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簡介】詩話重要著述雜記唐宋詩壇人事,品評詩作,間有議論。立論不尚才學,以禪喻詩,專重氣格。


【撰述】又稱葉先生詩話南宋葉夢得撰。此編未論及南渡後詩人,成書當在靖康前。葉夢得石林,因以名書。其承襲「閑談」、「記事」詩話格局,多論詩之語,專主半山,陰抑蘇黃,又記詩事,敘逸聞掌故軼事。論詩推重杜甫王安石,輕歐陽修蘇軾諸人。於北宋諸名家多有評論,較爲中肯。主張詩作內容應「用意深遠」,語言應「意與言合,言隨意遣」。其論詩精當,審辭別具慧眼,談及詩一語中的:「詩語固忌用巧太過,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工妙,雖巧而不見刻削之痕。」且文中有諸多見解,令後來詩人奉作精要之論。對詩尤所鍾情,謂病柏病桔枯楠「皆興當時事」,「漢魏以來,詩人用意深遠,不失言風,唯此公爲然。」,「詩人以一字爲工,世固知之,惟老杜變化開闔,出奇無窮,殆不可以形跡捕。今人多取其用己字模仿用之,偃蹇狹陋,盡成死法。不知意與境會,言中其節,凡字皆可用也。」又美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句,以爲「此語之工,正在無所用意,猝然與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繩削,故非常情所能到。」其亦重含蓄,曰:「七言難於氣象雄渾,句中有力,而紆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與『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等句之後,嘗恨無復繼者。」其論意興爲尚,往往深中窾會,終非他家聽聲之見,爲詩話中之重要著述。

【體例】凡九十則,分上、中、下三卷,拾遺三條。多記元祐間詩事,論詩之語亦復不少。敘逸聞掌故,其論意興爲尚,往往深中窾會,終非他家聽聲之見。

【著者】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居士。先世居蘇州吳縣今蘇州,後爲烏程今江蘇吳縣人。紹聖四年登進士第,調丹徒尉。徽宗時官翰林學士。爲官時曾力主抗,并親歴戰争。晚年辭官後居湖州卞山石林谷,故取號石林居士。著作現存有石林家訓石林燕語避暑錄話玉澗雜書石林詞石林詩話等。

【論贊】黃子思:詩話雜說行世者多矣,往往徒資笑談之樂,鮮有益於後學。

【四庫】葉夢得撰。夢得石林春秋傳,已著錄。是編論詩,推重王安石者不一而足。而於歐陽修詩,一則摘其評河豚詩之誤,一則摘其語有不倫,亦不復改,一則摭其疑「夜半鐘聲」之誤。於蘇軾詩,一則譏其「系懣割愁」之句爲險諢;一則譏其「捐三尺字」及「亂蛙」兩部句爲歇後;一則譏其失李廌;一則譏其不能聽文同;一則譏其石建牏廁之誤。皆有所抑揚於其間。蓋夢得蔡京之門,而其婿章沖章惇之孫,本爲紹述餘黨。故於公論大明之後,尚陰抑元祐諸人。然夢得詩文,實北宋間之巨擘。其所評論,往往深中窾會,終非他家聽聲之見,隨人以爲是非者比。略其門戶之私,而取其精核之論,分別觀之,瑕瑜固兩不相掩矣。


【底本】百川學海本。

【版式】左右雙欄,雙魚尾,版心處上題書名下鐫頁碼。

【行格】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字。

其他版本
清抄本
唐宋丛书本(明刻)
影元抄本(叶梦得诗话,叶德辉跋)
历代诗话本(乾隆刻)
说郛本(宛委山堂刻)
元陈仁子刻本
清影元抄本(清叶廷管校)
重排新式标点〈叶先生诗话(石林诗话、叶梦得诗话)〉
底本:百川学海本
电子文件(PDF)
42筒子叶2M
1次

书影

A01.png

A02.png

A03.png

A04.png

A05.png

猜你喜欢
王公四六话
刘攽贡父诗话(中山诗话)
竹坡老人诗话
后山居士诗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