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要
【簡介】一寮納乾坤,明代文人茶空間美學志,復原明式茶禮文獻基石。
【撰述】明陸樹聲撰。成書于隆慶四年前後,系樹聲家居之時與終南僧明亮同試天池茶而作,前有引言「漫記」一篇,其後七則,名曰「煎茶七類」。論烹茶之法,述飲茶人品、伴侶及興致,茶品如人品,茶道即人道,交織生輝。
【體例】凡一卷,約五百字,分人品、品泉、烹點、嘗茶、茶候、茶侶、茶勳七則,均寥寥數言,姑以寄意而已。
【著者】樹聲,字與吉,號平泉、無諍居士,松江華亭「治今上海」人。因父早逝,隨母沈氏住林家角,又一姓林,至隆慶二年復原姓。樹聲幼貧種田,刻苦力學,嘉靖三十年進士第一,曆官編修,太常寺卿,官至禮部尚書。萬曆元年忤權臣嚴嵩,遂請病罷歸,深爲士論所重。後閉門謝客,九十有七病卒,追贈太子太保,諡文定。著有平泉題跋、耄餘雜識、長水日鈔、陸文定公集、陸學士雜著、汲古叢語、病榻寤言等。
【論贊】寥寥數言,皆可寄意。
【底本】茶書二十七種本「萬歷刻」。
版式:花口,單魚尾,左右雙邊。上鐫卷目,版心刻頁碼。行格:半葉九行,行十八字。

其他版本
夷门广牍本(万历刻、民国影印,附一卷)
说郛本(宛委山堂刻)
程氏丛刻本(万历刻)
枕中秘本(明末刻)
重排新式标点〈茶寮记〉
底本:茶书二十七种本(万历刻)
电子文件(PDF)
5筒子页,
0M
20次
《茶寮记》者,明人陆树声所撰茶事专录也。树声字与吉,号平泉,华亭人,官至礼部尚书。是书成于万历年间,凡一卷,分十则,记煎茶、品泉、茶候、茶侣诸事,尤重茶寮雅趣。
其文清简隽永,承唐人陆羽《茶经》遗意而更添文士幽致。若「凉台静室」「明窗曲几」之述,尽显茶空间之妙;「翰卿墨客」「缁流羽士」之列,足见品茶侣之择。至若「煎茶七类」之说,辨水火之候、析烹点之法,堪称精微。
书中特倡「茗宴」之雅,拒俗客、忌荤腥、戒喧哗,唯许清风明月相伴。又载「煎茶六要」,从择水、候火到酌器、辨味,条理粲然。其论茶效谓「涤烦消渴」「悦志醒神」,实得茶道三昧。
是书虽篇幅短狭,然意蕴深长,融茶理于文心,化琐事为雅趣,较之《茶经》更显明清茶道美学之流变。四库馆臣称其「意致翛然,有山林之气」,诚明代茶书之逸品也。
《四库全书总目》载:“此编即其家居之时与终南僧明亮同试天池茶而作,分人品、品泉、烹点、尝茶、茶候、茶侣、茶勋七则。均寥寥数言,姑以寄意而已,不足以资考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