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魏征、長孫無忌等奉敕撰,共八十五卷。起自隋開皇元年,迄隋義寧二年,記三十八年隋朝史事。其中紀傳五十五卷,志三十卷。貞觀三年,太宗詔修梁、陳、齊、周、隋五代史,以魏征修隋史,並與房玄齡總監諸史。魏征對梁、陳、齊史「各為總論」,對隋史「總加撰定」,以序十六篇、論五十三篇。貞觀十年,五代史並成。貞觀隋書紀、傳五十五卷,魏征主持,由顏師古、孔穎達、敬播、李延壽、趙弘智等先後參預修撰完成。十五年,爲配合梁、陳、齊、周、隋史,又詔修五代史志,專詳五代典志。曆十五年,至高宗顯慶元年,修成三十卷,由長孫無忌領銜奏上。其中,經籍志四卷,已有魏征於貞觀十年前後撰定之成稿,故「獨云侍中、鄭國公魏征撰。」五代史志三十卷,高宗至睿宗間「別行」,玄宗初,即合入隋書紀、傳,成隋書八十五卷,流傳至今。
本書以百衲本二十四史本校對,注入專名符以區別人名、地名、年號、朝代、作者。校勘參考中華書局一九七三年版隋書。
隋書結構嚴謹、文筆簡捷。存諸多珍貴史料,如萬寶常傳載樂譜六十四卷。耿詢傳載製造水轉渾天儀、馬上刻漏。張胄玄傳載天文推算。臨孝恭傳載欹器圖及地動銅儀經。楊素傳載造五牙戰艦,容士兵八百人。隋書志,材料豐富、內容真實、論述精確。所創經籍志,將典籍分經、史、子、集四類,成為舊目錄標準,沿用至近代。宋鄭樵通志藝文略評曰:「隋志極有倫理,而本末兼明,可以無憾,遷、固以來,皆不及也。」
魏征,字玄成,巨鹿下曲陽人。隋末,武陽郡丞元寶藏應李密起兵,召征爲典書記。征歸密,仍掌文翰。密兵敗,征歸唐。高祖武德五年,爲太子洗馬,掌四庫圖籍繕寫刊輯之事。玄武門事變後,太宗數引其入臥內,訪以為政得失。征「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言。」曆諫議大夫、尚書左丞秘書監,參預朝政。拜侍中,加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求為散職,拜特進,仍知門下省事。貞觀間,先後向太宗陳諫二百餘事,太宗比之爲鏡。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