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要
【簡介】顏氏家訓,北齊顏之推撰。是書述學多以儒家爲法度,反對爲文浮艶,趨末棄本,「文章當以理致爲心腎,氣調爲筋骨,事義爲皮膚,華麗爲冠冕。」特重士人修養,文藝品第。他如音韻字訓、典故考證、世風人情,無不論及,足資參證補史。其述修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成訓誡子孫之家教範本,廣爲流傳,歷千年而不佚。
【撰述】顏之推「生於亂世,長於戎馬,流離播越,聞見已多」,入隋,本「務先王之道,紹家世之業」之宗,著是書。蓋成於開皇九年後。
【體例】宋本七卷,明本合爲二卷。共二卷二十篇,張璧刻顏氏家訓序;卷上:序致、教子、兄弟、後娶、治家、風操、慕賢、勉學、文章、名實;卷下:涉務、省事、止足、誡兵、養生、歸心、書證、音辭、雜藝、終制。計四萬二千六百字。
【著者】顏之推,字介,琅玡臨沂人。梁湘東王蕭繹鎮荊州,以之推爲國左常侍。隨繹子蕭方諸出鎮郢州,掌書記。侯景陷郢州,幾被殺。繹立爲元帝,除散騎侍郎。旋魏破江陵,被俘送長安。後奔齊。文宣帝悅之,除奉朝請。官至黃門侍郎,平原太守。仕齊二十年,不忘故國。齊亡入周爲御史上士,隋開皇中太子召爲學士,深見禮重,尋卒。之推博覽群書,詞情典麗,有觀我生賦敘其平生,與庾信哀江南賦並稱。文集已佚,僅存詩五首載古詩選,後世推爲北朝佳作。北史及北齊書有傳。
【論贊】宋藏書家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曰:「古今家訓,以此爲祖。」
明張壁頌之:「以身範俗,爲今代人文風化之助,則不獨顏氏一家之訓爾。」
清王鉞讀書叢殘稱:「篇篇藥石,言言高抬貴手,凡爲子弟者,可家置一冊,奉爲明訓。」
【底本】四部叢刊景印明遼陽傅氏刻本。
【序跋】書前有張璧刻顏氏家訓序。

其他版本
明嘉靖三年傅钥刻本
明正德十三年颜如瓌刻本
明万历六年颜志邦刻本
广汉魏丛书本(万历刻、嘉庆刻)
明万历二年颜懋干刻本
子书百家本(光绪刻、民国石印)
明郝之璧刻本
明万历三年颜嗣慎刻本
四库全书本(乾隆写)
清初刻本
四库全书荟要本(乾隆写)
增订汉魏丛书本(乾隆刻、光绪刻、宣统石印)
汉魏丛书本
格致丛书本(万历刻,新刻颜氏家训)
增订汉魏丛书本(乾隆刻)
明嘉靖间程伯祥刻本
明天启三年刻本
明刻本
清康熙五十八年朱轼刻本
清乾隆二十四年颜懋干刻本
明刻黄嘉惠阅本
重排新式标点〈颜氏家训〉
底本:四部丛刊景印明辽阳傅氏刻本
电子文件(PDF)
93筒子页,
3M
218次
对《颜氏家训》有过不少评价,其中明代著名教育家、《三字经训解》作者王三聘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明人袁衷的继母贤良识大体,袁衷认为他的家庭受《颜氏家训》影响最大:“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明代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张璧在《颜氏家训》“跋”中说:“乃若书之传,以褆身,以范俗,为今代也。”清代学者王钺在《读书丛残》中说:“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可以导修身之行,即以型万世之传。”清人蒋师爚在《续修足士大夫类编》中认为:“颜氏《家训》一书,凡为父为师之旨,不外是矣。”清人牛运震在《读颜氏家训》中认为:“《颜氏家训》议论正大,自非经生学究,未易领会,不肖子孙读之自愧。”
对《颜氏家训》有以下著名评价:
以上评价涉及《颜氏家训》的主题思想、教育理念、学术价值等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部古代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