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簡介】廿三法門,窮極茶事味覺真詮涵泳江南採製貯飲,一脈貫通,盡攝茶事精微。


【撰述】張源書成於萬曆中,僅見茶書全集,目錄題爲茶錄,而正文題爲張伯淵茶錄喻政編刻茶書時所加。其文亦見於屠本峻茗笈,或茶書全集本前已有刊本流傳。據顧大典茶錄引稱:「志甘恬淡,性合幽棲,號稱隱君子。其隱於山谷間,博覽諸子百家,嗜茶研茶理,每博覽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無間寒暑,曆三十年。疲精殫思,不究茶之指歸不已,故所著茶錄,得茶中三昧。」凡一千五百餘字,分爲二十三則,所錄多心得體會,乃代茶書中罕見精審之作。其言「選時精、藏時燥、泡時潔」之精、燥、潔三字經茶道,堪稱言簡意賅。又如品泉、投茶諸條,多不乏獨創之見。與代多轉相抄襲、人云亦云茶書相比,實乃迥出流品,不同凡響。

【體例】凡一千五百餘字,分採茶、造茶、辨茶、藏茶、火候、湯辨、泡法、投茶、飲茶、品泉等二十三則,精究採制、貯藏、泡飲之道。

【著者】張源,生卒年月不詳,字伯淵,號樵海山人吳縣洞庭西山人。其性恬淡,愛幽棲,號稱隱君子。博覽諸子百家,嗜茶研茶理,曆三十年精究採制、貯藏、泡飲之道,時譽茶中董狐,爲陳繼儒顧大典禮重。萬曆二十三年後卒。

【論贊】品泉、投茶諸條,多不乏獨創之見。

【序跋】卷目前有吳江顧大典茶錄引


【底本】茶書二十七種本「萬歷刻」。

版式:花口,單魚尾,左右雙邊。上鐫卷目,版心刻頁碼。行格:半葉九行,行十八字。

重排新式标点〈张伯渊茶录〉
底本:茶书二十七种本(万历刻)
电子文件(PDF)
12筒子叶0M
5次

A01.png

A02.png

A03.png

A04.png

猜你喜欢
茶寮记
茶话
茗谭
茶具图赞(新刻茶具图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