢坤水性流通故為溝瀆
為隱伏
虞翻曰陽藏坤中故為隱伏
為矯輮
宋衷曰曲者更直為矯直者更曲為輮水流有曲直故為矯輮
為弓輪
虞翻曰可矯輮故為弓輪坎為月月在於庚為弓在甲象輪故弓輪
其於人為加憂
兩隂失心為多眚故加憂
為心病
為勞而加憂故心病亦以坎為心坎折坤為心病此上虞義
為耳痛
孔頴達曰坎勞卦主聽聽勞則耳痛
為血卦為赤
孔頴達曰人之有血猶地之有水赤血色案十一月一陽爻生在坎陽氣初生於黄泉其色赤
其於馬為美脊
宋衷曰陽在中央馬脊之象
為亟心
崔憬曰取其内陽剛動故為亟心
為下首
荀爽曰水之流首卑下
為薄蹄
九家易曰薄蹄者在下水趨下趨下則流散流散則薄故為薄蹄
為曳
宋衷曰水摩地而行故曳
其於輿為多眚
虞翻曰眚敗坤為車坎折坤體故為車多眚
為通
水流瀆故通
為月
坤為夜以坎陽光坤故為月
為盜
水行潛竊故為盜
其於木為堅多心
陽剛在中故堅多心棘棗屬此上虞義孔頴達曰乾震坎皆以馬喻乾至健震至動坎至行故皆可以馬為喻坤則順艮則止巽亦順離文明而柔順兑柔說皆无健故不以馬為喻唯坤卦利牝馬取其行不取其健故曰牝坎亦取其行不取其健皆外柔故為下首薄蹄曳
離為火
崔憬曰取卦陽在外象火之外照
為日
荀爽曰陽外光
為電
鄭玄曰取火明久明似日暫明似電
為巾女
荀爽曰柔在中
為甲胄
虞翻曰外剛故為甲乾為首巽繩貫甲而在首止故為胄胄兜鍪
為戈兵
乾為金離火斷乾燥而鍊之故為戈兵
其於人為腹
象曰常滿如姙身婦故為腹乾為
為乾卦
火曰熯燥物故為乾卦
為龞為蟹為蠃為蚌為龜
此五者皆取外剛内柔
其於木為科上槁
巽木在離中體過死巽蟲食心則折蠧蟲食口木故上槁或以離火燒巽故折上槁此上虞義○宋衷曰隂在内則空中木中空則上科槁
艮為山
宋衷曰隂在下一陽在上隂為土陽為木土積於下木生其上山之象
為徑路
虞翻曰艮為山中徑路震陽在初則為塗艮陽故為徑路
為石
陸績曰艮剛卦之故為石者
為門闕
虞翻曰艮為門艮陽在門外故為門闕兩山闕之象
為果蓏
宋衷曰木實謂之果草實謂之蓏桃李瓜瓞之屬皆出山谷
為閽寺
宋衷曰閽人主門寺人主巷艮為止此職皆掌禁止者
為指
虞翻曰艮手多節故為指
為拘
虞翻曰指屈伸制物故為拘拘舊作狗上已為狗字之誤
為鼠
虞翻曰似狗而在坎穴中故鼠晉九四是
為黔喙之屬
馬融曰黔喙肉食之獸謂豺狼之屬黔黑陽玄在前
其於木為堅多節
虞翻曰陽剛在外故多節松栢之屬
兑為澤
虞翻曰坎水半故為澤○宋衷曰隂在上令下溼故為澤
為少女
虞翻曰坤索位在末故少
為巫
乾為神兑為通與神通氣女故為巫
為口舌
兑得震聲故為口舌
為毁折
折震足故為毁折
為附決
乾體未圜故附決
其於地為剛鹵
乾陽在下故剛澤水潤下故鹹此上虞義○朱仰之曰取金之剛不生剛鹵之地不生物故為剛鹵者
為妾
少女位賤故為妾
為羔
羔女使皆取位賤故為羔舊讀以震駹為龍艮拘為狗兑羔為羊皆已上此為再出非孔意震已為長男言長謂以當繼世守宗廟主祭祀故詳舉之女皆言長中少明女各當外成故别之此其例者此上虞義
周易序卦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干寶曰物有先天地而生者矣今正取始於天地天地之先聖人弗之論故其所法象必自天地而還○老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彊字之曰道上繫曰法象莫乎天地○莊曰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春秋穀梁傳曰不求知所不可知者智而今後世浮華之學彊支離道義之門求入虚誕之域以政害民豈非讒說殄行舜之所疾者
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
荀爽曰謂陽動在下造生萬物於冥昧之中
屯者物之始生
韓康伯曰屯剛柔始交故為萬物之始生○崔憬曰此仲尼序文王次卦之意不序乾坤之次者以一生生生萬物則天地次第可知而萬物之先後宜序萬物之始生者言剛柔始交故萬物資始於乾而資生於坤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物之穉
崔憬曰萬物始生之後漸以長穉故言物生必蒙鄭玄曰蒙幼之貌齊人謂萌為蒙
物穉不可不養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荀爽曰坎在乾上中有離象水火交和故為飲食之道○鄭玄曰言孩穉不養則不長
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
韓康伯曰夫有生則有資有資則爭興○鄭玄曰訟猶爭言飲食之會恒多爭
訟必有衆起故受之以師師者衆
九家易曰坤為衆物坎為衆水上下皆衆故曰師凡制軍萬有千五百人為軍天六軍國軍次國軍國一軍軍有將皆命卿千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夫○崔憬曰因爭必起相攻故受之以師
衆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
韓康伯曰衆起而不比則爭无息必相親比而後得寜
比者比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畜
韓康伯曰比非通之道則各有所畜以相濟由比而畜故曰畜而不能
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韓康伯曰履禮禮所以適時用故既畜則須用有用須禮
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
荀爽曰謂乾來下降以陽通隂○姚信曰安上治民莫過於禮有禮然後泰泰然後安
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
崔憬曰物極則反故不终泰通而否矣所謂城復于隍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韓康伯曰否則思通人人同志故可出門同人不謀而合
與人同者物必焉故受之以有
崔憬曰以欲從人人必已所以成有
有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崔憬曰富貴而自遺其咎故有者不可盈當須謙退天之道
有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
鄭玄曰言同既而有謙德則於政恬逸雷出地奮豫豫行出而喜樂之意
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韓康伯曰順以動者衆之所隨
以喜隨人者必有故受之以蠱蠱者
九家易曰行父物致用而天下治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於聖人脩聖道行父之以臨天下無為而治
有然後可故受之以臨臨者
荀爽曰陽稱謂陽動升故曰○宋衷曰立功成可推而
物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虞翻曰臨反成觀陽在上故可觀○崔憬曰言德業者可以觀政於人
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
虞翻曰頤中有物食故口合○韓康伯曰可觀則異方合會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
虞翻曰分剛上文柔故飾○韓康伯曰物相合則須飾以脩外
致飾而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
荀爽曰極飾反素文章敗故為剥
物不可以終盡剥窮上反下
虞翻曰陽四月窮上消姤至坤者
故受之以復
崔憬曰夫易窮則有變物極則反於初故剥之為道不可終盡而使之於復
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崔憬曰物復其本則為誠實故言復則无妄矣
有无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畜
荀爽曰物不妄者畜之畜積不敗故畜
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
虞翻曰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崔憬曰畜剛健輝光日新則可觀其所養故言物畜然後可養
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過
虞翻曰人頤不動則死故受之以過過否卦棺槨之象
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䧟
韓康伯曰過而不已則䧟沒
䧟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
韓康伯曰物極則變極䧟則反所麗
有天地
虞翻曰謂天地否
然後有萬物
謂否反成泰天地氤氲萬物化醇故有萬物
有萬物然後有男女
謂泰已有否否上反正成咸艮為男兑為女故有男女
有男女然後有夫婦
咸反成恒震為夫巽為婦故有夫婦
有夫婦然後有父
謂咸上復乾成遯乾為父艮為故有父
有父然後有君臣
謂遯復坤成否乾為君坤為臣故有君臣
有君臣然後有上下
否乾君尊上坤臣卑下天尊地卑故有上下
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錯置謂天君父夫象尊錯上地婦臣禮卑錯下坤地道妻道臣道故禮義有所錯者此上虞義○干寶曰錯施此詳言人道綱六紀有自來人有男女隂陽之性則自然有夫婦配合之道有夫婦配合之道則自然有剛柔尊卑之義隂陽化生血體相傳則自然有父之親以父立君以資臣則必有君臣之位有君臣之位故有上下之叙有上下之序則必禮以定其體義以制其宜明先王制作盖取之於情者上經始於乾坤有生之本下經始於咸恒人道之首易之興當殷之末世有妲己之禍當周之盛德有母之功以言天不地不生夫不婦不成相須之至王教之端故詩以關雎為國風之始而易於咸恒論禮義所由生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故受之以恒恒者久鄭玄曰言夫婦當有終身之義夫婦之道謂咸恒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
韓康伯曰夫婦之道以恒為貴而物之所居不可以不恒宜與時升降有時而遯者
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壯
韓康伯曰遯君以遠人遯而後通何可終耶陽盛隂消君道勝
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
崔憬曰不可以終壯於陽盛自取觸藩宜柔進而上行受茲錫馬
進必有所故受之以明夷夷者
九家易曰日在坤下其明言晉極當降復入于地故曰明夷
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
虞翻曰晉時在外家人在内故反家人○韓康伯曰於外者必反諸内矣
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暌暌者乖
韓康伯曰室家至親過在失節故家人之義唯嚴與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家人尚嚴其弊必乖者
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
崔憬曰女同居其志乖而難生故曰乖必有難
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
崔憬曰蹇終則來碩吉利人故言不可終難故受之以解者
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
崔憬曰宥罪緩死失之則僥倖有損於政刑故言緩必有所失受之以損
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崔憬曰損終則弗損益之故言損而不已必益
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
韓康伯曰益而不已則盈故必決
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
韓康伯曰以正決邪必有喜遇
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
崔憬曰天地相遇品物咸章故言物相遇而後聚
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
崔憬曰用牲而致孝享故順天命而升為王矣故言聚而上者謂之升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崔憬曰冥升在上以消不富則窮故言升而不已必困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崔憬曰困及于臲卼則反下以求安故言困乎上必反下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韓康伯曰井久則濁穢宜革易其故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韓康伯曰革去故鼎取新既以去故則宜制器立法以治新鼎所以和齊生物成新之器故取象焉
主器者莫若長故受之以震震者動
崔憬曰鼎所烹飪享於上帝主此器者莫若冢嫡以為其祭主故言主器者莫若長
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
崔憬曰震極則征凶婚媾有言當須止之故言物不可以終動故止之
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
虞翻曰否進之四巽為進
進必有所故受之以妹
虞翻曰震嫁兑兑為妹嫁
得其所者必故受之以豐豐者
崔憬曰妹者姪娣媵國人九女為援故言得其所者必
窮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崔憬曰諺云作者不居况窮甚而能處乎故必獲罪去邦羈旅於外
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
韓康伯曰旅而无所容以巽則得所入
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說
虞翻曰兑為講習故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
虞翻曰風以散物故離
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
韓康伯曰夫有其節則物之所同守而不散越
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韓康伯曰孚信既已有節宜信以守之矣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過
韓康伯曰守其信者則失貞而不諒之道而以信為過故曰過
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
韓康伯曰行過乎恭禮過乎儉可以矯世勵俗有所濟
物不可窮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韓康伯曰有為而能濟者以已窮物物窮則乖功極則亂其可濟乎故受之以未濟
周易雜卦
韓康伯曰雜卦者雜糅衆卦錯綜其義或以同相類或以異相明矣
乾剛坤柔
虞翻曰乾剛金堅故剛坤隂和順故柔
比樂師憂
虞翻曰比五得位建萬國故樂師失位輿尸故憂
臨觀之意或與或求
荀爽曰臨者教思无窮故為與觀者觀民設教故為求
屯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
虞翻曰隂出初震故盤桓利居貞故不失其居蒙陽在隂位故雜初雜為交故著
震起艮止
震陽動行故起艮陽終止故止
損益盛衰之始
損泰初益上衰之始損否上益初盛之始
畜時无妄灾
畜五之復成臨時捨坤故時无妄上之遯初弑父故災者
萃聚而升不來
坤衆在内故聚升五不來之故不來之内曰來
謙輕而豫怠
謙位賤故輕豫薦樂祖考故怡怡或言怠
噬嗑食賁无色
頤中有物故食賁離日在上五動巽白故无色
兑而巽伏
兑陽息故則龍在田巽乾初入隂故伏
隨无故蠱則飾
否上之初君弗用故无故蠱泰初上飾坤故則飾
剥爛復反
剥生於姤陽得隂熟故爛復剛反初
晉晝明夷誅
誅離日在上故晝明入地中故誅此上並虞義○干寶曰日上中君道明明君在上罪惡必刑
井通而困相遇
虞翻曰泰初之五為井故通困遇四故相遇
咸速恒久
相感者不行而至故速日月久照四時久成故久
渙離節止
渙散故離節制度數故止
解緩蹇難
雷動出物故緩蹇險在前故難
睽外家人内
離女在上故外家人女正位乎内故内者
否泰反其類
否反成泰泰反成否故反其類終日乾乾反覆之道
壯則止遯則退
壯止陽陽故止遯隂息陽陽故退巽為退者
有衆同人親
五陽並應故衆夫婦同心故親
革去故鼎取新
革更故去鼎烹餁故取新
過過中孚信
五以隂過陽故過信及遯魚故信
豐多故親寡旅
豐故多旅无容故親寡六十四象皆先言卦及道其指至旅體離四焚棄之行在旅家故獨先言親寡而後言旅此上虞義
離上而坎下
韓康伯曰火炎上水潤下
畜寡履不處
虞翻曰乾四之坤初成震一陽在下故寡乾之坤上成剥剥窮上失位故不處
需不進訟不親
險在前故不進天水違行故不親
過顛
顛殞頂載澤中故顛
姤遇柔遇剛
坤遇乾
漸女待男行
兑為女艮為男反成妹巽成兑故女待艮成震乃行故待男行
頤養正
謂養五五之正為功出坎為聖故曰頤養正與蒙以養聖功同義
既濟定
濟成六爻得位定
妹女之終
妹人之終始女終於嫁從一而終故女之終
未濟男之窮
否艮為男位否五之六爻失正而來下隂未濟主月晦乾道消滅故男之窮
夬決剛決柔君道長人道憂
以乾決坤故剛決柔也乾為君子坤為小人乾息故君子道長坤體消滅故小人道憂諭武王伐紂自大過至此八卦不復兩卦對說大過死象兩體姤決故次以姤而終於夬言君子之決小人故君子道長小人道憂此上虞義○干寶曰凡易既分為六十四卦以為上下經天人之事各有始終夫子又為序卦以明其相承受之義然則文王周公所遭遇之運武王成王所先後之政蒼精受命短長之期備於此矣而夫子又重為雜卦以易其次第雜卦之末又改其例不以兩卦反覆相酬者以示來聖後王明道非常道事非常事也化而裁之存乎變是以終之以決言能決斷其中唯陽德之主也故曰易窮則變通則久總而觀之伏羲黄帝皆繫世象賢欲使天下世有常君也而堯舜禪代非黄農之化朱均頑也湯武逆取非唐虞之迹桀紂之不君也伊尹廢立非從順之節使太甲思愆也周公攝政非湯武之典成王幼年也此皆聖賢所遭遇異時者也夏政尚忠忠之弊野故殷自野以教敬敬之弊鬼故周自鬼以教文文弊薄故春秋閲諸三代而損益之顔回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弟子問政者數矣而夫子不與言三代損益以非其任也回則備言王者之佐伊尹之人也故夫子及之焉是以聖人之於天下也同不是異不非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一以貫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