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要
【簡介】補闕茶錄,見微知著,存宋代茶政要聞、端明制藝秘辛,乃茶史之吉光片羽。
【撰述】明徐𤊹輯。成書於明萬曆四十一年,刊本見錄茶書廿七種。蔡端明即宋蔡君謨,所撰茶錄,上篇論茶、下篇論茶器,皆屬烹試之法。是編纂蔡君謨茶事遺聞,凡三千五百餘言,輯自經史方志二十餘種,多采歐陽修之述,兼錄武夷、建州諸方志。雖纂輯賅備,然重復蕪雜間存。
君謨精茶道,後世莫匹。慶曆間任福建轉運使,始制小龍團以貢,其品絕精,仁宗珍若圭璧。蓋北苑貢茶,丁謂公肇其端,蔡端明竟其功,建茶遂名冠天下。歐陽文忠公初聞貢茶事,詫曰:「君謨,士人也,何至作此事!」然亦嘆:「茶爲物之至精,而小團又其精者也。」是毀譽參半也。東坡詩諷:「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邪?」直斥貢茶之弊。然考君謨本心,制茶進御非爲媚上,實存敬君之誠。昔晉公獻大龍團,君子或譏其奢;端明造小龍團,其志在精工。理欲同途,情志各異,未可一概訾議焉。
【體例】凡三千五百餘言,輯自廿餘種書,彙纂蔡君謨建茶故實成編。
【著者】徐𤊹 ,字惟起、興公,別號三山老叟、天竿山人、竹窗病叟、筆耕惰農、筠雪道人、綠玉齋主人、讀易園主人、鼇峰居士。𤊹工詩,擅長書法、繪畫,終生未得一官,平日身處書城,自以爲樂。與曹學佺並主閩中詩壇,後人譽爲「興公詩派」。
【論贊】朱彝尊:所作典雅清穩,屏去粗浮淺俚之習。
【底本】茶書二十七種本「萬歷刻」。
版式:花口,單魚尾,左右雙邊。上鐫卷目,版心刻頁碼。行格:半葉九行,行十八字,雙行小字同。
重排新式标点〈蔡端明别纪〉
底本:茶书二十七种本(万历刻)
电子文件(PDF)
13筒子叶,
0M
1次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