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澡洗可以磢體去垢圿。磢,初兩反。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羊,今大月氏國有大羊如驢而馬尾。爾雅云:羊六尺爲羬。謂此羊也。羬,音針。其脂可以已腊。治體皴。腊音昔。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銅。有烏焉,其名曰螐渠,螐,音彤弓之彤。其狀如山鷄,黑身赤足,可以已𦢊?。謂皮破起也。音叵駁反。
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即西岳華隂山也。今在弘農華隂縣西南。削成而四方,今山形上大下小,峭峻也。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仞,八尺也。上有明星玉女,持玉[00025]漿,得上服之,即成仙。道險僻不通。詩含神霧云。烏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𧔥?,六足四翼,則天下早。湯時此蛇見於陽山下。復有肥遺蛇,疑是同名。
西八十里,曰華之山。即少華山。其木多荊杞,其獸多㸲牛。今華隂山中多山牛山羊,肉皆千斤。牛即此牛也。音昨。其隂多磬石。可以爲樂石。其陽多㻬琈之玉,㻬琈,玉名,所未詳也。雩浮兩音。鳥多赤𪅶?,赤𪅶,山鷄之属。胸腹洞,赤冠,金背,黃頭,緑尾,中有赤,毛彩鮮明。音作蔽,或作鼈。可以禦火。其草有萆荔,萆荔,香草也。蔽戾兩音。狀如烏韭,而生於石上,亦緣木而生,烏韭,在屋者曰昔邪,在墻者曰垣衣。食之已心痛。
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陽多銅,其隂多鐵。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莖,其實如棗,可以已聾。其草多條,其狀如葵,[00026]而赤華黃實,如嬰兒舌,食之使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獸多葱聾,其狀如羊而赤鬣。其鳥多鴖,音旻。其狀如翠赤喙,翠似燕而紺色也。可以禦火。畜之辟火災也。
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㯶枏,㯶,樹高三丈許,無枝條,葉大而員。岐生梢頭,實皮相褁。上行一皮者爲一節,可以爲繩。一名栟櫚。音馬𩦲之𩦲。其草多條,其狀如韭,而白華黑寶,食之已疥。其陽多㻬琈之玉,其隂多銅。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赭,赤土。以塗牛馬無病。今人亦以朱塗牛角,云以辟惡。馬或作角。
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僵,杻似棣而細葉,一名土橿。音紐。橿,木中車林,音姜。其隂多鐵,其陽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音韶。[00027]其中多䰷魚,音同蚌蛤之蚌。其狀如鼈,其音如羊,其陽多箭䉋。今漢中郡出䉋竹,厚裹而長節,根深,筍冬生地中,人掘取食之。䉋,音媚。其獸多㸲牛、羬羊。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癘,疫病也。或曰惡創。韓子曰:癘人憐主。可以殺蟲。
西五十里,曰竹山。其上多喬木,枝上竦者。音橋。其隂多鐵,有草焉,其名曰黃雚,其狀如樗,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紫赤色。浴之已疥,可以已胕。治胕腫也。音符。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陽多竹箭,箭,篠也。多蒼玉,丹水出焉。今所在有丹水。東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魚,如䱱魚四脚。有獸焉,其狀如豚而白毛,如笄而黑端,笄,簪属。名曰毫彘。狟猪[00028]也,夾髀,有麁豪長數尺,能以脊上豪射物,亦自爲牝牡。狟或作豭,吳楚呼爲鸞猪,亦此類也。
西百十里,曰浮山。多盼木,音美目盻兮之盻。根葉而無,枳,刺針也。能傷人,故名云。木蟲居之。在樹之中。有草焉,名曰薰草。音訓。草麻葉而方莖,赤華而黑實,臭如蘼蕪,靡蕪,香草。易曰:其臭如蘭。眉無兩音。佩之可以已癘。
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音臾。漆水出焉,今漆水出岐山。北流注于渭,其上多棫橿,棫,白桵也。音域。其下多竹箭,其隂多赤銅,其陽多嬰垣之玉。垣,或作短,或作根,或作埋,傳寫謬錯,未可得詳。有獸焉,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其名曰囂。亦在畏歡畫中,似獼猴投擲也。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曰橐𩇯?,音肥。冬夏蟄,服之不畏雷。著其[00029]毛羽,令人不畏天雷也。或作災。
西百五十里,曰時山。無草木,逐或作遂。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
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獸多猛豹,猛豹似熊而小,毛淺有光澤,能食蛇,食銅鐵,出蜀中。豹或作虎。鳥多尸鳩。尸鳩,布穀類也。或曰鵬鶴也。鳩或作丘。
西百八十里,曰時之山,上多穀柞,柞櫟。下多杻橿,隂多銀,陽多白玉。涔水出焉,音潛。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水。今河內脩武縣縣北,黑山亦出清水。
西百十里,曰蟠冢之山。今在武都氏道縣南,嶓音波。水出焉,[00030]而東南流注于沔。至江夏安陸縣,江即沔水。囂水出焉,北流注於湯水。或作陽。其上多桃枝鈎端,鈎端,桃枝属。獸多犀、兕、熊、羆,羆似熊而黃白色,猛憨能拔樹。鳥多白翰赤鼈。白翰,白鵫也。亦名鵫雉,又曰白雉。有草焉,其葉如蕙,蕙,香草,蘭属也。或以蕙爲薰葉,失之。音惠。其本如桔梗,本,根也。黑華而不實,名曰蓇蓉,爾雅釋草曰:榮而不實謂之蓇。音骨。食之使人無。
西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上多㯶柟,下多菅蕙,菅,茅類也。有獸焉,其狀如狗,名曰谿或作谷。邊,或作遺。席其皮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鶉,黑文而赤訪,翁,頭下毛。音汲甕之甕。名曰櫟,音沙礫之礫。食之已痔。有草焉,其狀如葵,其臭如靡蕪,名曰杜衡,香草也。可以走馬,帶之令人便馬,或曰,馬得之而健走。食之已癭。[00031]
西南百八十里,曰臯塗之山,薔音色。或作蕢,又作葍。水出焉,西流注于諸資之水。塗水出焉,南流注于集獲之水。其陽多丹粟,其隂多銀、黃金,其上多桂木。有白石焉,其名曰礜,可以毒鼠。今礜石殺鼠。音豫。蠶食之而肥。有草焉,其狀如稾茇,稾茇,香草。其葉如葵而赤背,名曰無條,可以毒鼠。有獸焉,其狀如鹿而白尾,馬足人手前兩脚似人手。而四角,名曰𤣎?如。音猳𤣎之嬰。有烏焉,其狀如鴟而人足,名曰數斯,食之已癭。或作癇。
西百八十里,曰黃山。今始平槐里縣有黃山,上故有宮,漢惠帝所起,疑非此。無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音美目盻兮之盻。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玉。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蒼黑、目,其名曰𤛎?。音敏。有鳥焉,[00032]其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鸚䳇。鸚䳇,舌似小兒舌,脚指前後各兩,扶南徼微外出五色者,亦有純赤白者,大如鴈也。
西百里,曰翠山。其上多㯶柟,其下多竹箭,其陽多黃金、玉,其隂多旄牛、麢麝。麢似羊而大角細食,好在山崖間。麝似麞而小,有香。其鳥多鸓,音壘。其狀如鵲,赤黑而兩首、四足,可以禦火。
西百五十里,曰騩山。音巍,一音隗囂之隗。是錞于西海。錞猶隄埻也。音章閏反。無草木,多玉,淒水出焉,或作浽。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釆石、黃金,釆石,石有彩色者。今雌黃、空青、緑碧之属。多丹粟。
凡西經之首,自錢來之山至于騩山,凡十九山,千九百五十七里。華山冢,冢者,神鬼之所,舍也。其祠之禮:太牢。牛羊豕爲[00033]太牢。羭山神,祠之用燭,或作煬。齋百日以百犧,牲純色者爲犧。瘞用百瑜,瑜亦美玉名,音臾。湯或作溫。其酒百樽,溫酒令熱。嬰以百珪、百璧。嬰謂陳之以環祭也。或曰嬰即古罌字,謂盂也。徐州云:穆天子傳曰:黃金之嬰之属也。其餘十七山之属,皆毛牷用一羊祠之。牷謂牲體全具也,左傳曰:栓牲肥腯者也。燭者百草之末灰,白席釆等純之。純,緣也。五色純之,等差其文綵也。周禮:莞席紛純。
西次經之首,曰鈐山。音髡鉗之鉗,或作冷,又作塗。其上多銅,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西百里,曰泰或作秦。冒之山。其陽多金,其隂多鐵。浴水出焉,東流注于河。其中多藻玉,藻玉,玉有符彩者,或作柬,音練。多白蛇。[00034]水蛇。
西一百七十里,曰數歷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銀,其木多杻橿,其鳥多鸚䳇。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其中多白珠。今蜀郡平澤出青珠。尸子曰:水員折者有珠。
西百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銀,其下多青碧、碧亦玉類也。今越嶲、會稽縣東山出碧。雄黃。晉大興三年,高平郡界有山崩,其中出數千斤雄黃。其木多㯶,其草多竹。涇水出焉,音經。而東流注于渭,今涇水出空定朝郡縣西井頭山,至京兆高陵縣入渭也。其中多磬石、書曰:泗瀆浮磬是也。青碧。
西南百里,曰女牀之山。其陽多赤銅,其隂多石涅,即礬石也。楚人名爲涅石。秦名爲羽涅也。本草經亦名曰石涅也。其獸多虎豹犀兕,有鳥[00035]焉,其狀如翟而五彩文,翟似雉而大,長尾,或作𪇱。𪇱,鵰属也。名曰鸞鳥,現則天下安寧。舊說鸞似鷄,形瑞烏也。周成王時西戎獻之。
西百里,曰龍首之山。其陽多黃金,其隂多鐵。苕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涇水,其中多美玉。
西百里,曰鹿臺之山。今在上郡。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銀,其獸多㸲牛、羬羊、白豪。豪,貆猪也。有鳥焉,其狀如雄雞而人面,名曰鳧徯,其名自叫,則有兵。
西南百里,曰鳥危之山。其陽多磬石,其隂多檀楮,楮即穀木。其中多女牀。未詳。鳥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00036]
西四百里,曰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則兵。一作見則有兵起焉,一作見則爲兵。
西百里,曰次之山。其陽多堊,堊似土色甚白。音惡。其隂多碧,其獸多㸲牛、麢羊。
西四百里,曰薰吳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西四百里,曰底陽之山。音旨。其木多稷、枏、豫章。稷,似松,有刺,細理。音即。豫章,大木似秋,葉冬夏青,生七年而後復可知也。其獸多犀、兕、虎、犳、㸲牛。犳,音之藥反。
西百五十里,曰衆獸之山。其上多㻬琈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黃金。其獸多犀、兕。[00037]
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即雌黃也。或曰空青曾青之属。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西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蕙、棠。彤棠之属也。蕙或作羔。
西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其陽多金,其隂多鐵。其獸多糜鹿、㸲牛。麋大如小牛,鹿属也。
西百五十里,曰萊山。其木多檀楮,其鳥多羅羅,是食人。羅羅之鳥,所未詳也。
凡西次經之首,自鈐山至于萊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馬身。其七神皆人面牛[00038]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飛獸之神。其祠之,毛用少牢,羊猪爲少牢也。白菅席。其十輩音背。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鷄,鈐而不糈,鈐,所用祭器名,所未詳也。或作思訓祈不糈,祠不以米。毛釆。言用雄色鷄也。
西次經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山名。南望䍃之澤,音遙。西望帝之搏獸之丘,搏或作簿。東望䗡音於然反。淵。有木焉,員葉而白柎,今江東人呼草木子房爲柎,音府。一曰柎,花下鄂,音丈夫字。或作柎,音符。赤華而黑理,其實如枳,食之宜孫。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舉父。或作夸父。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比翼烏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飛。爾雅作鶼鶼烏也。則天下水。[00039]
西北百里,曰長沙之山。泚水出焉,音紫。北流注于泑水。烏交反,又音黝,水色黑也。無草木,多青雄黃。
西北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此山形有缺不周匝處,因名云。西北不周風自此山出。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其源渾渾泡泡。河南出崑崙,潛行地下,至葱嶺,出于闐國,復分流歧出,合而東流注泑澤,已復潛行,南出于積石山,而爲中國河也。名泑澤,即蒲澤,一名蒲昌海,廣三四百里,其水停,冬夏不增減,去玉門關三百餘里,即河之重源,所謂潛行也。渾渾泡泡,水濆涌之聲也。袞泡兩音。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
西北四百十里,曰峚山。音密。其上多丹木,員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其味如飴,食之不飢。丹水出焉,西流注于[00040]稷澤。后稷神所憑,因名云。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湯,玉膏涌出之皃也。河圖玉版曰:少室山,其上有白玉膏,一服即仙矣。亦此類也。沸音拂。黃帝是食是饗。所以得登龍於鼎湖而龍蛻也。是生玄玉,言玉膏中又出黑玉也。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歲,五色乃清,言光鮮也。五味乃馨。言滋香也。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謂玉華也。離騷曰:懷琬琰之華英。又曰:登崑崙兮食玉英。汲冢書所謂苕華之玉。而投之鍾山之陽。以爲玉種。瑾瑜之玉良,言最善也。或作食。覲臾兩音。堅粟精密,說玉理也。禮記曰:瑱密似粟,粟或作栗。玉有粟文,所謂殼璧也。濁澤有而光,濁謂潤厚。五色發作,言符彩牙暎也。王子靈符應曰:赤如鷄冠,黃如蒸粟,白如割肪,黑如醇漆,玉之符彩也。以和柔剛。言玉協九德也。天地鬼神,是食是饗;玉所以祈祭者,言能動天地、感鬼神。君服之,以禦不祥。今徼外出金剛石,石属而似金,[00041]有光彩可以刻玉,外國人帶之云辟惡氣,亦此類也。自峚山至于鍾山四百六十里,其間盡澤。是多音鳥、怪獸、奇魚,皆異物焉。
西北四百十里,曰鍾山。其曰皷,此亦神名,名之爲鍾山之子耳。其類皆見歸藏啟筮。其狀如人面而龍身,啟筮曰:麗山之子,青羽八面馬身。亦似此狀也。是與欽䲹音邳。殺葆江于崑崙之陽,葆或作祖。帝乃戮之鍾山之東曰𡺯?崖,音遙。欽䲹化鶚,鶚,鵰属也。音𨺨。其狀如鵰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鵠,晨鵠,鶚属。猶云晨鳧耳。說苑曰:緤縣吠犬,比奉晨鳧也。則有兵。皷亦化鵕鳥,音俊。其狀如鴟,赤足而直喙,黃文而白首,其音如鵠,即其邑旱。穆天子傳云:鍾山作春,字音同耳。穆王北升此山,以望四野,曰:鍾山是惟天下之高山也。百獸之所聚,飛烏之栖也。爰有赤豹、白虎、白烏、[00042]青鵰,執犬羊,食豕鹿。穆王五日觀于鍾山,乃爲銘迹於縣圃之上,以詔後世。
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觀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鰩魚,音遙。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鸞雞,烏名,未詳也。或作欒。其味酸甘,食之已狂,則天下穰。豐穣,收熟也。韓子曰:穠歲之秋。
西百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時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贏母,即䗱螺也。其上多青雄黃,多藏琅玕、黃金、玉。琅玕,石似珠者。藏猶隱也。郎干兩音。其陽多丹粟,其隂多采黃金銀。實惟帝之平圃,即玄圃也。穆天子傳曰:乃爲銘迹於玄圃之上。謂刊石紀功德,如秦皇、漢武之爲者也。神英招司之,司,主也。招音韶。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00043]翼,徇于四梅。徇謂周行也。其音如榴,
音留,或作籀。籀,所未詳也。南望崑崙,其光能熊,其氣魂魂。皆光氣炎盛相焜耀之皃。西望澤,后稷所潛。后稷生而靈,知及其終,化形遯此澤而爲之神。亦猶傳說騎箕尾也。其中多玉,其隂多榣木之有若。榣木,大木也。言其上復生若木。大木之奇靈者爲若。見尸子、國語曰:榣木不生花也。北望諸毗,山名。槐鬼離侖居之,離侖其神名。鷹鸇之所宅。鸇亦鴟属也。莊周曰:鴟鴉甘鼠。穆天子傳云:鍾山上有白烏、青鵰,皆此族類也。東望恆山四成,成亦重也。爾雅云:再成曰英也。有窮鬼居之,各在一搏。搏猶脅也,言羣鬼各以類聚,處山四脅。有窮其揔号耳。搏一作博。爰有滛水,其清洛洛。水留下之皃也,滛音遙也。有天神焉,其狀如牛,而八足首馬尾。其音如勃皇,勃皇未詳。則其邑有兵。[00044]
西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天帝都邑之在下者也。穆天子傅曰:吉日辛酉,天子升于崑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封豐隆之葬,以韶後世。言增封於崑崙山之上。神陸吾司之。即肩吾也。莊周曰:肩吾得之,以處大山也。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圃時。主九城之部界、天帝苑圃之時莭也。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有鳥焉,其狀如蜂,如鴛鴦,名曰欽原,欽或作爰,或作至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有鳥焉,其名曰鶉鳥,是司帝之百服。服,器服也。一曰,服,事也。或作藏。有木焉,其狀如棠,棠,梨也。黃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禦水,食之使人不溺。言體浮輕也。沙棠爲木,不可得沉。呂氏春秋曰:果之美者,沙棠之實。銘曰:安得沙棠,刻以爲舟,汎彼滄海,以遨以遊。[00045]有草焉,名曰𦿜?草,音頻。其狀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勞。呂氏春秋曰:菜之美者,崑崙之蘋。河水出焉,出山東北隅也。而南流東注于無達。山名。赤水出焉,出山東南隅也。而東南流注于氾天之水。氾天亦山名,赤水所窮也。穆天子傳曰:遂宿于崑崙之側,赤水之陽。陽,水北也。氾,浮劒反。洋水出焉,出山西北隅。或作淯。而西南流注于醜塗之水。醜塗,亦山名也,皆在南極。穆天子傳曰:戊辰濟洋水。又曰:觴天子洋水也。黑水出焉,亦出西北隅也。而西流于杅,山名也。穆天子傳曰:乃封長肱于黑水之西河,是惟崑崙鴻鷺之上,以爲周室主。杅音于。是多怪鳥獸。謂有一獸九首,有一鳥六首之属也。
西百七十里,曰樂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澤,是多白玉。其中多䱻魚,音滑。其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00046]
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百里至于贏母之山,神長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九德之氣所生。其神狀如人而犳之藥反。尾。其山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無水。
西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穆天子傳謂之羣玉之山,見其山河無險,四徹中繩,先王之所謂策府。寡草木,無烏獸,穆王於是攻其玉石,取玉石版三乘,玉器服物,載玉萬隻以歸。雙玉爲殼,半殼爲隻。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蓬頭亂髮。勝,玉勝也,音龐。是司天之厲及五殘。主知災厲五刑殘殺之氣也。穆天子傳曰:吉日甲子,天子賓于西王母,執亥圭白璧以見西王母,獻綿組百純,紺三百純,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爲天子謠曰: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復能來。天子畣之曰:予還東土,和理諸夏,萬民均平,吾顏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00047]野。西王母又爲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所,虎豹爲羣,烏鵲與處。嘉命不遷,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將去予。吹笙皷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天子遂驅,升于奄山,乃紀迹于奄山之石,而樹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奄山即崦嵫山也。案竹書:穆王五十七年,西王母來見,賓于昭宮。舜時,西王母遣使獻玉環,見禮三朝。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或作羊。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則其國穰。晉太康七年,邵陵扶夷縣,檻得一獸,狀如豹文,有兩角無,前兩脚。時人謂之狡,疑非此。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胜遇,音姓。是食魚,其音如,音緑,義未詳。則其國水。
西四百八十里,曰軒轅之丘。無草木,黃帝居此丘,娶西陵氏女,因號軒轅丘。洵水出焉,音詢。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黃。
西百里,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冐以西流。冐,猶[00048]覆也。積石山名在金城河門關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東入塞內。是山,萬物無不有焉。水經引山海經云:積石山在鄧林山東,河所入也。
西百里,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少昊金天氏,帝摯之號也。其獸皆文尾,或作長。其鳥皆文首,文或作長。是多文玉石。實惟員神磈氏之宮。音隗。是神,主司反景。日西入則景反東照,主司察之。
西百八十里,曰章義之山。無草木,多瑤碧,碧,亦玉屬。所甚怪。多有非常之物。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京氏易義曰:音如石相擊。音靜也。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則其邑有譌火。譌,亦妖訛字。[00049]
西百里,曰隂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澤。其中多文貝,餘泉蚳之類也。見爾雅。有獸焉,其狀如狸或作豹。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或作猫猫。可以禦凶。
西百里,曰符惕之山。音陽。其上多㯶枏,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是山,多怪雨,風雲之所出。
西百十里,曰危之山,今在燉煌郡。尚書云:竄三苗于三危是也。青鳥居之。是山,廣員百里。三青鳥主爲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竹書曰:穆王西征,至于青鳥所解也。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毫如披蓑,蓑,辟雨草衣也。音催。其名曰𢕟?𢓨?,傲噎兩音。是食人。有鳥焉,一首而身,其狀如𪇱?,其名曰鴟,𪇱似鵰,黑文赤頸。音洛。下句或云:扶狩則[00050]死,扶本則枯,應在上飲原下,脫錯在此耳。
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無石,神耆童居之,耆童,老童,顓頊之子。其音常如鍾磬。其下多積蛇。
西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湯谷。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體色黃而精光赤也。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夫形無全者,則神自然靈,照精無見者,則闇與理會,其帝江之謂乎。莊生所云中央之帝混沌,爲鯈忽所鑿七竅而死者,蓋假此以寓言也。
西百九十里,曰泑山,泑,音黝黑之黝。神蓐收居之。亦金神也,人面、虎爪、白尾、執錢、見外傳云。其上多嬰短之玉,未詳。其陽多瑾瑜之玉,其隂[00051]多青雄黃。是山,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員,日形員,故其氣象亦然也。神紅光之所司。未聞其狀。
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或作土翠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狸,一目而尾,名曰讙,讙音歡,或作原。其音如𡙸?百聲,言其能作百種物聲也。或曰,𡙸百,物名,亦所求詳。是可以禦凶,服之已癉。黃癉病也。音旦。有鳥焉,其狀如鳥,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䳜,猗餘兩音。服之使人不厭,不厭夢也。周書曰:服者,不昧。音莫禮反。或曰眯,眯目也。可以禦凶。
凡西次經之首,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十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狀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禮,[00052]用一吉玉瘞,玉加彩色者也。尸子曰:吉玉大龜。糈用稷米。
西次四經之首曰隂山,上多穀,無石,其草多茆蕃。茆,𦳓葵也。蕃,青蕃,似莎而大。茆煩兩音。隂水出焉,西流注于洛。
北五十里,曰勞山,多茈草。一名茈䓞,中染紫也。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西五十里,曰罷父之山。洱水出焉,音耳。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
北百七十里,曰申山,其上多穀柞,其下多杻橿,其陽多金玉。區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北百里,曰鳥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楮,其隂多鐵,其陽[00053]多玉。辱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北百十里,曰上申之山,上無草木,而多硌石,硌,磊硌,大石皃也。音洛。下多榛楛,榛子似栗而小,味美。楛木可以爲箭。詩云:榛楛濟濟。榛枯兩音。獸多白鹿。其鳥多當扈,或作戶。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髯,咽下須毛也。食之不眴目。音眩。湯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北百八十里,曰諸次之山,諸次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是山,多木無草,鳥獸莫居,是多衆蛇。
北百八十里,曰號山。其木多漆、㯶,漆樹似樗也。其草多葯、䖀、芎藭。葯,白芷別名。䖀,香草也。芎藭,一名江蘺。音烏較反。多汵石。汵或音金,未詳。端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00054]
北百十里,曰盂山。音于。其隂多鐵,其陽多銅,其獸多白狼、白虎。外傳曰:周穆王伐犬戎,得四白狼、白虎。虎名甝虪。其鳥多白雉、白翟。或作白翠。生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西百五十里,曰白於之山。上多松栢,下多櫟、檀。櫟即柞。其獸多㸲牛、羬羊。其烏多鴞。鴞似鳩而青色。洛水出于其陽,而東流注于渭;夾水出于其隂,東流注于生水。
西北百里,曰申首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申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是多白玉。
西五十五里,曰涇谷之山。或無之山二字。涇水出焉,或以此爲今涇水,未詳。東南流注于渭,是多白金、白玉。[00055]
西百十里,曰剛山,多柴木,多㻬琈之玉。剛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是多神𩳁?,𩳁亦魑魅之類也。音耻回反,或作𩲶。其狀人面獸身,一足一手,其音如欽。欽亦吟字假音。
西百里,至剛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蠻蠻,其狀鼠身而鼈首,其音如吠犬。
西百五十里,曰英鞮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鳥獸盡白。涴水出焉,涴或作𣹠,音冤枉之冤。而北注于陵羊之澤。是多冉遺之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禦凶。
西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陽多玉,其隂多雄黃、白玉及[00056]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皷音,其名日駮,是食虎豹,爾雅說駮不道,有角及虎爪。駮亦在畏狩畫中。可以禦兵。養之辟兵刃也。有木焉,其狀如棠,而員葉赤實,實如木瓜,木瓜如小瓜。名曰欀木,音懷。食之多力。尸子曰:木食之人,多爲仁者。名爲若水。此之類。
西百六十里,曰邽山,音圭。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蝐毛,名曰窮奇,如獋狗,是食人。或云似虎,蝟毛有翼。銘曰:窮奇之獸,厥形甚醜,馳逐妖邪,莫不犇走,是以一名,號曰神狗。濛水出焉,音蒙。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黃貝、貝,甲蟲,肉如科斗,但有頭尾耳。羸魚,音螺。魚身而烏翼,音如鴛鴦,則其邑水。[00057]
西百十里,曰鳥鼠同穴之山。今在隴西首陽縣西南,山有鳥鼠同穴;鳥名曰䳜,鼠名曰鼵。鼵如人家鼠而短尾,䳜似燕而黃色,穿地入數尺,鼠在內,鳥在外,而共處。孔氏尚書傳曰:共爲雌雄。張氏地理記云:不爲牡牝也。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出山東,至弘農華隂縣入河。其中多鰠魚,音騷。其狀如鱣魚,鱣魚,大魚也。口在頜下,體有連甲也。或作鮎鯉。動則其邑有兵。或脫無從動則以下語者。濫水出于其西,音檻。西流注于水,多𩶯?𩶆?之魚,如毗兩音。其狀如覆銚,烏首而魚翼魚尾,音如磬石之聲,是生珠玉。亦珠母蚌類,而能生出之。
西南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日沒所入山也,見離騷。奄玆兩音。其上多丹木,其葉如穀,其實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癉,[00058]可以禦火。其陽多龜,其隂多玉。苕或作若。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禹大傳曰:洧盤之水出崦嵫山。其中多砥礪,磨石也。精爲砥,麤爲礪也。有獸焉,其狀馬身而烏翼,人面蛇尾,是好舉人,喜抱舉人。名曰孰湖。有鳥焉,其狀如鴞而人面,蜼身犬尾,蜼,獼猴屬也。音贈遺之遺。一音誅,見中山經。尾,或作㫮。其名自號。或作設,設亦呼耳,疑此脫誤。則其邑旱。
凡西次四經自隂山以下,至于崦嵫之山,凡十九山,千六百八十里。其祠祀禮,皆用一白鷄祈。糈以稻米,白菅席。
右西經之山,凡七十七山,一萬七千五百一十里。[00059] [0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