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經之首,曰樕𧑤?之山。速株二音。北臨乾昧,亦山名也。音妹。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鱅鱅之魚,音容。其狀如犁牛,牛似虎文者。其音如彘鳴。
南百里,曰藟山。音誄。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東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師。科斗也。爾雅謂之活東。
南百里,曰栒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獸焉,其狀如犬,六足,其名曰從從,其鳴自詨。有鳥焉,其狀如雞而鼠毛,其名曰䖪鼠,音咨。則其邑旱。𣲵?水出焉,音枳。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魚,其狀如鯈,其喙如[00089]箴,出東海,今江東水中亦有之。食之無疫疾。
南百里,曰勃亝之山。無草木,無水。
南百里,曰番條之山。無草木,多沙。減水出焉,音同減損之減。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鱤魚。一名黃頰,音感。
南四百里,曰姑兒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姑兒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鰔魚。
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可以爲砥針,治癰腫者。諸繩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澤。其中多金玉。
南百里,曰嶽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灤水出焉,音櫟。東流注于澤。其中多金玉。[00090]
南百里,曰犲山。其上無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㐨之魚。未詳。音序。有獸焉,其狀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則天下水。
南百里,曰獨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塗之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沔。其中多䖺䗤,條容二音。其狀如黃蛇,魚翼,出入有光,則其邑旱。
南百里,曰泰山。即東岳岱宗也。今在泰山奉高縣西北,從山下至頂四十八里三百步也。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音如吟恫之恫。其名自䚯。環水出焉,東流注于江。一作海。其中多水玉。[00091]
南百里,曰竹山。錞于江,一作涯。無草木,多瑤碧。激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羸。
凡東山經之首,自樕𧑤?之山以至于竹山,凡十山,千六百里。其神狀皆人身,龍首。祠:毛用一犬祈,眒用魚。以血塗祭爲眒也。公羊傳云:蓋叩其鼻以眒杜。音釣餌之餌。
東次經之首曰空桑之山。此山出琴瑟材。見周禮也。北臨食水,東望沮吳,南望沙陵,西望湣澤。音旻。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或作吟。其名曰軨軨,音靈。其鳴自叫,則天下水。
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穀而無水,多鳥獸。[00092]
西南四百里,曰嶧臯之山。音亦。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堊。峰臯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珧。蜃,蚌也。珧,玉珧。亦蚌屬。腎遙兩音。
南水行五百里,流沙百里,至于葛山之尾。無草木,多砥礪。
南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無草木。澧水出焉,音禮。東流注于余澤。其中多珠蟞魚,音鼈。其狀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無癘。無時氣病也。呂氏春秋曰:澧水之魚,名曰朱蟞,六足有珠,魚之美也。
南百八十里,曰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柟,其下多荆[00093]芑。雜余之水出焉,東流注于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莬而鳥喙、鴟目、蛇尾,人則眠,言佯死也。名曰犰狳,仇餘二音。其鳴自䚯,則螽蝗敗。螽蝗類也,言傷敗田苗。音終。
南百里,曰杜父之山。無草木,多水。
南百里,曰耿山,無草木,多水碧,亦水玉類。多蛇。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曰朱獳,音儒。其鳴自叫,則其國有恐。
南百里,曰盧其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其中多𪁐?鶘,音黎。其狀如鴛鴦而人足,其鳴自䚯,則其國多土功。今鵜胡足頗有似人脚形狀也。[00094]
南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無草木,多水。
南水行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石。
南百里,曰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水。
南百里,曰碧山。無草木,多蛇,多碧水玉。
南五百里,曰維氏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東流注于沙澤。一曰俠氏之山。
南百里,曰姑逢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鴈,其名曰獙獙,音斃。則天下旱。
南五百里,曰鳧麗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姪,龍姪二音。其音如嬰[00095]兒,是食人。
南五百里,曰䃌山,音一真反。南臨䃌水,東望湖澤。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羊首、四角、牛尾,其音如獋狗,其名曰峳峳,音攸。則其國多狡客。狡,狡猾也。有鳥焉,其狀如鳧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狗,則其國多疫。
凡東次經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䃌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其神狀皆獸身人面載觡。糜鹿屬,角爲觡,音格。其祠毛用一鷄,祈嬰用一璧瘞。
東次經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𦍙?山,音詳。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獸焉,其狀如麋而魚目,名曰妴胡,音婉。其鳴[00096]自䚯。
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獸多虎。
南水行五百里,曰諸鈎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是山,廣員百里,多寐魚。即鮇魚,音味。
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無草木,多沙。
東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無草木,多沙石。
南水行七百里,曰孟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未詳。音睏𥅨之睏。其獸多糜鹿。是山,廣員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陽。其中多鱣鮪。鮪即鱏也。似鱣而長鼻,體無鱗甲,別名䱎鱣。一名鱣也。[00097]
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跂音企。廣員百里,無草木,有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廣員四十里,皆涌,今河東汾隂縣有瀵水,源在地底,濆沸涌出,其深無限,即此類也。其名曰深澤。其中多蠵龜。蠵,觜蠵,大龜也。甲有文彩,似瑇瑁而薄。音遺知反。有魚焉,其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名曰鮯鮯之魚,音蛤。其鳴自叫。
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之山。音敏宇。其上有草木,多金玉,多赭。有獸焉,其狀如牛而馬尾,名曰精精,其鳴自叫。
南水行五百里,流沙百里,至于無臯之山。南望幼海,即少海也。淮南子曰:東方大渚曰少海。東望榑木,扶桑二音。無草木,多風。是山,廣員百里。[00098]
凡東次經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無睪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狀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羊,米用黍。是神,則風雨水敗。
東次四經之首,曰北號之山。臨于北海,有木焉,其狀如楊,赤華,其實如棗而無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瘧。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海。有獸焉,其狀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葛直二音。是食人。有鳥焉,其狀如鷄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音祈。雀亦食人。
南百里,曰旄山,無草木。蒼體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展水。其中多鱃魚,今蝦鰌字,亦或作鱃,秋音。其狀如鯉而首,食[00099]者不疣。
南百十里,曰東始之山。上多蒼玉。有木焉,其狀如楊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實,其名曰芑。音起。可以服焉,以汁塗之,則馬調良。泚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貝,多茈魚,其狀如鮒,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蘪蕪,食之不䊧。孚謂反,止失氣也。
東南百里,曰女烝之山,其上無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注于鬲水。其中多薄魚,其狀如鱣魚而一目,其音如歐,如人嘔吐聲也。則天下旱。
東南百里,曰欽山。多金玉而無石。師水出焉,而北流[00100]注于臯澤。其中多鱃魚,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其鳴自叫,則天下穰。
東南百里,曰桐之山。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餘如之澤。其中多䱻魚,音滑。其狀如魚而鳥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鴛鴦,則天下旱。
東北百里,曰剡山。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彘而人面,黃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音庾。其音如嬰兒。是獸,食人亦食蟲蛇。則天下水。
東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楨木,女楨也。葉冬不凋。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音如翡翠之翡。行水則[00101]竭,行草則死,則天下疫。言其體含災氣也。其銘曰:蜚之爲名,體似無害。所經枯竭,甚於鴆厲。萬物斯懼,思爾遐逝。鈎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勞水。其中多鱃魚。
凡東次四經之首,自北號之山至于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十里。
右東經之山志,凡四十六山,萬八千八百六十里。[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