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臣曰:天文設象,宜內外兩宮,但災之所躔,不必徧行景緯,五星精晷與曜而七,妖祥是主,歷數攸司,蓋有殊於列宿。若北辰不移,據在杠軸,衆星動流,實繫天體,五星從伏,錢大昕廿二史考異云:「梁武帝父名順之,故子顯修史,多易爲『從』字。如天文志『五星從伏』、『熒惑從行』、『歲星太白俱從行』、『辰星從行』之類。」非關義,故徐顯思以五星非星,虞喜論之詳矣。
五星相犯列宿雜災[00499]
建元元年八月辛亥,太白犯軒轅星。
九月癸丑,太白從行於軫犯填星。
年六月丙,太白晝。
四年月丙戌,太白晝在午上。
六年辛卯,張森楷校勘記云:「年非所以繫日,且建元無六年,『年』必是『月』之訛。」太白晝午上。庚,太白入東井,無所犯。
七月己未,太白有光影。
八月戊,太白從軒轅犯女主星。甲辰,太白從行犯軒轅少民星。[00500]
九月己卯,太白從行犯太微西蕃上將。辛酉,太白從行入太微,在右執法星西北一尺。「右」永樂大典七千八百五十六引作「左」。戊辰,太白從行犯太微左執法。
十月壬,太白從行犯填星,在氐度。丙辰,太白從行犯房北頭第一星。丁卯,太白犯楗閉星。
永明元年六月己酉,太白行犯太微上將星。辛酉,太白行犯太微左執法。
八月甲申,太白犯南斗第四星。
九月乙酉,太白犯南斗第星。壬辰,太白熒惑[00501]合同在南斗度。
十月丁卯,太白犯哭星。
年正月戊戌,太白晝當午上。
月甲戌,太白從行入羽林。
四月丙申,太白從行犯東井鉞星。
六月戊辰,太白熒惑合同在輿鬼度。己巳,太白從行輿鬼度犯歲星。
年四月丁未,太白晝。癸亥,太白晝當午上。
五月戊,太白犯少民星。[00502]
八月丁巳,太白晝當午上。
十一月壬申,太白從行入氐。
十月己酉,太白填星合在箕度。
四年九月壬辰,太白晝當午。丙午,太白犯南斗。
十一月庚,太白入羽林,犯天關。
五年五月丁酉,太白晝當午上。庚,太白犯畢左股第一星西南一尺。
六月甲戌,太白犯東井北轅第星,在西一尺。[00503]
八月甲寅,太白從行入軒轅,在女主星東北一尺寸,不犯。戊辰,太白從在太微西蕃上將星西南五寸。辛巳,太白從在太微左執法星西北四寸。
六年四月辛酉,太白從在熒惑北寸,犯,竝在東井度。
五月癸卯,太白晝當午上。大典引此下有「己丑太白晝見當午」八字。
六月己巳,太白從在太微西蕃右執法星東南四寸,犯。[00504]
七月癸巳,太白在氐角星東北一尺,犯。
八月乙亥,太白從行在房南第左股次將星西南一尺,犯。殿本考證云:「『左股』係『左服』之訛。房四星主車駕,南星曰左驂,次左服,故曰第二左服。」
閏八月甲午,太白晝當午。
十一月戊午,太白從在歲星西北四尺,同在尾度。在熒惑東北六尺五寸,在心度,合宿。
十月壬寅,太白從行在填星西南尺五寸斗度。
七年月辛巳,太白從行入羽林。[00505]
十月癸酉,太白在歲星南,相去一尺六寸,從在箕度合。
十一月丁卯,太白從行入羽林。
八年正月丁未,太白晝當午上。
六年戊,「年」毛本、局本作「月」,是。太白從行入東井。己丑,太白晝當午。
八月庚辰,太白從在軒轅女主星南七尺,犯。
九月丙申,太白從行在太微西蕃上將星西南一尺,犯。丁未,太白從行入太微。辛酉,太白從[00506]行在進賢西五寸,犯。
十月乙亥,太白從行在亢南第星西南一尺,犯。甲申,太白從行入氐。
十一月戊戌,太白從行在房北頭第星東北一寸,在楗閉星西南七寸,竝犯。在熒惑西北尺,合宿。癸卯,太白從行在熒惑東北一尺,犯。
九年四月癸未,太白從歷,夕西方,從疾參宿一度,比來多陰,至己丑開除,已在日北,當西[00507]北維上,薄昏不宿星,則先歷而。
六月丙,太白晝當午上。
七月辛卯,太白從行入太微,在西蕃上將星北四寸,犯。
九月乙亥,太白從行在南斗第四星北寸,犯。丁卯,太白在南斗第星西一寸,犯。
十年月甲辰,太白從行入羽林。
五月辛巳,太白從行入東井,在軒轅西第一星東六寸,犯。[00508]
七月乙丑,太白從行在軒轅星東八寸,犯。大典引此下有「九月己酉太白晝見當午上」十一字。
十一年正月戊辰,太白從行在歲星西北六寸,犯,在奎度。
月丁丑,太白從行東井北轅西頭第一星東北一尺,犯。
四月戊,太白在五諸侯東第星西北六寸,犯。辛丑,太白從行入輿鬼,在東北星西南四寸,犯。
五月戊午,太白晝當午,名經天。癸亥,太白從行入軒轅星北一尺寸,無所犯。[00509]
九月己酉,太白晝當午上。
十月丙戌,太白行在進賢星西南四寸,犯。
十一月戊戌,太白從行入氐。丁卯,太白從行在楗閉星西北六寸,犯。
十月壬辰,太白從行在南斗第六星東南一尺,犯。辛丑,太白從行在西建東星西南一尺,犯。
建元元年五月己未,熒惑犯太微西蕃上將,犯東蕃上將。[00510]
年十月辛酉,熒惑守太微。
四年六月戊,熒惑從行入東井,無所犯。戊戌,熒惑在東井度,形色而黃黑不明。丁丑,熒惑太白同在東井度。
七月甲戌,熒惑從行入輿鬼,犯積尸。
十月癸未,熒惑從行犯太微西蕃上將星。丙戌,熒惑從入太微。
十一月丙辰,熒惑後行在太微,「後」毛本、殿本、局本作「從」。犯右執法。
永明元年正月己亥,熒惑逆犯上相。辛亥,熒惑[00511]守角。庚,熒惑逆入太微。
月丁卯,熒惑守太白。
六月戊申,熒惑從犯亢。己巳,熒惑從行犯氐東南星。
七月戊寅,熒惑填星同在氐度。丁亥,熒惑行犯房北頭第星。
八月乙丑,熒惑從行犯天江。甲戌,熒惑犯南斗第五星。
十一月丙申,熒惑入羽林。[00512]
年八月庚午,熒惑犯太微西蕃上將。癸未,熒惑犯太微右執法。丁酉,熒惑犯太微右執法。殿本考證云:「按癸未至丁酉計十五日,不書逆行,熒惑安能兩犯右執法。意者先犯左執法,次犯右執法耶?」
十月庚申,熒惑犯進賢。
十一月壬辰,熒惑犯亢南第星。丙申,熒惑犯亢南星。
十月乙卯,熒惑入氐。
年月乙卯,熒惑在房北頭第一星西北一尺,徘徊守房。
四月戊戌,熒惑犯。殿本考證云:「『犯』字下必有闕文。」[00513]
六月乙亥,熒惑犯房。癸亥,熒惑犯天江南頭第星。
八月丁巳,熒惑犯南斗第五星。
十一月丙戌,熒惑從行入羽林。
四年八月戊辰,熒惑入太微。癸酉,熒惑犯太微右執法。戊,熒惑在太微。九月戊申,熒惑犯歲星。己酉,熒惑犯歲星,芒角相接。
十月丁丑,熒惑犯亢南頭第一星。[00514]
十一月庚寅,熒惑犯氐西南星。
十月己未,熒惑犯房北頭第一星。庚申,熒惑入房北犯鉤鈐星。
五年月乙亥,熒惑填星同在南斗度,合宿。
九月乙未,熒惑從行在哭星東,相去半寸。
六年四月癸丑,熒惑伏在參度,去太白尺五寸,辰星去太白五尺,星合宿。甲戌,熒惑在辰星東南尺五寸,俱從行,入東井曠中,無所犯。[00515]
閏四月丁丑,熒惑從行在氐西南星北七寸,犯。己卯,熒惑從行入氐,無所犯。乙巳,熒惑從行在房北頭第一上將右驂星南六寸,犯。在鉤鈐星西北五寸。
十一月丙寅,熒惑從行在歲星西,相去四尺,同在尾度,合宿。
七年月丙,熒惑從行在填星西,相去尺,同在牽牛度,合宿。
月戊午,熒惑從在泣星西北七寸。戊辰,熒惑[00516]從行入羽林。
八月戊戌,熒惑逆入羽林。
九月乙丑,熒惑入羽林,成句己。
八年四月丙申,熒惑從行入輿鬼,在西北星東南寸,犯。
十月乙亥,熒惑入氐。
十一月乙未,熒惑從入北落門,在第一星東南,去鉤鈐寸,犯。
九年月甲午,熒惑從在填星東七寸,在歲星南[00517]六寸,同在虛度,犯,合宿。
四月癸亥,熒惑從行入羽林。
閏七月辛酉,熒惑從行在畢左股星西北一寸,犯。
八月十四日,熒惑應伏在昴度,前先曆在畢度,十一日始逆行北轉,垂及玄冬,熒惑囚死之時,而形色漸於常。
十年月庚,熒惑從入東井北轅西頭第一星西寸,犯。[00518]
月癸未,熒惑從行在輿鬼西北七寸,犯。乙酉,熒惑從行入輿鬼。
六月壬寅,熒惑從行入太微。
十一年月庚戌,熒惑從在鎮星西北六寸,犯,「鎮」毛本、局本作「填」,是。同在營室。
五月戊午,熒惑從行在歲星西南六寸,犯,同在婁度。
八月辛巳,熒惑從行入東井,在南轅西第一星東北一尺四寸。[00519]
十一月丁巳,熒惑逆行在五諸侯東星北四寸,犯。
隆昌元年月乙丑,熒惑從行入輿鬼西北星東一寸,犯。癸酉,熒惑從行在輿鬼積尸星東北七寸,犯。
閏月甲寅,熒惑從入軒轅。
五月丁酉,熒惑從入太微,在右執法北寸,犯。
建元四年正月己卯,歲星太白俱從行,同在婁度合。南監本、毛本、殿本、局本「合」下有「宿」字。00520[]
六月丁酉,歲星晝。
永明元年五月甲午,歲星入東井。
七月壬午,歲星晝。
年五月丙,歲星與太白合。
六月辛丑,歲星與辰星合。
十月己巳,歲星從入太微。
十一月甲,歲星從入太微,犯右執法。
四年閏月丙辰,歲星犯太微上將。
月庚申,歲星犯太微上將。[00521]
四月己未,歲星犯右執法。
八月乙巳,歲星犯進賢,與熒惑於軫度合宿。
五年月癸卯,歲星犯進賢。
六月甲,歲星晝在軫度。
十月己未,歲星從在氐西南星北七寸,辰星從入氐,在歲星西四尺五寸,太白從在辰星東,相去一尺,同在氐度,星合宿。
十月甲戌,歲星晝。
六年月甲申,歲星逆行入氐宿。[00522]
六月丙寅,歲星晝在氐度。
八年月庚申,歲星守牽牛。
九年月壬午,歲星從在填星西七寸,同在虛度合。南監本、毛本、殿本、局本「合」下有「宿」字。
閏七月辛酉,歲星在泣星北五寸,犯,守填星。九月辛卯,在泣星西一尺五寸,合。南監本、毛本、殿本、局本「合」下有「宿」字。
永明元年六月,辰星從行入太微,在太白西北一尺。
年八月甲寅,辰星於翼犯太白。[00523]
九年六月丙,辰星隨太白於西方,在七星度,相去一尺四寸,合宿。
十一年九月丙辰,辰星依曆應夕西方亢宿一度,至九月八日不。
隆昌元年正月丙戌,辰星危度,在太白北一尺,犯。
建元年十月癸丑,填星逆行守氐。
四年七月戊辰,填星從行入氐。
永明元年正月庚寅,填星守房心。[00524]
月甲,填星逆行犯西咸星。
年月戊辰,填星犯東咸星。
四年十月辛巳,填星犯建星。
七年十月戊辰,填星在須女度,辰星從在填星西南一尺一寸,南監本、局本「從」下有「行」字。合宿。
八年月庚申,填星守哭尾。「哭尾」南監本、毛本、殿本、局本作「哭星」。
九年七月庚戌,填星逆在泣西星東北七寸,犯。
十月甲午,填星從行在泣星西北五寸,犯。[00525]
流星災
建元元年十月癸酉,有流星如升塸,色白,尾長五丈,從南河東北尺出,北行歷輿鬼西過,未至軒轅後星而沒,沒後餘中央,曲如車輪,俄頃化白雲,久乃滅。流星自下而升,名曰飛星。
年十月丙午,有流星如月,赤白色,尾長七丈,西北行入紫宮中,光照牆垣。
四年正月辛未,有流星如升塸,赤色,從北極第星北一尺出,北行一丈而沒。[00526]
九月壬,流星如鵝卵,從柳北出,入軒轅。一枚如瓜,出西行沒空中。
永明元年六月己酉,有流星如升椀,從紫宮出,南行沒氐。
年月庚辰,有流星如升椀,從天市中出,南行在心後。
四年月乙丑,有流星如一升器。戊辰,有流星如五升器。
四月丁卯,有流星如一升器,從南斗東北出,[00527]西行經斗入氐。
六月丙戌,有流星如鴨卵,從匏瓜南出,至虛而入。
八月辛未,有流星如升塸,從觜星南出,西南行入天濛沒。
十一月戊寅,有流星如升塸,白色,從亢東北出,行入天市。
十月丁巳,有流星如升椀,白色,從天市帝座出,東北行一丈而沒。[00528]
五年六月辛未,有流星如升器,沒後有痕。
九月丙申,有流星如四升器,白色,有光照地。
十月甲,西北有流星如鴨卵,黃白色,尾長六尺,西南行一丈餘沒。
六年月癸酉,有流星如鴨卵,赤色,無尾。
四月丙辰,北面有流星如升器,白色,北行六尺而沒。
七月癸巳,有流星如鵝卵,白色,從匏瓜南出,西南行一丈沒空中。須臾,有流星如五升[00529]器,白色,從北河南出,東北行一丈尺沒空中。
十月戊寅,南面有流星,如雞卵,赤色,在東南行沒,沒後如連珠。
十月壬寅,有流星如鵝卵,黃白色,尾長丈,有光,沒後有痕從梗河出,西行一丈許,沒空中。
七年正月甲寅,有流星如五升器,白色,尾長四尺,從坐旗星出,西行入五車而過,沒空中。
六月丁丑,流星如升器,黃赤色,有光尾長六尺許,從亢南出,西行入翼中而沒,沒後如[00530]連珠。
十月乙丑,有流星如升器,赤黃色,尾長六尺,出紫宮內北極星,東南行丈沒空中。壬辰,流星如升器,白色,有光從五車北出,行入紫宮,抵北極第一第星而過,落空中,尾如連珠,仍有音響似雷。太史奏名曰「天狗」。
八年四月癸巳,有流星如升器,黃白色,有光,從心星南一尺許出,南行丈沒,沒後如連珠。丁巳,流星如鵝,南監本、毛本、殿本、局本「鵝」下有「卵」字。白色,長五丈許,從角星東北[00531]尺出,西北行沒太微西蕃上將星閒。
六月癸未,有流星如鴨卵,赤色,從紫宮中出,西南行未至角五尺許沒。七月戊申,有流星如五升器,赤白色,長七尺,東南行丈,沒空中。
十月乙亥,有流星如鵝卵,白色,從紫宮中出,西北行丈許,沒空中。
十一月乙未,有流星如鵝卵,赤白色,有光無尾,從氐北一丈出,南行入氐中沒。辛丑,流星如鵝[00532]卵,白色,從參伐出,南行一丈沒空中。有一流星如升器,白色,從軫中出,東南行入婁中沒。
九年五月庚,有流星如雞,白色,無尾,從紫宮裏黃帝座星西尺出,南行一丈沒空中。丁未,流星如李,白色,無尾,從奎東北星東尺出,東北行至天將軍而沒。戊申,流星如鵝卵,黃白色,尾長丈,從箕星東一尺出,南行四丈沒。
七月乙卯,西南有流星如升器,白色,無尾,西南行一丈餘沒。戊午,有流星如升器,黃白[00533]色,有光從天江星西出,東北經天過入參中而沒,毛本、殿本、局本無「過」字。沒後如連珠。
閏七月戊辰,流星如鵝卵,赤色,尾長尺,從文昌西行入紫宮沒。己巳,西南有流星如升器,白色,西南行一丈沒。
九月戊,有流星如雞卵,白色,從少微星北頭出,東行入太微抵帝座星而過,未至東蕃次相一尺沒,如散珠。
十年正月甲戌,有流星如五升器,白色,從氐中[00534]出,東南行經房道過,從心星南尺沒。
月癸未,有流星如雞卵,青白色,尾長四尺,從牽牛南八寸出,南行一丈沒空中。
十一年月壬寅,東北有流星如一升器,白色,無尾,北行丈而沒。
四月丙申,有流星如升器,白色,有光,尾長一丈許,從箕星東北一尺出,行丈許,入斗度,沒空中,臨沒如連珠。
五月壬申,有流星如雞,黃白色,從太微端[00535]門出,無所犯,西南行一丈許沒,沒後有痕。
七月辛酉,有流星如雞,赤色,無尾,從氐中出,西行一丈五尺沒空中。戊寅,有流星如雞卵,黃白色,從紫宮東蕃內出,東北行一丈五尺,至北極第五星西北四尺沒。
九月乙酉,有流星如鴨卵,黃白色,從婁南一尺出,東行丈沒。
十月己丑,西南有流星如升器,黃赤色,無尾,西南行丈許沒,散如遺火。[00536]
永元年夜,天開黃色明照,須臾有物絳色如甕,漸漸如倉廩,聲隆隆如雷,墜太湖中,野雉皆雊,世人呼「木殃」。史臣案春秋緯「天狗如奔星,有聲,望之如火,則四方相射」。史云:「西北有星,如日狀,名曰天狗。天狗出則人相食。」天官云:「天狗狀如鏡星。」殿本考證云:「大鏡星無考。天官書原文『狀如大奔星』爲是。」云:「如流星,色黃,有聲。其止地類狗所墜。望之如火光,炎炎衝天。其上銳,其下圓,如數頃田。則流血千里,破軍殺將。」史云:「照明下天狗,所下兵起[00537]血流。」昭明,星。洛云:「昭明而霸者出。」運斗樞云:「昭明有芒角,兵徵。」河圖云:「太白散天狗。」史云:「有星出,其狀赤白有光,卽天狗,其下無足,所下國易政。」衆說不同,未詳孰是。推亂亡之運,此其必天狗乎。
老人星
建元元年十一月戊辰,老人星南方丙上。八月癸卯,祠老人星。按建元元年十二月戊辰朔,是十一月無戊辰也。又是年八月庚午朔,無癸卯,且八月不應在十二月後,必有訛。
永明年八月丁酉,老人星南方丙上。[00538]
六年八月壬戌,老人星南方丙上。
七年七月壬戌,老人星南方丙上。
九年閏七月戊寅,老人星南方丙上。
十年八月乙酉,老人星。
十一年九月丙寅,老人星南方丙上。
白虹雲氣
建元四年月辛卯,白虹貫日。
永明十年七月癸酉,西方有白虹,須臾滅。
十一年九月甲午,西方有白虹,南頭指申,北頭[00539]指戌上,久久消滅。
建元四年月辛卯,黑氣枚,東至卯,西至酉,廣五丈,久久消滅。
永明年四月丁未,北斗第六第七星閒有一白氣。
四年正月辛未,黃白氣長丈五尺許,入太微。
永明四年正月癸未,南面有陣雲一丈許。
五年四月己巳,有雲色黑,廣五尺,東頭指丑,西頭指酉,竝至地。[00540]
十一月乙巳,東南有陣雲高一丈,北至卯,東南至巳,久久散漫。
六年月癸亥,東西有一梗雲半天,曲向西,蒼白色。
月庚辰,南面有梗雲,黑色,廣六寸。
七年十月辛未,有梗雲,蒼黑色,東頭至寅,西頭指酉,廣尺,貫紫宮,久久消沒。
八年十一月乙未,有梗雲,黑色,六尺許,東頭至卯,西頭至酉,久久散漫。[00541]
十月庚辰,南面有陣雲,黑色,高一丈許,東頭至巳,西頭至未,久久散漫。
十一年七月丙辰,東面有梗雲,蒼白色,廣尺寸,南頭指巳至地,北頭指至地,久久漸散漫。
贊曰:陽精火鏡,陰靈水存。有稟有射,代明昏。垂光滿蓋,列景周渾。具位臣輔,象街門。災生霣薄,祟起飛奔。弗忘人懼,瑜瑕辯論。若任天道,竈亦多言。[00542][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