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自東北陬至西北陬者。
無䏿之國音啟,或作綮。在長股東,人無腎。腎,肥腸也。其人穴居。食土,無男女;死即埋之,其心不朽,死百二十歲,乃復更生。
鍾山之神,名曰燭隂。燭龍也,是燭九隂,因名云。視晝,瞑夜,吹冬,呼夏。不飲,不食,不息,息風,息,氣息也。身長千里。在無䏿之東,其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鍾山下。淮南子曰:龍身一足。
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柔利國在一目東,人一手一足,反膝,曲足居上。一脚一手反卷曲也。一云留利之國,人足反折。[00173]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共工,霸九州者。九首,以食于九山。頭各自食一山之物,言貪暴難饜。相柳之所抵,厥澤谿。抵,觸。厥,掘也。音橛。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仞沮,掘塞之而上三沮滔,言其血膏浸潤壤也。乃以衆帝之臺。言地潤濕,唯可積土以爲臺觀。在崑崙之北,此崑崙山在海外者。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臺。臺在其東。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方。衝,猶向也。
深目國在其東,人舉一手一目,一作曰。在共工臺東。
無腸之國在深目東,一作南。其人長而無腸。爲人長大,腹內無腸,所食之物直通過。[00174]
聶耳之國在無腸國東,使雨文虎,人兩手聶其耳。言耳長,行則以手攝持之也,音諾頰反。縣居海水中,縣,猶邑也。及水所出入奇怪物。言盡規有之。兩虎在其東。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言及日於將人也.逐音胄。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澤。未至,道渴而死。奔其杖,化鄧林。夸父者,蓋神人之名也。其能及日景而傾河渭,豈以走飲哉,寄用於走飲耳。幾乎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矣。此以一體爲萬殊,存亡代謝,寄鄧林而遯形,惡得尋其靈化哉!
博父國在聶耳東,其人,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樹木。一曰博父。
禹所積石之山在其東,河水所入。河出崑崙而潛行地下,至葱嶺復出,注鹽澤,從鹽澤復行,南出於此山,而爲中國河,遂注[00175]于海也。書曰:導河積石。言時有壅塞,故導利以通之。
拘纓之國在其東,一手把纓。言其人常以一手持冠纓也。或曰纓宜作癭。一曰利纓之國。
尋木長千里,在拘纓南,生河上西北。
跂踵國在拘纓東,音企。其人,兩足亦。其人行,脚跟不著地也。孝經鈞命訣曰:焦僥、跂踵,重譯款塞也。一曰踵。
歐絲之野在踵東,一女跪據樹歐絲。言噉桑而吐絲,蓋蠶類也。
桑無枝,在歐絲東,其木長百仞,無枝。言皆長百仞也。
范林方百里,在桑東,洲環其下。洲水中可居者,環繞也。
務隅之山,帝顓頊葬于陽,顓頊,號爲高陽,冢今在濮陽,故帝丘也。一曰頗丘縣城門外廣陽里中。九嬪葬于隂。嬪婦。一曰爰有熊、羆、文虎、離朱、鴟久、[00176]視肉。
平丘在桑東,爰有遺玉、遺玉,玉石。青馬、視肉、楊柳、甘祖、其樹枝榦皆赤,黃華,白葉,黑實。呂氏春秋曰:其山之東,甘柤焉。音如租梨之柤。甘華,亦赤枝榦,黃華。百果所生,在兩山夾上谷,丘居中,名曰平丘。
北海內有獸,其狀如馬,名曰騊駼。陶塗兩音。見爾雅。有獸焉,其名曰駮,狀如白馬,鋸牙,食虎豹。周書曰:義渠玆白,玆白若白馬,鋸牙,食虎豹。按此二說與爾雅同。有素獸焉,狀如馬,名曰蛩蛩。即蛩蛩鉅虛也,一走百里,見穆天子傳。音邛。有青獸焉,狀如虎,名曰羅羅。
北方禺疆,人面烏身,環兩青蛇,踐兩赤蛇。字玄冥,水神也。莊周曰:禺疆立於北極。一曰禺京。一本云: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兩龍。[00177] [0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