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簡介】王門聖書、心學經典,王陽明論學書信語錄集,明陽學派啟蒙典籍


【撰述】弟子陽明先生答之辭、計論之書陸澄薛侃錢德洪等編輯而成。正德七年始王陽明論學談話,名傳習錄,源出自論語「傳不習乎」。是集上卷分爲三,依次爲徐愛陸澄薛侃所錄,並於各人所錄語錄後標識「右門人徐愛日仁錄」「右門人陸澄錄」「右門人薛侃錄」。下卷分爲五卷,卷一首收答徐成之書兩通,間唯以「又」字分隔,書後附南逢吉識語;次收答羅整庵少宰書一通;卷二唯收答人論學書一通;卷三收答周道通書一通,答陸原靜書二通,間亦以「又」分隔;卷四收答歐陽崇一書一通,答聶文蔚書一通;卷五所收非書信,乃示弟立志說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包括所附教約」。所記陽明學宗旨良知之教,以易簡爲宗,專提良知。陽明勳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爲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陽明心學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萬物一體,蘊藏爲人處世大智慧。

【體例】上卷分徐愛陸澄薛侃所録之文;下卷分五,爲明陽論學書、教約等。

【著者】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築室會稽陽明洞,自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年二十八中進士,後於京師任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並主考山東鄉試。因彈劾宦官劉瑾,謫爲貴州龍場驛丞。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而封爵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隆慶時追贈侯爵。守仁初習程朱理學與佛學,後轉陸九淵心學,並發展其學說,提出「致良知」學說守仁門徒遍天下,流傳逾百年,以兼具文事武備而彪炳史冊。

【論贊】曾國藩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下。

梁啟:讀此可知王學梗概。欲知其詳,宜讀王文成公全書。因陽明以知行合一爲教,要合觀學問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經過,具見集中各文,故陽明集之重要,過於諸集。


【底本】嘉靖二十九年王畿重刻本

【板框】框高二十厘米寬十三點九厘米。

【版式】四周單邊,白口無魚尾,心鐫書名、卷次及葉次。

【行格】半葉行,頂十八,空格行十七字,正文有圈點句讀。

【梓行】王畿重刻序曰:傳習錄始刻于,蓋薛尚謙氏所校定,並徐曰仁氏陸原靜氏所紀,勒爲一冊。及師歸,郡守南子元善益以問答諸書倂刻爲二冊,即今所傅者是也。傅且久,漶闕至不可讀,學者病之。乃謀諸郡倅蕭子奇士,命檢勒,得其漶且闕者若干篇,付工補刻,而二冊復完,續錄數卷,未及盡刻。」

【序跋】卷首嘉靖三年南大吉刻傳習錄序徐愛傳習錄序附南逢吉識語嘉靖庚戌王畿重刻傳習錄序

其他版本
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
国粹丛书本(光绪宣统铅印)
明嘉靖三年南大吉刻本
王文成公全书本(隆庆谢廷杰刻、万历修)
明刻本
重排新式标点〈传习录〉
底本:明嘉靖二十九年王畿重刻本
电子文件(PDF)
137筒子页4M
9次

A01.png

A02.png

A03.png

A04.png

A05.png


猜你喜欢
申鉴
潜夫论
了凡四训
盐铁论
评论
张道承🦁
删除
2024-12-11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