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小傳
本卷(回)字数:9608

金壇于慶元復齋輯

虞世南伯施餘姚人,爲秦府參軍。貞觀中累遷秘書監,封永興縣子,諡文懿大宗稱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爲五絕。〇續選一首。

王勃子安絳州人。麟德初對策,授朝散郎,時年未及冠也。沛王召署府修撰,諸王鬬雞,爲作檄,高宗因其搆釁斥免。與華陰楊烔范陽盧照鄰義烏駱賓王齊名,號四傑。〇四子,七言長篇,隊仗工麗,止下蟬聯,雖近風騷,未脫六朝餘習,不善學之,易流浮靡之失。有明何大復謂此屬風人之旨,而以少陵爲歌詩之變體,因作明月篇以擬之。王新城論詩云:接跡風人明月篇何郎妙悟本從天。王楊盧駱當時體,莫逐刀圭誤後賢。觀此論,可知初盛之詩品矣。〇原選一首。[00488]

駱賓王義烏人,七歲能詩。武后時,數上疏言事,除臨海丞,棄官去。徐敬業舉兵,署爲府屬,傳檄天下。后讀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句,矍然曰:宰相之過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及敗,賓王不知所之。〇原選一首。

陳󿀊昂伯玉射淇人。文明初,舉進士,官左拾遺。王適稱爲海內文宗。〇初,詩髣髴六朝,至陳正字出,始追建安之風骨,變之綺靡。昌黎云: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良然。〇原選一首。

杜審言必簡襄陽人,之後。舉進士,爲隰城尉。武后時,累擢學士。〇審言:五律不事雕琢,而後人雕琢者正不能到。〇原選一首,續選三首。

沈佺期雲卿內黄人。第進士。長安中,官考功員外郎,坐張易之黨,流嶺表神龍中,授起居郎,後厯太子詹事。〇佺期宋之問作詩,音韻相和,約句準篇,號沈宋體,鳴於時。〇原選二首續選一首[00489]

宋之問延清弘農人,武后時累官尙方監丞,坐附張易之竄南中,未幾逃匿張仲之家,旋發仲之謀殺武三思事,中宗復其官,進修文館學士,睿宗立,以三思黨貶死。〇原選一首。續選二首。

張說道濟洛陽人。垂拱中對賢良方正第一,厯中宗睿宗,至元宗朝爲中書令,封燕國公,謚文貞。文與蘇頲齊名,號燕許。〇續選一首。

張九齡子壽韶州曲江人。第進士,開元中官平章事。上千秋金鑑錄後賢相也。李林甫九齡,遂乞歸,謚文獻。〇初五古漸趨於律,陳正字起衰而詩品始正,張曲江繼出而詩品乃醇。〇感遇詩:正字古奧而詞意衰颯,曲江藴藉而風度端凝。雖本原同出阮嗣宗,而精神面目各别。〇原選三首,續選三首。

王翰開元時名人,杜少陵詩中所謂王翰願卜鄰者也。〇人七言斷句,李滄溟王昌齡[00490]時明月爲壓卷,王鳳洲王翰葡萄美酒爲壓卷,王漁洋謂必求壓卷,王維渭城李白白帝王昌齡奉帚平明王之渙黃河遠上,其庶幾乎?而終之世,無出此四章之右者矣。〇原選一首。

賀知章季眞越州永興人。登進士,官大常博士。開元初擢秘書監,遷禮部侍郎兼集賢殿學士。天寶初乞歸,詔賜鏡湖一曲,自號四明狂客。〇原選一首。

張若虛開元時人,與賀知章張旭齊名。〇續選一首。

劉眘虛挺卿江東人。官夏縣令。深於經術,與賀知章包融張旭吳中四友。〇原選一首。

張旭伯高蘇州人。善草書。〇原選一首。

王灣洛陽人,先天中進士,開元初爲榮陽簿,後爲洛陽尉。〇原選一首。

陶翰潤州人。開元中爲禮部員外郎。〇殷璠詩云:旣多興象,復備風骨,須三百年前方可。[00491]論其體裁,續選一首。

丁仙芝曲阿人。開元中進士,官餘杭尉。〇續選一首。

崔顥沐州人。開元中進士,官司勳員外郎。〇殷璠云:少年爲詩,屬情浮豔,晚節忽變,常謂風骨懍然。〇太白黄鶴樓,見司勳詩,遂不復賦。〇原選四首,續選一首。

崔國輔開元時人,工爲小詩,與崔顥齊名。〇續選二首。

孫逖博州人,開元十年舉賢良方正,官中書舍人,典詔誥。〇續選一首。

李頎東川人。開元中進士,官新鄕尉。〇東川七律,風骨凝重,聲韻安和,足興少陵右丞,抗行明代,李于鱗深得其妙。〇原選七首,續選二首。

常建開元十五年進士。官旴眙尉。〇建曲徑通幽處,程房花木深一聯,歐陽永叔自謂學之未[00492]能。〇原選二首,續選四首

崔曙宋州人。開元二十六年進士,以試明堂火珠詩得名。〇原選一首。

祖詠洛陽人。開元十三年進士。張說幷州,引爲駕部員外郎。〇詠試終南望餘雪詩成四句,而納卷主司問之曰意盡〇原選二首。

綦母潛季通荆南人。開元中進士,累官集賢待詔,遷著作郎。〇原選一首。

儲光羲究州人。開元中進士,官太祝,轉監察御史,爲安祿山迫受僞官,賊平後貶死。〇太祝胸次肅穆,詩亦恬淡眞朴,於學諸家中最爲勝境。薛據寄太祝詩云:愛義能下士,無人知此心。可以知其生平矣。〇續選五首。

王之渙幷州人,與兄之咸之賁皆能詩。〇之渙王昌齡高適齊名,會天微雪,三人共詣旗亭,有[00493]梨園伶官十人會飲,俄有妙妓四輩繼至,皆當時名部,互奏樂章。三人擁爐以觀,私相約曰:我輩各擅詩名,不定甲乙,今諸伶所謳,以詩多者爲優。初一伶謳昌齡詩,繼一伶謳詩,繼一伶復謳昌斷詩。之渙因指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當終身避席。次至雙鬟發聲,果黄河遠上白雲間一絕也。二子乃服。〇原選二首。

王昌齡少伯江寧人。第進士,又中宏詞科,官龍標尉。〇少伯七言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允稱神品。〇原選八首,續選三首。

王維摩詰河東人。開元九年擢進士笫一,官給事中。兩都䧟,爲賊所得,服藥佯瘖。賊平定罪,以凝碧池詩聞於行在,特宥之。官至尙書右丞〇右氶詩清而彌腴,淡而自遠,諸體無不大雅,春容安詳合度,外固應自成一家。〇東坡云:摩詰詩中有畫。〇人詩惟右丞最爲自然,如倚杖柴[00494]門外,臨風聽暮蟬,深得淵明之妙。〇原選二十九首,續選十四首。

孟浩然本名,字浩然,以字行,襄陽人。張九齡荆州,辟置於府,後隱鹿門山。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〇右丞郢州,畫孟山人吟詩圖刺史亭,名浩然亭,後更曰孟亭。〇右丞而得其清腴,山人而得其閒遠。〇襄陽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閒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夾松下之音。王阮亭謂其未能免俗,正未必然也。〇原選十五首,續選五首。

高適達夫滄州人。元宗時,舉有道科。肅宗時,官侍御史,恩遷西川節度使。代宗時,封渤海縣侯,謚曰有唐詩人之達者,一人而已。〇常侍五十學詩,每一篇出,爲時傳頌。初與王之渙王昌齡齊名,繼與岑參齊名。〇詩激昂雄健,外另闢一體,〇原選二首,續選一首。

岑參南陽人。天寶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杜甫薦之,遷右補闕,厯侍御史,出爲嘉州刺史。〇[00495]邊塞,詩奇警矯健,幾欲與李杜頡頏。〇原選七首,續選六首。

邱󿀁嘉興人,官右庶子,年八十餘,母尙無恙,給祿之半,以旌異之。〇原選一首,續選一首。

裴迪河東人。與王維輞川。有攲湖鹿柴竹里館宮槐陌等二十餘勝。〇原選一首,續選一首。

李白太白涼武昭王九世孫,人,父官山東尉,遂家焉。天才奇特,遊長安賀知章見其文曰謫仙人也,言於元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詔供奉翰林,眷遇甚優,因忤楊貴妃放還。永王璘迫致之府,起兵,逃囘,坐府僚當誅。先是嘗救郭子儀,至是子儀請解官以續,詔長流夜郎,赦還,客當塗李陽冰所。代宗立,以左拾遺召,而已卒。〇太白詩,縱横變化,淩轢百代,所謂天授,非人可及。〇集中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嘯傲淩滄州一語,惟太白足以當之。〇王貽上謂七言歌行,子美史記太白莊子。〇供奉斷句尤妙絕,古今别有天地。〇子美每飯不忘君國,太白亦然。[00496]特夭性不羈,故放浪於詩酒間,其憂時傷亂之心,實與少陵無異也,安得徒以詩人目之。〇原選二十九首,續選二十六首。

杜甫子美襄陽人。審言之孫,兖州司馬之子。元宗時獻三大禮賦,授京兆兵曹參軍。祿山亂,肅宗卽位靈武自京師西謁行在,拜左拾遺。房琯兵敗貶官,救之,出爲華州司功參軍。客秦州嚴武表爲參謀工部員外郎。卒,遊東蜀,往依高適。後終於耒陽聶令署中。〇嚴滄浪論杜詩云:憲章漢魏,取材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先輩所謂集大成者也。〇少陵身際亂離,負薪拾橡,而其爲國愛君,感時傷亂,憂黎元,希稷契,生平種種抱負,無不流露於楮墨中,深得聖人事父事君之旨矣。〇少陵詩學博才大力充氣盛,汪洋涵渾,無所不包,昔人謂之詩聖。其感時陳事,語長心重,世稱詩史。元微之謂詩人以來,無如子美者。〇右丞七律,風骨最高,復饒滾韻,尤爲唐代正宗。少陵以沈渾雄,[00497]健出之正,復駕乎其上。〇詩以高勝,詩以大勝。昌黎云:李杜文章在,光熖萬丈長。見惟此爲正宗也。〇原選三十六首,續選三十二首。

賈至幼鄰洛陽人,禮部侍郎之子。擢明經第。元宗,拜中書舍人知制誥,撰肅宗冊文,命往奉冊。累封信都縣伯,官至散騎常侍。謚曰。〇續選二首。

嚴武季鷹華州人,中書舍人元之之子。哥舒翰奏充判官,至德中再薦,出爲東川節度使成都尹,遷吏部尙書廣德中破吐蕃兵,封鄭國公。〇續選二首。

張謂正言河南人。天寶二年進士。大厯中官禮部侍郎,典貢舉。〇續選三首。

元結次山讓州人。天寶十二年進士。肅宗朝官水部郎,佐荆南節度使,又參山南東道代宗立,乞侍親樊上,授道州刺史,進容管經畧使。所至立敎愛民,著有元子十篇。〇漫叟淡於榮位,窮達[00498]悠然,所至爲民請命,少陵稱其爲萬物吐氣,天下少安可待也。詩亦自寫胸懷,不欲規撫古人,而自有奇響逸趣。前人譬諸古鐘鼎,不諧里耳,信然。所選篋中集詩,亦與之相近。〇原選二首,續選三首。

劉長卿文房河間人。開元末進士,至德中官鄂岳觀察使,左遷後終隨州剌史。〇詩至中唐,漸秀漸平,前此渾厚兀奡之氣不存。文房五律,工於鑄意,巧不傷雅,猶有前輩體裁,當時目爲五言長城,不虛也。〇原選十二首,續選十一首。

錢起仲文吳興人。天寶十年進士第一,以試湘靈鼓瑟詩得名,官秘書郎,厯考功郎中。〇仲文韓翃李端司空曙盧綸耿韓崔峒夏侯審吉中孚苗發十人,號大厯十才子,形於圖畫。〇以來,句漸工,意漸巧,詞漸秀,風會與前迥别。〇仲文五古,彷佛右丞,而清秀彌甚,阮亭尙書所謂拈得維摩一瓣香也。〇原選三首,續選十一首。[00499]

郎士元君胄中山人。天寶中進士,官昂州刺史。詩與錢起齊名,時稱前有,後有。〇錢郎送人之作,得之者以爲榮。〇續選一首。

皇甫冉茂政丹陽人。十歲能詩文,張九齡呼爲小友。天寶中成進士第一,大厯中累官右補闕。〇原選一首,續選二首。

皇甫曾孝常之弟也。天寳中第進士,厯侍御史。詩與兄齊名。〇續選二首。

李嘉祜從一趙州人。天寳中第進士,大厯中官元州剌史。當畤稱其詩爲齊梁體。〇續選二首。

張繼懿孫襄州人。天寶末進士,大厯末授祠部員外郎。〇原選一首。

韋應物京兆長安人,少以三衛郎事元宗,後折節讀書,厯仕爲滁州江州刺史,內擢左司郎中,貞元初爲蘇州刺史,爲郎時似近豪俠,至後鮮食寡欲,焚香掃地而坐。詩品高潔,朱子謂其無一字造[00500]作,氣象近道,眞可傳人也。〇左司詩學陶公,人亦與之相近,〇原選十二首,續選九首。

戎昱荆南人,至德中進士,建中中厯辰虔二州刺史。〇續選一首。

劉方平河南人。不樂仕進,蕭頴士稱之。〇原選二首,續選二首。

戴叔倫幼公金壇人,蕭頴士弟子,厯官撫郡刺史,封譙縣男,遷容管經畧使,所至德威兼著,治行稱最,德宗賦中和詩美之。〇幼公詩深得温柔敦厚之旨,於中唐諸家中最爲正宗,晁公武一輩人未能知也。〇原選一首,續選七首。

韓翃君平南陽人。家居,一日,夜將半,有叩扉者曰:旨除駕部郎中知制誥。曰:誤矣。曰:朝廷制誥乏人,中書兩進名,不用,又請曰:與韓翃。當日同姓名者,爲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進,御批:與咏春城無處不飛花之韓翃,此君詩也,始信。時建中初也。〇原選三首,續選二首[00501]

李端趙州人。大厯五年進士,官杭州刺史。〇原選一首。續選二首。

司空曙文明廣平人。第進士,貞元中官水部郎中,厯虞部。〇原選三首,續選三首。

盧綸允吉河中蒲人,以薦授監察御史。帝有所作,輒命賡和。〇大厯十子中,仲文外,以韓盧兩家爲最,其風韻勝也。〇原選一首,續選二首。

暢當河東人,大厯中進士,官果州刺史。〇續選一首。

顧况逋翁海鹽人。官著作郎,隱居茅山,自號華陽眞逸。〇原選一首。

柳中庸本名,以字行,京兆人。官淇府戶曹。〇原選一首,續選一首。

權德輿載之畧陽人。四歲能詩,第進士。德宗朝厯官禮部侍郎,三與貢舉。憲宗卽位,以尙書同平章事。貞元元和間爲縉紳羽儀。謚曰。〇原選一首,續選一首。[00502]

李益君虞姑臧人。成進士,憲宗召爲集賢殿學士,復左遷,後終禮部尙書。君虞邊塞詩最長,好事者畫爲屏障。〇原選三首,續選二首。

于鵠漢陽人。貞元間詩人。隱居不仕。〇續選一首。

于良史徐州張僕射建封從事,重其詩,薦於朝,官侍御。〇續選三首。

武元衡伯蒼緱氏人。進士。憲宗時,官劍南節度使。召還,拜中書門下平章事,與裴度同心輔政。討淮西吳元濟,爲元濟黨所刺。〇續選一首。

金昌緒臨安人。〇原選一首。

李涉南康人。與弟隱居盧山白鹿洞中,屢辟不就。〇續選一首。

裴度中立聞喜人。貞元初第進士。元和十年,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淮西用兵,李師道遣客[00503]武元衡,傷。十二年,自往督戰,淮西平,以功封晉國公。晚退居午橋莊,作綠野堂,與白居易劉禹錫置酒賦詩於其中。厯仕四朝以全德終始。〇續選一首。

朱灣巨川人。貞元元和間爲李勉永平從事。〇續選一首。

竇牟貽周扶風人。父叔向,兄,弟,皆以詩名。貞元中進士,官國子司業。〇續選一首。

韓愈退之南陽人。七歲讀書,目記數于言。比長,盡通六經百家之學。貞元中擢進士第,厯官監察御史。上疏極論宮市,德宗怒,貶陽山令。元和年厯官太子右庶子。裴度宣慰淮西,奏爲行軍司馬。淮西平,遷刑部侍郎。憲宗迎佛骨入禁內,上表力諫,帝怒將不測,天臣皆爲言,乃貶潮州刺吏。尋攺袁州,召拜國子祭酒,厯京兆尹,轉兵部侍郎。王廷湊亂,召宣慰,人多危之,極論順逆利害,廷湊懾服。歸轉吏部侍郎,後以李逢吉李紳交搆遺患於,罷爲兵部侍郎。後復爲吏部侍郎。年[00504]五十七卒,贈禮部尙書,謚曰。生平原本孔孟衛闢異端,衛道之功,古今第一。所爲文粹然一出於正,左右六經,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〇昌黎詩原本雅頌,而規模宏闊,意格正大。自謂願學李杜,然不相沿習,别開境界,故自成大家。〇原選四首,續選六首。

柳宗元子厚河東人。貞元初第進士,中博學宏詞科,官監察御史裏行。順宗卽位,擢禮部員外郎。憲宗立,貶永州司馬,放浪山水間,以詩文自娛。元和中移柳州刺史,所至有善政,文與韓愈齊名。〇柳州詩原本離騷,而峻潔精深。蘇子瞻詩在陶彭澤下,韋蘇州上;王貽上謂詩在陶彭澤下,柳柳州上。然子厚處連蹇困厄之竟,發清夷澹泊之音,固不在下也。〇子厚漁翁詩東坡謂剛作絕句,餘情不盡。然細玩之,去末二語,神氣便不足以首二語,音節促也。〇原選五首,續選六首。

白居易樂天下邽人。貞元中,擢進士第。元和初,對策爲翰林學士,遷左拾遺,厯左贊善,以言事[00505]江州司馬。後入爲中書舍人,乞外,遷爲杭州刺史,移蘇州刺史。文宗立,擢刑部侍郎。大和中,以朝多黨禍,乞歸。開成中,起太子少傅。會昌初,以刑部尙書致仕。自稱香山居士,與胡杲等九人謀集,皆年七十者,人繪爲圖,稱香山九老。年七十五卒,謚曰。〇樂天少以原上草篇見知於顧况,後與元微之唱和,以詩筒往來,稱元和體。所著有長慶集。〇香山忠君愛國,遇事託諷,與少陵相同。特其詩平易近人,藹然感物,不襲之貌而得其神。相傳雞林國相購其詩,率篇易一金,其僞者輒能辨之。〇原選六首,續選十六首。

元稹微之河南人。對策第一,拜左拾遺。陳時政得失,遇事敢言,不避權倖。爲中人所擊,貶江陵參軍,久乃徙虢州長史。長慶初,中人以歌辭進,帝大悅,擢祠部郎中知制誥。未幾,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旋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厯武昌節度使。詩與樂天齊名,稱元白。〇原選四首,續選四首。[00506]

劉禹錫夢得彭城人。第進士,登博學宏詞科。順宗卽位,擢度支員外郎。憲宗立,貶連州司馬,授連州刺史,厯夔州和州,入爲主客郎,進集賢學士,出爲蘇州刺史,以政最遷太子賓客,厯撿校禮部尙書。蘇文忠曰:柳子厚劉夢得不附王叔文,固爲之名臣,誠然。〇白樂天夢得爲詩豪,相與唱和,時稱劉白。〇賓客元白等賦金陵懷古詩,先成,樂天覽之曰:四人探驪龍,子已獲珠,所餘鱗瓜安用耶?遂罷唱。〇賓客詩風格不在中唐以下,七言尤勝。〇原選四首,續選九首。

孟郊東野武康人。成進士,官溧陽尉。性介少合,韓昌黎極重之,薦於鄭餘慶,奏爲參謀。爲詩高深刻削,俱從眞性情流出。東坡目爲瘦,未足與東野並論也。〇原選二首,續選二首。

賈鳥閬仙苑陽人。初爲浮屠韓昌黎令,返初服,後爲長汀簿。〇原選一首。

李質長吉,系出鄭王後。七歲能辭章,韓昌黎重之。官奉禮郎。〇昌谷詩依約楚騷,而意以幽[00507]奥,詞取瓌奇。每旦出,乘款段,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有所得,投囊中,暮歸足成之。〇續選二首。

張籍文昌和州人。第進士,爲大常太祝。從韓昌黎遊,昌黎薦之,官水部員外郎,厯國子司業。〇張王樂府有新意而少古意,不善學之,必流輕滑。王漁洋論詩云:元白張王皆古意,不曾辛苦學如豨。允爲定論。〇原選一首,續選三首。

王建仲初頴州人。成進士,官太常寺丞,厯陜州司馬。與張籍友善,時稱張王。〇原選一首,續選二首。

施肩吾希聖睦州人。元和中進士。〇續選一首。

劉綺莊崑山尉,研窮古今,博考傳記,作類書一百卷〇續選一首。

李德裕文饒趙郡人。福栖筠,父吉甫,皆爲宰相。德裕以蔭補校書郎。穆宗卽位,擢翰林學士,授[00508]御史中丞,爲牛僧孺等所出,爲浙江觀察使。太和中,召拜中書門下平章事,封贊皇縣伯。復以譖貶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武宗立,復相,拜太尉,封晉國公。翊贊之功,唐室幾於復振。宣宗卽位,以黨人交搆,貶崖州司戶。平生引掖寒素,不遺餘力,及謫宮南去,或有詩曰: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囘首望崖州。卽汲引一端,可以知其槩矣。〇衛公論文云:譬如日月,終古常見,而光景常新。斯爲至論。〇續選二首。

鮑溶德源元和中進士。與韓門諸人相友善。歐陽永叔稱其詩清約嚴謹,爲近世之能者。〇續選一首。

張祜承吉清河人。與杜牧友善。長慶中,爲令狐楚所知,自草薦表,介以詩三百首随進,爲元稹所沮,後卜隱曲阿以終。〇原選五首,續選一首。[00509]

朱慶餘本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人。張籍索其詩,置之懷袖而推贊之,名遂大著。成寶厯進士。〇原選二首,續選一首。

杜牧牧之京兆萬年人。太和二年進士,又舉賢良方正。精於兵策,厯在中外。官終考功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有樊川集二十卷。〇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拗峭矯之,人謂之小杜,以别於少陵。七絕尤有遠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〇原選十首,續選六首。

許渾用晦丹陽人。太和六年進士,厯官監察御史,二州刺史。有丁卯集。〇用晦詩格意遒勁雄渾,直追初盛,應出樊川之上。〇原選二首,續選五首。

雍陶國鈞成都人。太和中進士,自比謝宣城柳吳興。官至簡州刺史。〇續選二首。

李商隱義山河內人。開成中進士,官宏農尉。王茂元河陽,辟爲掌書記,得侍御史,茂元以女[00510]妻之。李德裕秉政,厚遇之。牛僧孺黨與德裕爲讐,卒不遇。令孤綯作相,與商隱不協,柳仲郢東蜀,辟爲節度判官,仲郢左遷,商隱遂罷。詩文工於獺祭,與温庭筠齊名,稱代,諸人宗之,號西崑體。又與杜牧齊名,亦稱。〇義山近體長於諷諭,深於議論,中有頓挫沉著,可接武少陵者,故應爲一大家。〇甘露之變,宦官族誅大臣,昭義節度使劉從諫上疏問王涯等何罪,仇士良等懼。〇王茂元涇原節度使,不知爲君分憂,出兵討亂,義山作詩責之,辭嚴意正,忠誠若揭,不得徒以詞人目之。〇玉溪無題諸詩,皆自寓其抱才不偶之意,讀者不可不知。〇原選二十四首,續選五首。

温庭筠本名,字飛卿幷州人。以上衛授方山尉。令狐綯作相,擯之。徐商知政事,用爲國子助敎。相傳庭筠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賦成,名温八叉。詩與義山齊名,號温李。〇原選四首,續選六首。

段成式山東人,宰相文昌之子。與李義山温飛卿爲詩,號三十六體,以三人皆行十六也。著酉陽[00511]雜爼。〇續選一首。

馬戴虞臣會昌四年進士,官太常博士。明皇甫子悛與弟子安子循子約論詩五言,以馬虞臣之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二語爲極。〇原選二首,續選二首。

趙嘏承祐山陽人。會昌中進士,官渭南尉。〇續選四首。

薛逢陶臣河東人。會昌中進士,厯官巴州刺史,民歌其德。晚年厄於宦途,策羸馬赴朝,值新進士出遊團,司揮曰:迴避新郎君。曰:莫貧相,阿婆三五少年時,也曾東塗西抹來。〇原選一首。

李頻大中二年進士。〇原選一首,續選一首。

于武陵杜曲人,大中中進士。〇續選一首。

周繇大中中進士。〇續選一首。[00512]

劉滄藴靈人。大中八年進士,官華陰令。〇續選一首。

李郢楚望大中中進士,官侍御史。〇續選一首。

聶夷中坦之河東人。咸通中進士,官華陰尉。〇續選一首。

李拯昌時咸通中進士,累官考功郎中、翰林學士。〇續選一首。

司空圖表聖河中虞鄕人。咸通中進士,官禮部郎。僖宗行在,用爲知制誥中書舍人。知天下必亂,歸隱中條山王官谷乾寍間,以戸兵二部侍郎召,不起。朱温入朝,佯病免。後聞昭宗被弑,不食而卒。唐季完人也。〇表聖諭詩,謂妙在酸鹹之外。著詩品二十四則。〇續選一首。

李昌符巖夢咸通中進士,厯膳部員外郎,與張喬許棠鄭谷張蠙諸人號十哲。〇續選二首。

譚用之藏用,有詩一卷。〇續選一首。[00513]

張喬淮州人,隱於九華。〇原選一首。

陸龜蒙魯望蘇州人。寓居松江甫里,號天隨子,亦稱江湖散人。以高士召,不至。〇續選二首。

陳陶嵩伯嶺南人,隱居浿州西山。〇續選一首。

鄭畋乾符中進士,厯官宰相,鎭鳳翔。〇原選一首。

崔道融荆州人,以徵辟爲永嘉令,累官右補闕。〇續選一首。

孟遲乾符中進士。〇續選一首。

劉威中和中進士。〇續選一首。

王駕人。〇續選一首。

沈如筠中和中進士。〇續選一首。[00514]

秦玉仲明京兆人。中和二年進士。〇原選一首。

崔魯中和中進士。〇續選一首。

鄭谷守愚袁州人。七歳能詩,司空圖見而奇之,曰:當爲一代風騷主。光啟二年登進士,厯爲都官郎中。詩名盛於時,人稱爲鄭都官。以賦鷓鴣詩,又稱爲鄭鷓鴣。〇續選二首。

李咸用以辟爲推官。有披沙集六卷。〇續選三首。

崔塗禮山江南人。光啟四年進士。〇原選二首。

李洞才江諸王孫。〇續選一首。

杜荀鶴彦之池州人。大順中進士,累官翰林學士、知制誥。自序其文爲唐風集。〇原選一首,續選三首。[00515]

羅隱昭諫新登人。錢鏐辟爲鹽鐵發運副使,累官著作佐郎,奏授司勳郎。朱温,封吳越王,召爲諫議大夫,不受,說曰:縱無成功,猶可退保,奈何交臂事賊,爲終古羞乎?始疑不遇於,必有怨望,及聞其言,雖不能用,心甚義之。〇續選一首。

韓偓致堯京兆萬年人。龍紀元年進士,官中晝舍人。誅劉季述有功,累遷兵部侍郎,進承旨。上欲用爲相,力辭。以忤朱全忠,貶濮州司馬,上與泣别。及昭宗被弑,遂往依王審知。〇少歲喜爲豔詩,後一歸節義,得風雅之正焉。〇原選一首,續選二首。

張鑌象文清河人。乾寍中進士。王建開國,拜員外郎。後王衍見其水面迴風聚落花句,命進詩稿,欲用爲知制誥,宋光嗣沮之,賜金而已。〇續選一首。

韋莊端已杜陵人。乾寍中進士,授校書郎。王建開國,拜散騎常侍,進吏部侍郎同平章事。[00516]〇原選二首,續選一首。

張佖淮南人,初官句容尉,南唐後主徵爲監察御史,厯中書舍人。〇原選一首,續選一首。

杜常末人,初尙存,五季時不仕。〇續選一首。[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