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要
【簡介】點茶法度之錦繡,茶道技藝之重光,承陸羽茶經遺緒,集唐宋點茶技藝之大成。
【撰述】又名十六湯品,唐蘇廙撰,成書約在唐末五代,至遲不逾宋初。鄭堂讀書記言「似宋元間人所僞託,斷不出於唐人」。原存廙所撰仙芽傳卷第九,然此集散佚不傳世。幸宋陶穀清異錄茗荈部編入首條,明其出處,得以流傳。於茶藝、茶道及茶史,實有不可闕如之價。四庫全書存目,題作「湯品」,不著撰者姓名。
【體例】凡一卷,主「湯爲茶司命」之旨,本陸羽茶經五之煮,析爲十六品:煎以老嫩言者三品,以緩急言者三品,以器類標者五品,以薪火論者五品。
【著者】廙,生卒年未詳,事蹟無考,約爲晚唐五代或宋初人,候湯大家,亦是點茶大家。
【論贊】唐宋之世,頗行於時。
【四庫】不著撰人名氏。分十六品。首爲煎法,以老嫩言者凡三品。次爲注法,以緩急言者凡三品。次以器標者凡五品。次以薪論者凡五品。大抵餖飣成書,不足以資觀覽。
【底本】茶書二十七種本「萬歷刻」。
版式:花口,單魚尾,左右雙邊。上鐫卷目,版心刻頁碼。行格:半葉九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同。

其他版本
夷门广牍本(万历刻、民国影印)
重排新式标点〈汤品〉
底本:茶书二十七种本(万历刻)
电子文件(PDF)
8筒子叶,
0M
6次
《汤品》大约成书于唐末五代,最迟也是宋初,是作者对陆羽《茶经》“五之煮”的补充和发展。《汤品》主要评论了冷热程度不同的汤3种、注水时缓急程度不同的汤3种、用不同茶具盛装的汤5种、用不同薪柴加热的汤5种,共计16种汤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