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經薄山之首,曰甘棗之山。共水出焉,音恭。而西流注于河。其上多杻木,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葉,或作楛葉。黃華而莢實,名曰蘀,他落反。可以已瞢。音盲。有獸焉,其狀如𤠢?鼠而文題,𤠢鼠,所未詳。音虺,字亦或作虺。其名曰㔮,音那,或作熊也。食之已癭。
東十里,曰歷兒之山。其上多橿,多櫔木。音厲。是木,方莖而員葉,黃華而毛,其實如楝,楝,木名。子如指頭,白而粘,即以浣衣也。音練,或作簡。服之不忘。
東十五里,曰渠豬之山。其上多竹。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是多豪魚,狀如鮪,鮪似鱣也。赤喙尾赤羽,可以[00103]已白癬。
東十五里,曰葱聾之山。其中多谷,是多白堊,黑、青、黃堊。言有雜色堊也。
東十五里,曰涹山。音倭。其上多赤銅,其隂多鐵。
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葵葉而赤華,莢實實如㯶莢,今㯶木莢似皁莢也。名曰植楮,可以已癙。癙,病也。淮南子曰:狸頭已癙也。食之不眯。
東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嬰,其狀如龍骨,可以已痤。癰痤也。
東七十里,曰泰威之山。其中有谷,曰梟谷,其中多鐵。或無[00104]谷字。
東十五里,曰橿谷之山。其中多赤銅。或作檀谷之山。
東百十里,曰吳林之山。其中多葌草。亦菅字。
北十里,曰牛首之山。今長安西南有牛首山,上有館,下有水,未知此是非。有草焉,名曰鬼草,其葉如葵而赤莖,其秀如禾,服之不憂。勞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潏水。音如譎詐之譎。是多飛魚,其狀如鮒魚,食之已痔衕。
北四十里,曰霍山。今平陽永安縣、廬江濟縣、晉安羅江縣、河南鞏縣皆有霍山,明山以霍爲名者非一矣。按爾雅:大山繞小山爲霍。其木多穀。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養之可以已憂。謂蓄養之也,普昧反。[00105]
北五十里,曰合谷之山。是多簷棘。未詳。音瞻。
北十五里,曰隂山。亦曰險山。多礪石、文石。礪石,石中磨者。少水出焉,其中多彫棠,其葉如榆葉而方,其實如赤菽,菽,豆。食之已聾。
東北四百里,曰𡔷?蹬之山。多赤銅。有草焉,名曰榮草,其葉如柳,其本如鷄卵,食之已風。
凡薄山之首,自甘棗之山至于𡔷?鐙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歷兒,冢,其祠禮:毛,太牢之具,縣以吉玉。縣,祭山之名也,見爾雅。其餘十山者,毛用一羊,縣嬰用桑封,瘞而不糈,桑封者,桑主,方其下而銳其上,而中穿之[00106]加金。言作神主而祭,以金銀飾之也。公羊傳曰:虞主用桑。主或作王。
中次經濟山之首,曰輝諸之山。其上多桑,其獸多閭麋,其鳥多鶡。似雉而大,青色有毛,勇健,闘死乃止。音曷。出上黨也。
西南百里,曰發視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礪。即魚之水出焉,而流注于伊水。
西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無草木。
西百里,曰鮮山。多金玉,無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則其邑旱。
西百里,曰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而北流注于[00107]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則其邑水。
西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此山出名銅,色赤如火,以之作刀,切玉如豁泥也。周穆王時,西戎獻之。尸子所謂昆吾之劒也。越絕書曰: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耶之谷涸而出銅,歐冶子因以爲純鈎之劒。汲郡冢中得銅劒一枝,長三尺五寸,乃今所名爲干將劒。汲郡亦皆非鐵也。明古者通以錫雜銅爲兵器也。有獸焉,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如人號哭。名曰蠪蚳,上已有此獸,疑同名。食之不眯。
西百十里,曰葌音間。山。葌水出焉,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有木焉,其狀如棠而赤葉,名曰芒草,音忘。可以毒魚。[00108]
西一百五十里,曰獨蘇之山。無草木而多水。
西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洛。今伊水出上洛盧氏縣熊耳山東北,至河南洛陽縣入洛。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凡濟山之首,自輝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人面而鳥身。祠用毛,擇用毛色。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中次經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或作獻。萯音倍。其陽多㻬琈之玉,其隂多赭、黃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或作石。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舉。說者云,蒨、舉皆木名也,未詳。蒨音倩。有獸焉,其狀[00109]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則其邑水。
東十里,曰青要之山,實維帝之密都。天帝曲密之邑。北望河曲,河千里一曲一直也。是多駕鳥。未詳也。或曰駕宜爲駕。駕,鵝也。音加。南望墠渚,水中小洲名諸,墠,音塡也。禹父之所化,鯀化於羽淵,爲黃熊。今復云在此,然則一己有變怪之性者,亦無往而不化也。是多僕纍、蒲盧。僕纍,蝸牛也。爾雅曰:蒲盧者,螟蛉也。䰠武羅司之,武羅,神名。䰠即神字。其狀人面而豹文,腰而白齒,或作首。而穿耳以鐻,鐻,金銀器之名。未詳也。音渠。其鳴如鳴玉。如人鳴玉珮聲。是山,宜女。畛水出焉,音軫。而北流注于河,其中有鳥焉,名曰鴢,音如窈窕之窈。其狀如鳧,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朱,淺赤也。有草焉,其狀如葌,菅似芽也。而方莖、黃華、赤實,其本如藳本,根似藳本,亦香草。[00110]名曰荀草,或作苞草。服之美人色。令人更美艷。
東十里,曰騩山。音巍。其上有美棗,其隂有㻬琈之玉。正回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河。其中多飛魚,其狀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禦兵。
東四十里,曰宜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蔓居之木。未詳。滽滽之水出焉,音容。而北流注于河,是多黃貝。
東十里,曰和山。其土無草木而多瑤碧,實惟河之九都。九水所聚,故曰九都。是山,五曲,曲回五重。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蒼玉。吉神泰逢司之,吉猶善也。其狀如人而[00111]虎尾,或作雀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陽,出入有光。太逢神動天地氣。言其有靈爽能興雲雨也。夏后孔甲田於萯山之下,天大風,晦冥,孔甲迷惑,入于民室。見呂氏春秋也。
凡萯山之首,自敖岸之山至于和山,凡五山,四百四十里。其祠太逢、熏池、武羅皆一牡羊副。副謂破羊骨礫之以祭也。見周禮。音悃愊之愊。嬰用吉玉。其神用一雄鷄瘞之,糈用稌。
中次四經釐山之首,音狸。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泠石。未聞也。泠或作涂。
西五十里,曰扶豬之山。其上多礝石。音耎。今鴈門山中出礝石,白者如冰,半中有赤色者。有獸焉,其狀如貉而人目,貉或作𧴘,古字。其名曰䴦。音銀,[00112]或作麋。虢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瓀石。言亦出水中。
西一百十里,曰釐山。其陽多玉,其隂多蒐。音搜。茅蒐,今之蒨草也。有獸焉,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其名曰犀渠。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有獸焉,名曰𤢺?,音蒼頡之頡。其狀如獳犬而有鱗,其毛如彘鬣。生鱗間也。
西百里,曰箕尾之山,多穀,多涂石。其上多㻬琈之玉。
西百五十里,曰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羬羊。有木焉,其狀如樗,其葉如桐而莢實,其名曰茇,可以毒魚。茇一作艾。
西百里,曰白邊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00113]
西百里,曰熊耳之山。今在上洛縣南。其上多漆,其下多㯶。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多人魚。有草焉,其狀如蘇而赤華,名日葶䔭,亭寧,盯聹二音。可以毒魚。
西百里,曰壯山,其上多文石,其下多竹箭竹䉋。其獸多㸲牛、羬羊。鳥多赤鷩。音閉。即鷩雉也。
西百五十里,曰讙舉之山。雒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其中多馬腸之物。此山者,洛間。洛水今出上洛縣冢嶺山。河圖曰;玄扈洛汭。謂此間也。
凡釐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狀皆人面獸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鷄,祈而不[00114]糈,言直祈禱。以彩衣之。以彩飾雞。
中次五經薄山之首,曰苟牀之山。或作苟林山。無草木,多怪石。怪石似玉也。書曰:鉛松,怪石也。
東百里,曰首山。其隂多穀柞,草多𦬸?芫。𦬸,山薊也。芫華,中藥。其陽多㻬琈之玉,木多槐;其隂有谷,曰机谷,多𩿁?鳥,音如鉗釱之釱。其狀如梟而目,有耳,其音如,食之已墊。未聞。
東百里,曰縣斸之山。音如斤馸之斸。無草木,多文石。
東百里,曰葱聾之山。無草木,多𢈦?石。未詳。
東北五百里,曰條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藥、𧄸?冬。本草經曰:𧄸冬,一名滿冬。今符門,俗作耳。[00115]
北十里,曰超山。其隂多蒼玉,其陽有井,冬有水而夏竭。
東五百里,曰成侯之山。其上多櫄木,似樗樹,材中車轅。吳人呼櫄音輴車,或曰輶車。其草多芃。
東五百里,曰朝歌之山。谷多美堊。
東五百里,曰槐山。谷多金錫。
東十里,曰歷山。其木多槐,其陽多玉。
東十里,曰尸山。多蒼玉,其獸多麖。似鹿而小,黑色。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
東十里,曰良餘之山。其上多穀柞,無石。餘水出于其隂,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陽,而東南流注于洛。[00116]
東南十里,曰蠱尾之山。多礪石赤銅。龍餘之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洛。
東北十里,曰升山。其木多穀柞棘,其草多藷藇蕙、蕙,香草也。多寇脫。寇脫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零桂人植而日灌之,以爲樹也。黃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旋玉。石次玉者也。孫卿曰:旋瑤珠不知佩。音旋。
東十里,曰陽虛之山。多金,臨于玄扈之水。河圖曰:蒼頡爲帝,南巡狩,登陽虛之山,臨于玄扈洛汭,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出此水中也。
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于陽虛之山,凡十六山,千九百八十里。升山冢,其祠禮,太牢,嬰用吉玉。首[00117]山䰠,其祠用稌、黑犧、太牢之具、糵釀,以糵作醴酒也。干儛,干儛,萬儛;干,楯也。置鼓,擊之以儛。嬰用一璧。尸水,合天地,天神之所憑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于上,用一雌雞于下,刉一牝羊,獻血,以血祭也。刉,猶到也。周禮曰:刉咡奉犬牲。嬰用吉玉,彩之,又加以繒綵之莭也。饗之。勸彊之也。特牲饋食禮曰:執奠,祝饗是也。
中次六經縞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東望穀城之山,在濟北穀城縣西,黃石公石在此山下,張良取以合葬爾。無草木,無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狀如人而首,名曰驕蟲,是螫蟲,爲螫蟲之長。實蜂蜜之廬。言羣蜂之所舍集,蜜赤蜂名。其祠之,用一雄雞,禳而勿殺。禳亦祭名,謂禳却惡氣也。[00118]
西十里曰縞羝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西十里曰廆山,音如瓖偉之瓖。其隂多㻬琈之玉。其西有谷焉,名曰雚谷,其木多柳楮。其中有鳥焉,狀如山鷄而長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名曰鴒䳩,鈴要二音。其鳴自呼,服之不眯。交觴之水出于其陽,而南流注于洛。俞隨之水出于其隂,而北流注于穀水。
西十里,曰瞻諸之山。其陽多金,其隂多文石。澥水出焉,音謝。而東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隂,而東流注于穀水。世謂之慈澗。
西十里,曰婁涿之山。無草木,多金玉。瞻水出于其陽,[00119]而東流注于洛。陂水出于其隂,世謂之百荅水。而北流注于穀水。其中多茈石、文石。
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陽,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澗水出于其隂,書曰:伊洛瀍澗。西北流注于穀水。其中多麋石,櫨丹。皆未聞。
西五十里,曰穀山。其上多穀,其下多桑。爽水出焉,世謂之紵麻澗。而西北流注于穀水。其中多碧緑。
西七十里,曰宻山。今滎陽宻縣亦有宻山,疑非也。其陽多玉,其隂多鐵。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旋龜,其狀烏首而鼈尾,其音如判木。無草木。[00120]
西百里,曰長石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鳴石。晉永康元年,襄陽郡上嗚石,似玉,色青,撞之聲聞七八里。今零陵泉陵縣永正鄉有嗚石二所,其一狀如鼓,俗因名爲石鼓,即此類也。
西一百四十里,曰傅山。無草木,多瑤碧。厭染之水出于其陽,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魚,其西有林焉,名曰墦冢。音番。穀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洛。今穀水出穀陽谷,東北至穀城縣入洛河。其中多珚玉。未聞也。珚音堙。
西五十里,曰槖山。其木多樗,多𣖾?木。今蜀中有𣖾木,七八月中吐穗,穗成,如有鹽粉著狀,可以酢羹。音備。其陽多金玉,其隂多鐵,多蕭。蕭蒿。見爾雅。橐[00121]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脩辟之魚,狀如龜龜,蛙屬也。而白喙,其音如鴟,食之已白癬。
西九十里,曰常烝之山。無草木,多堊。潐水出焉,音譙。而東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蒼玉,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㯶柟,多竹箭;其獸多㸲牛羬羊;其鳥多赤鷩。其陽多玉,其隂多鐵。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廣員百里,其中多馬。桃林,今弘農湖縣闕鄉南谷中是也。饒野馬、山羊、山牛也。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
西九十里,曰陽華之山。其陽多金玉,其隂多青雄黃。其草多藷藇,多苦莘,其狀如橚,即揪字也。其實如瓜,其味酸甘,[00122]食之已瘧。楊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魚,門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玄䃤,黑砥石生水中。𦁎?姑之水出于其隂,𦁎音藉。而東流注于門水。其上多銅。門水至于河,七百九十里入雒水。
凡縞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陽華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嶽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六月亦歲之中。如諸嶽之祠法,則天下安寧。
中次七經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與或作輿,下同。其上有石焉,名曰帝臺之棋,帝臺,神人名。棋謂博棋也。五色而文,其狀如鶉卵。帝臺之石,所以禱百神者。禱祀百神,則用此石。服之不蠱。有草焉,[00123]其狀如蓍,赤葉而本叢生,名曰夙條,可以簳。中箭笴也。
東百里,曰鼓鍾之山。帝臺之所以觴百神。舉觴燕會,則於此山,因名爲鼓鍾山。有草焉,方莖而黃葉,員葉而成,葉三重也。其名曰焉酸,可以毒,爲治。其上多礪,其下多砥。
東百里,曰姑媱之山。音遙,或無之山字。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䔄草,其葉胥成。言葉相重也;亦音遙。其華黃,其實如菟丘,菟丘,菟絲也。見爾雅。服之媚於人。爲人所愛也。傳曰:人服媚之如是。一名荒夫草。
東十里,曰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即豚字。赤若丹火,善罵。好罵人。其上有木焉,名曰黃棘,黃華而員葉,其實如蘭,服之不字。字,生也。易曰:女子貞,不字。有草焉,員葉而無莖,[00124]赤華而不實,名曰無條,服之不癭。
東十七里,曰堵山。神天愚居之。是多怪風雨。其上有木焉,名曰天楄,音鞭。方莖而葵狀,服者不㖶。食不噎也。
東五十里,曰放臯之山。放,或作効,又作牧。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蒼玉。有木焉,其葉如槐,黃華而不實,其名曰蒙木,服之不惑。有獸焉,其狀如蜂,枝尾而反舌,善呼,好呼喚也。其名曰文文。
東五十七里,曰𩇵?之山。多㻬琈之玉,多麋玉。未詳。有草焉,其狀葉如榆,方莖而蒼,其名曰牛,猶言牛棘。其根蒼文,服者不厥.厥,逆氣病。可以禦兵。其陽狂水出焉,西南流注[00125]于伊水。其中多足龜。今吳興陽羨縣有君山,山上有池,水中有三足大眼龜,鼈龜三足者,名賁,出爾雅。食者無疾,可以已腫。
東七十里,曰半石之山。其上有草焉,生而秀,其高丈餘,赤葉赤華,華而不實。初生先作穗,却著葉,花生穗間。其名曰嘉榮,服之者不霆。不畏雷霆辟麗也。音廷搏之廷。來需之水出于其陽,而西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鯩魚,音倫。黑文,其狀如鮒,會者不睡。合水出于其隂,而北流注于洛,多鰧魚,音騰。狀如鱖,居逵,鱖魚,大口大目,細鱗,有斑彩。逵,水中之穴道交通者。鱖音劌。倉文赤尾,食者不癰,可以瘻。瘻,癰屬也,中多有蟲。淮南子曰:雞頭已瘻。音漏。
東五十里,曰少室之山。今在河南陽城西,俗名泰室。百草木成囷。未詳。[00126]其上有木焉,其名曰帝休,葉狀如楊,其枝五衢,言樹枝交錯,相重五出,有象衢路也。離騷曰:靡萍九衢。黃華黑實,服者不怒。其上多玉,比山巔亦有白玉膏,得服之,即得仙道,世人不能上也。詩含神霧云。其下多鐵。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䱱魚,狀如𥂕?蜼,未詳。音侜。而長距,足白而對,未詳。食者無蠱疾,可以禦兵。
東十里,曰泰室之山。即中嶽嵩山也。今在陽城縣西。其上有木焉,葉狀如梨,而赤理,其名曰栯木,音郁。服者不妬,有草焉,其狀如𣏼?,𣏼似葪也。白華黑實,澤如蘡薁,言子滑澤。其名曰䔄草,服之不昧。上多美石。次玉者也。啟母化爲石,而生啟在此山。見淮南子。
北十里,曰講山。其上多玉,多柘,多栢。有木焉,名曰帝屋,[00127]葉狀如椒,反赤實,反傷,刺下勾也。可以禦凶。
北十里,曰嬰梁之山。上多蒼玉,錞于玄石。言蒼玉依黑石而生也。或曰:錞于,樂器名,形似椎頭。
東十里,曰浮戲之山。有木焉,葉狀如樗而赤實,名曰亢木,食者不蠱。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東有谷,因名曰蛇谷,言此中出蛇,故以名之。上多少辛。細辛也。
東四十里,曰少陘之山。有草焉,名曰𦱌?草,音剛。葉狀如葵,而赤莖白華,實如蘡薁,食之不愚。言益人智。器難之水出焉,或作囂。而北流注于役水。一作侵。
東南十里,曰太山。別有東小太山,今在朱虛縣,汶水所出,疑此非也。有草焉,名[00128]曰梨,其葉狀如荻荻,亦蒿也。音狄。而赤華,可以已疽。太水出于其陽,而東南流注于没水。承水出于其隂,而東北流注于役。世謂之靖澗水。
東十里,曰末山。上多赤金。末水出焉,北流注于役。水經作沫。
東十五里,曰役山。上多白金,多鐵。役水出焉,北注于河。
東十五里,曰敏山。上有木焉,其狀如刻,白華而赤實,名曰葪音計。栢,服者不寒。令人耐寒。其陽多㻬琈之玉。
東十里,曰騩之山。今榮陽宻縣有大騩山,騩因溝水所出。音歸。其隂多[00129]鐵、羙玉、青堊。有草焉,其狀如蓍而毛,青華而白實,其名曰𦵧?,音狼戾。服之不夭,言盡壽也,或作芺。可以腹疾。爲,治也。一作已。
凡苦山之首,自休與之山至于騩之山,凡十有九山,千一百八十四里。其十六神者,皆豕身而人面,其祠:毛牷用一羊羞,言以羊爲薦羞。嬰用一藻玉瘞。藻玉,玉有五彩者也。或曰:所以盛玉藻藉也。苦山、少室、太室皆冢,其祠之:太牢之具,嬰以吉玉。其神狀皆人面而首,其餘屬皆豕身人面。
中次八經荊山之首,曰景山。今在南郡界中。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杼音椽柱之柱。雎水出焉,雎音癰疽之疽。東南流注于江。今雎水出新城魏昌縣東南發阿山東,南至南郡枝江縣入江也。其中多丹粟,多文魚。有斑彩也。[00130]
東北百里,曰荊山。今在新城沐鄉縣南。其隂多鐵,其陽多赤金,其中多犛牛,旄牛屬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音狸,一音來。多豹虎。其木多松栢,其草多竹,多橘櫾。櫾,似橘而大也。皮厚味酸。漳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雎,出荊山至南郡當陽縣,入沮水。其中多黃金,多鮫魚,鮫,鮒魚類也,皮有珠文而堅,尾長三四尺,末有毒螫人,皮可飾刀劒口錯,治材角,今臨海縣亦有之。音交。其獸多閭麋。似鹿而大也。
東北百五十里,曰驕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䨼,其木多松栢,多桃枝鈎端。神𧕦?圍處之,𧕦音鼍魚之鼍。其狀如人面,羊角虎爪,恆遊于雎漳之淵,淵水之府奧也。出入有光。
東北百十里,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黃金,其[00131]獸多豹虎,多閭麋麖麂。麂,似獐而大,猥毛豹脚,音几。其鳥多白鷮,鷮似雉而長尾,走且鳴。音驕。多翟,多鴧。鴧大如鵰,紫綠色,長頸赤喙,食蝮蛇頭。雄名運日,雌名隂諧也。
東北百里,曰宜諸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䨼。洈水出焉,音詭。而南流注于漳,今洈水出南郡東洈山,至華容縣入江也。其中多白玉。
東北百五十里,曰綸山。音倫。其木多梓柟,多桃枝,多柤栗橘櫾。柤似梨而酢濇。其獸多閭塵、麢㚟。㚟似兔而鹿脚,青色。音勑略反。
東北百里,曰陸䣀之山。音如跪對之跪。其上多㻬琈之玉,其下多堊,其木多杻橿。
東百十里,曰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神計蒙處之,[00132]其狀人身而龍首,恆遊于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
東百五十里,曰岐山。其陽多赤金,其隂多白珉,石似玉者,音旻。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䨼。其木多樗。神涉鼉處之,徒河切,一作𧕦,笑遊切。其狀人身而方面足。
東百十里,曰銅山。其上多金銀鐵;其木多穀柞柤粟橘櫾,其獸多豹。
東北一百里,曰美山。其獸多兕牛,多閭塵,多豕鹿。其上多金,其下多青䨼。
東北百里,曰堯之山。其木多松栢,多梓桑,多机。其草多竹。其獸多豹虎麢㚟。[00133]
東北百里,曰靈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䨼,其木多桃李梅杏。梅似杏而酢也。
東北七十里,曰龍山,上多寓木。寄生也,一名宛童。見爾雅。其上多碧,其下多赤錫。其草多桃枝鈎端。
東南五十里,曰衡山。上多寓木穀柞,多黃堊白堊。
東南七十里,曰石山。其上多金,其下多青䨼,多寓木。
南百十里,曰若山。其上多㻬琈之玉,多赭,赤土。多邽石。未詳。多寓木,多柘。若一作前。
東南一百十里,曰彘山。多美石,多柘。
東南一百五十里,曰玉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碧鐵,其木[00134]多栢。一作楢。
東南七十里,曰讙山,其木多檀,多邽石,多白錫。今白鑞也。郁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其中多砥礪。
東北百五十里,曰仁舉之山。其木多穀柞;其陽多赤金,其隂多赭。
東五十里,曰師每之山。其陽多砥礪,其隂多青䨼,其木多栢,多檀,多柘;其草多竹。
東南百里,曰琴鼓之山。其木多穀柞椒柘。椒爲樹小而叢生,下有草木則蠚死。其上多白珉,其下多洗石。其獸多豕鹿,多白犀。其鳥多鴆。[00135]
凡刻山之首,自景山至琴鼓之山,凡十山,千八百九十里。其神狀皆鳥身而人面。其祠:用一雄雞祈瘞,禱請已埋之也。用一藻圭,糈用稌。驕山,冢,其祠:用羞酒少牢祈瘞,嬰毛一壁。
中次九經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其木多杻橿,其草多菊𦬸?。洛水出焉,東注于江。其中多雄黃,雄黃亦出水中。其獸多虎豹。
東北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岷山今在汶山郡廣陽縣西,大江所出。東北流注于海。至廣陽縣入海。其中多良龜,良善。多鼉。似蜥蜴大者,長二丈,有鱗彩,皮可以冒鼓。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泯。其木多梅棠。其獸多[00136]犀象,多夔牛。今蜀山中有大牛,重數千斤,名爲夔牛。晉太興元年,此牛出上庸郡,人弩射,殺得三十八檐肉。即爾雅所謂魏。其鳥多翰鷩。白翰赤鷩。
東北一百四十里,曰崍山。江水出焉,卭來山今在漢嘉嚴道縣南,江水所自出也。山有九折坂,出㹮㹮,似熊而黑,白駮,亦食銅鐵也。東流注江。其陽多黃金,其隂多麋塵,其木多檀柘,其草多薤韭,多葯,即䖀。空奪。即蛇被脫也。
東一百五十里,曰崌山。音居。江水出焉,北江。東流注于江。其中多怪蛇,今永昌郡有鈎蛇,長數丈,尾歧,在水中鈎取岸上人、牛、馬啖之,又呼馬絆蛇,謂此類也。多䲀魚,音贄。未聞。其木多楢杻,楢,剛木也,中車材,音秋。多梅梓。其獸多夔牛麢㚟犀兕。有鳥焉,狀如鴞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竊[00137]脂,今呼小青雀此觜肉食者爲竊脂,疑此非也。可以禦火。
東百里,曰高梁之山。其上多堊,其下多砥礪。其木多桃枝鈎端。有草焉,狀如葵而赤華,莢實白柎,可以走馬。
東四百里,曰蛇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堊。其木多栒,多豫樟。其草多嘉榮,少辛。有獸焉,其狀如狐,而白尾長耳,名曰𤜣?狼,音巴。則國內有兵。一作國有內亂。
東五百里,曰鬲山。其陽多金,其隂多白珉。蒲𪈘?音薨。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江。其中多白玉。其獸多犀象熊羆,多猨蜼。蜼似獼猴,鼻露上向,尾四五尺,頭有岐,蒼黃色,雨則自縣樹,以尾塞鼻孔,或以兩指塞之。
東北百里,曰隅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䨼。其[00138]木多梓桑,其草多茈。徐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
東百五十里,曰岐山,今在扶風羨陽縣西。其上多白金,其下多鐵,其木多梅梓,梅或作𱾗音。多杻楢。減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江。
東百里,曰勾禰之山,音絡椐之椐。其上多玉,其下多黃金,其木多櫟柘,其草多芍藥。
東一百五十里,曰風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其木多棷樿,棷木,未詳也。樿木,白理,中□。騶善二音。多楊。宣余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江,其中多蛇。其獸多閭麋,多麈豹虎,其鳥多白[00139]鷸。
東百里,曰玉山,其陽多銅,其隂多赤金,其木多豫章楢杻,其獸多豕鹿麢㚟,其鳥多鴆。
東一百五十里,曰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恆出神人。夏啓而冬閇,是穴,冬啓乃必有兵。今鄴西北有鼓山,下有石鼓,象懸著山旁,鳴則有軍事,與此穴殊,象而同應。其上多白玉,其下多白金,其木多樗柳,其草多寇脫。
東一百四十里,曰騩山,其陽多美玉赤金,其隂多鐵,其木多桃枝荆𦬊?。
東百里,曰葛山,其上多赤金,其下多瑊石,瑊石,勁石,似玉也。音[00140]緘。其木多柤栗橘櫾楢杻,其獸多麢㚟,其草多嘉榮。
東一百七十里,曰賈超之山。其陽多黃堊,其隂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龍脩。龍須也。似莞而細,生山石穴中,莖倒垂,可以爲席。
凡岷山之首,自女几山至于賈超之山,凡十六山,千五百里。其神狀皆馬身而龍首。其祠:毛用一雄雞瘞。糈用稌。文山、勾檷、風雨、醜之山,是皆冢;其祠之:羞酒,先進酒以釂神。少牢具,嬰毛一吉玉。熊山,席。席者,神之所憑止也。其祠:羞席,太牢具,嬰毛一璧。干儛,用兵以禳,禳,祓除之祭名。儛者,持盾武儛也。祓,璆冕舞。所求福祥也。祭用玉。儛者,冕服也。美玉曰璆,巴求反。
中次十經之首,曰首陽之山。其上多金玉,無草木。[00141]
西五十里,曰虎尾之山。其木多椒椐,多封石。其陽多赤金,其隂多鐵。
西南五十里,曰繁繢之山。音潰。其木多楢、杻,其草多枝勾。今山中有此草。
西南十里,曰勇石之山。無草木,多白金,多水。
西十里,曰復州之山。其木多檀,其陽多黃金。有鳥焉,其狀如鴞,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音企。則其國疫。銘曰:跂踵爲烏,一足似夔,不爲樂興,反以來悲。
西十里,曰楮山。多寓木,多椒椐,多柘,多堊。一作渚州之山。
西十里,曰原之山。其陽多青䨼,其隂多鐵。其鳥多[00142]鸛鵒。鴝,鵒也。傳曰:鴝鵒來巢。音臞。
西五十里,曰涿山。其木多穀柞杻,其陽多㻬琈之玉。
西七十里,曰丙山。其木多梓檀,多弞杻。弞義所未詳。
凡首陽山之首,自首山至于丙山,凡九山,百六十七里。其神狀皆龍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雞瘞,糈用五種之糈。堵山,冢。其祠之:少牢具,羞酒祠,嬰毛一璧痤。騩山,帝,其祠羞酒,太牢其,合巫祝人儛,嬰一璧。
中次一十一山經荊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鹿搏反。東流注于濟。今湍水逕南陽穰縣而入清水。貺水出焉,音況。東南流注于。其中多蛟。似蛇而四脚,小頭細頸,頸有白癭,大者十數圍,卵如一二石甕,能吞人。其[00143]上多松栢,其下多漆梓;其陽多赤金,其隂多珉。
東北一百五十里,曰朝歌之山。潕水出焉,潕水今在南陽舞陽縣。音武。東南流注于榮,其中多人魚。其上多梓柟,其獸多麢麋。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魚。今用之殺魚。
東南百里,曰帝囷之山。去倫反。其陽多㻬琈之玉,其隂多鐵。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多鳴蛇。
東南五十里,曰視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曰天井,夏有水,冬竭。其上多桑,多美堊金玉。
東南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櫧,音諸。似柞,子可食,冬夏生作屋柱難腐。或作儲。多栢。其陽多金,其隂多赭。[00144]
東南百里,曰豐山。有獸焉,其狀如蝯,赤目、赤喙、黃身,名曰雍和,財國有恐。神耕父處之。帝遊清泠之淵,出入有光。清泠水在西鄂縣山上,神來時,水赤有光耀。今有屋祠之。則其國敗。有九鍾焉,是知霜鳴,霜降則鍾鳴,故言知也。物有自然感應而不可爲也。其上多金,其下多穀柞杻橿。
東北八百里,曰兎牀之山。其陽多鐵,其木多藷莫,其草多雞穀,其本如雞卵,其味酸甘,食者利於人。
東六十里,曰皮山。多堊,多赭。其木多松栢。
東六十里,曰瑤碧之山。其木多梓柟。其隂多青䨼,其陽多白金。有鳥焉,其狀如雉,恆食蜚,名曰鴆。蜚,負盤也。音翡。此更一種[00145]鳥,非食蛇之鴆也。
東四十里,曰支離之山。濟水出焉,南流注于。今濟水出酈縣西北山中,南入漢酈。離音字亦同。有鳥焉,其名曰嬰勺,其狀如鵲,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似酒勺酌。其鳴自呼。多㸲牛,多羬羊。
東北五十里,曰袟𥮐?之山。音彫。其上多松栢机桓。桓葉似枷,皮黃不措,子似楝,著酒中飲之,辟惡氣。浣衣去垢,核堅正黑,可以間香纓,一名栝樓也。
西北一百里,曰菫理之山。其上多松栢,多美梓,其隂多丹䨼,多金。其獸多豹虎。有鳥焉,其狀如鵲,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禦疫,其鳴自叫。
東南十里,曰依軲之山。音枯。其上多杻橿,多苴,未詳。音葅。有[00146]獸焉,其狀如犬,虎爪有甲,其名曰獜,言體有鱗甲,音吝。善駚坌,跳躍自撲也。鞅奮兩音。食者不風。不畏天風。
東南十五里,曰即谷之山。多美玉,多玄豹,黑豹也。則今荊州山中出黑虎也。多閭塵,多麢㚟。其陽多珉,其隂多青䨼。
東南四十里,曰鷄山。其上多美梓,多桑,其草多韭。
東南五十里,曰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或作潛。帝臺之漿。今河東解縣南檀首山,上有水潛出,停不流,俗名爲盎漿,即此類也。飲之者不心痛。其上有金,其下有赭。
東南十里,曰遊戲之山。多杻橿穀,多玉,多封石。
東南十五里,曰從山。其上多松栢,其下多竹。從水出[00147]于其上,潛于其下,其中多足鼈,枝尾,三脚鼈名能,見爾雅。食之無蠱疫。
東南十里,曰嬰䃌之山。音真。其上多松栢,其下多梓櫄。
東南十里,曰畢山。帝苑之水出焉,東北流注于視。其中多水玉,多蛟。其上多㻬琈之玉。
東南十里,曰樂馬之山。有獸焉,其狀如彙,赤如丹火,其名曰𤟑?,音戾。則其國疫。
東南十五里,曰葴山。視水出焉,或曰視宜爲儭。儭水今在南陽也。東南流注于汝水。其中多人魚,多蛟,多頡。如青狗。
東四十里,曰嬰山。其下多青䨼,其上多金玉。[00148]
東十里,曰虎首之山。多苴椆椐。椆,未詳也。音彫。
東十里,曰嬰侯之山。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錫。
東五十里,曰孰之山。殺水出焉,東北流注于視水,其中多白堊。
東四十里,曰卑山。其上多桃李苴梓,多纍。今虎豆、狸豆之屬。纍一名縢,音誄。
東十里,曰倚帝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獸焉,其狀如鼣鼠,爾雅說鼠有十三種,中有此鼠形,所未詳也。音狗吠之吠。白耳白喙,名曰狙如,音即蛆。則其國有兵。
東十里,曰鯢山。音倪。鯢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其中多[00149]美堊,其上多金,其下多青䨼。
東十里,曰雅山。澧水出焉,音礼,今澧水出南陽。東流注于視水。其中多魚,其上多美桑,其下多苴,多赤金。
東五十里,曰宣山。淪水出焉,東南流注于視水。其中多蛟,其上有桑焉,五十尺。謂五丈也。其枝四衢,言枝交互四出。其葉尺餘,赤理黃華青柎,名曰帝女之桑。婦女主蠶,故以名桑。
東四十五里,曰衡山。今衡山在衡陽湘南縣南嶽也。今謂之峋嶁山。其上多青䨼,多桑,其鳥多鸜鵒。
東四十里,曰豐山。其上多封石,其木多桑,多羊桃,狀如桃而方莖,一名鬼桃。可以皮張。治皮腫起。[00150]
東七十里,曰嫗山。其上多羙玉,其下多金,其草多鷄穀。
東十里,曰鮮山。其木多楢杻苴,其草多亹冬,其陽多金,其隂多鐵。有獸焉,其狀如膜,赤喙、赤目、白尾,則其邑有火,名曰𤝻?即。音移。
東十里,曰章山。或作童山。其陽多金,其隂多美石。臯水出焉,東流注于澧水,其中多硊石。未聞,魚跪反。
東十五里,曰支之山。其陽多金,其木多穀柞,無草。
東五十里,曰區吳之山。其木多苴。
東五十里,曰聲匈之山。其木多穀,多玉,上多封石。
東五十里,曰騩之山。上已有此山,疑同名。其陽多赤金,其隂多[00151]砥石。
東十里,曰踵臼之山。無草木。
東北七十里,曰歷或作磨。石之山。其木多荆芑。其陽多黃金,其隂多砥石。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則其國有兵。
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中有美赭,其木多苴,多䉋。篠屬。其陽多金,其隂多鐵。
東百里,曰丑陽之山。其上多椆椐,有鳥焉,其狀如鳥而赤足,名曰𩢢?餘,音如枳橘之枳。可以禦火。
東百里,曰奧山。其上多栢杻檀,其陽多㻬琈之玉。奧[00152]水出焉,東流注于視水。
東十五里,曰服山。其木多苴,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錫。
東百里,曰杳山。其上多嘉榮草,多金玉。
東百五十里,曰𠘨?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𧲂?,音鄰。則天下風。𧲂,一作鄰,音鄰。
凡荊山之首,自翼望之山至于𠘨?山,凡四十八山,千七百十里。其神狀皆彘身人首,其祠:毛用一雄雞祈,瘞用一珪,糈用五種之精。禾山,帝,其祠:太牢之具,[00153]羞瘞,倒毛;薦羞反倒牲埋之也。用一璧,牛無常。堵山、玉山冢,皆倒祠,羞毛少牢,嬰毛吉玉。
中次十經洞庭山之首,曰篇遇之山。或作肩。無草木,多黃金。
東南五十里,曰雲山。無草木,有桂竹,甚毒,人必死。今始興郡桂陽縣出笙竹,大者圍二尺,長四丈。又交趾有篥竹,實中勁彊,有毒,銳以刺虎,中之則死。亦此類也。其上多黃金,其下多㻬琈之玉。
東南一百十里,曰龜山。其木多穀柞椆椐。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青雄黃,多扶竹。邛竹也。高節實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
東七十里,曰丙山。多筀竹,多黃金銅鐵,無木。[00154]
東南五十里,曰風伯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痠石文石,未詳痠石之義。多鐵,其木多柳杻檀楮。其東有林焉,名曰莽浮之林,多美木鳥獸。
東一百五十里,曰夫夫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青雄黃。其木多桑楮,其草多竹、雞皷。神于兒居之,其狀人身而身操兩蛇,常遊于江淵,出入有光。
東南一百十里,曰洞庭之山。今長沙巴陵縣西,又有洞庭陂,潛伏通江。離騷曰:邅吾道兮洞庭。洞庭波兮木葉下。皆謂此也。字或作銅,宜從水。其上多黃金,下多銀鐵,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蘪蕪、芍藥、芎藭。蘪蕪,似蛇牀而香也。帝之女居之。天帝之二女而處江爲神。即列仙傳江妃二女也。離騷九歌所謂湘夫人稱帝[00155]子者是也。而河圖玉版曰:湘夫人者,帝堯女也。秦始皇浮江至湘山,逢大風,而問博士:湘君何神。博士曰:聞之堯二女舜妃也,死而葬此。列女傳曰:二女死於江湘之間,俗謂爲湘君。鄭司農亦以舜妃爲湘君。說者皆以舜陟方而死,二妃從之,俱溺死於湘江,遂號爲湘夫人。案九歌湘君、湘夫人自是二神,江湘之有夫人,猶河瀆之有虙妃也。此之爲靈,與天地並矣。安得謂之堯女,且既謂之堯女,安得復揔云湘君哉。何以考之,禮記曰:舜葬蒼梧,二妃不從。明二妃生不從征,死不從葬,義可知矣。即令從之,二女靈達鑒通無方,尚能以鳥工龍裳救井廪之難,豈當不能自免於風波而有雙淪之患乎。假復如此,傳曰:生爲上公,死爲貴神,禮五岳比三公,四瀆比諸侯。今湘川不及四瀆,無秩於命祀,而二女帝者之后,配靈神衹無緣當復下降小水而爲夫人也。參五其義,義既混錯。錯綜其理,理無可據,斯不然矣。原其致謬之由,由乎俱以帝女爲名,名實相亂,莫矯其失,習非勝是,終古不悟,可悲矣。是常遊于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此言二女遊戲江之淵府,則能鼓三江,令風波之氣,共相交通,言其靈響之意也。江湘、沅水皆共會巴陵頭,故號爲三江之口。[00156]澧又去之七八十里而入江焉。淮南子曰:弋釣瀟、湘。今所在未詳也。瀟音蕭。是在九江之間,地里志:九江今在潯陽南。江自得潯陽而分爲九,皆東會于大江。書曰:九江孔般是也。出入必以飄風暴雨。是多怪神,狀如人而載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鳥。
東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其木多㯶柟荊芑竹箭䉋箘,箘亦篠類。中箭,見禹貢。其上多黃金玉,其下多文石鐵,其獸多麋鹿𪊨?就。就,鵰也。見廣雅。
東南百里,曰即公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㻬琈之玉,其木多柳杻檀桑。有獸焉,其狀奴龜,而白身赤首,名曰蛫,音詭。是可以禦火。
東南一百五十九里,曰堯山。其隂多黃堊,其陽多黃金。其[00157]木多荊芑柳檀,其草多藷藇𦬸?。
東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銀砥礪,無章木,其獸多豕鹿。
東百里,曰真陵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玉,其木多穀柞柳杻,其草多榮草。
東南一百十里,曰陽帝之山。多美銅。其木多檀杻檿楮,檿,山桑也。其獸多麢麝。
南九十里,曰柴桑之山。即今潯陽柴桑縣南,與廬山相連也。其上多銀,其下多碧,多冷石赭,其木多柳芑楮桑,其獸多麋鹿,多白蛇飛蛇。即騰蛇,乘霧而飛者。[00158]
東南百十里,曰榮余之山。其上多銅,其下多銀,其木多柳芑,其蟲多怪蛇怪蟲。
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榮余之山,凡十五山,千八百里。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毛用一雄雞,一牝豚刉,刉亦割刺之名。糈用稌。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堯山、陽帝之山皆冢,其祠:皆肆瘞,肆,陳之也,陳牲玉而後埋藏之。祈用酒,毛用少牢,嬰毛一吉玉。洞庭、榮余山神,其祠:皆肆瘞,肆竟:然後依前埋之也。祈酒太牢祠,嬰用圭璧十五,五彩惠之。惠猶飾也,方言耳。
右中經之山志,凡百九十七山,萬一千百七十[00159]一里。凡天下名山五千百七十,居地凡六萬四千五十六里。
禹曰:天下名山,經五千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里,居地。言其五臧,葢其餘山甚衆,不足記云。天地之東西萬八千里,南北萬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樹穀,戈矛之所發,刀鎩之所起。能者有餘,拙者不足。封於太山,禪於梁父,七十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是謂國用。管子地數云:封揮之王七十二家也。
右五臧山經五篇,凡一萬五千五百字。[0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