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四
盧知猷
唐盧知猷字漠,失其世次。以進士登第,複中宏辭,官至太太師。守饒州日,以善政聞,自此遂用。器量宏深,不與物競,號稱長者。文富贍,作字有楷法,時頗稱之。蓋昔之論者以楷上,行次之,章草次之,草下,以其難工者楷法,而易工者草字耳。故前人定,以王羲之楷法第一,鐘繇次之,自繇而下無人,則知其楷法者不可多得。知猷之有此者,是豈不學而能,及其注意於此非一日。然知猷雖以楷法稱,而此所得惟行耳。今御府所藏行一:
送警光序。
吳融
吳融字子華,越州山陰人,官至翰林承旨。祖翕有高世志,不應召辟,朝廷賜文簡先生號。融幼力學能世其家,文辭富贍,以進士登科第。昭宗時指授作詔,多多益辦,悉當帝意,爲之咨賞。求其怍草歌,痛論古人筆意。至於行書字畫稱是,則知其留心於翰墨間複不淺耳,觀其書自可以意得也。令御府所藏五:
行:博士帖。
草:付虯帖。
正:贈詈光送別詩,贈謦光草歌。
韓倔
韓僵字致光,京兆人。佐河中府,拜左拾遺,遷中書舍人,官至翰林學士。有詩集行於世,自號玉山樵人。所著歌詩頗多,其間綺麗得意者數百篇,往往膾炙人口,或樂工配人聲律,粉牆椒壁竊詠者不可勝紀。自謂咀五色之靈芝,咽三清之瑞露,不然,何清詞麗句如此之秀穎耶?考其字畫,雖無譽於當世,然而行書亦複可喜。嘗讀其題懷素草詩雲「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之句,非潛心字學,其作語不能迨此。後人有得其石本詩以贈,謂字體遒麗,辭句清逸,則知其乳汁飲露之語不爲過也。今御府所藏行書二:
僕射帖,芝蘭帖。
任疇
任疇,不知何許人,頗工行,其步驟類歐陽詢,得險勁嫵媚之妙。抵唐人多宗歐虞褚柳,不知法成于王氏羲獻父,散于百家,家自學,各持一體,語其成,則無有。故昔之論者,謂歐陽真行出獻之,及其成就,則別成一家。於是風流則嚴于釋智永,而潤色則寡于虞世南,其優劣不能不與諸相後先耳。如疇者,得詢之一體,而非詢之比,其品第固自可。蓋以志其上者不可得,而乃得其次。今御府所藏行一:
郎中帖。
林藻
林藻,不知何許人,傳記莫得而詳其行實。作行,其婉約豐妍處,得智永筆法多。有唐百年,者特盛,雖至經生輩,其落筆亦自可觀。蓋唐人學,自太宗建弘文館教養之地,一時習尚盛。至後之學者,隨其所學而各有成就,如藻之于智永是。初永刻意學於王羲之,頗得其妙,所乏者風神。議者謂其章草入妙,隸入能,於是一字之出可直五萬,其當時所慕如此。藻之步驟蓋出入智永之域者,惜乎不能究永之學,亦交一臂而失之。今御府所藏行一:
深慰帖。
徐凝
徐凝,進士,亡其系。喜作詩,當時賦廬山瀑布泉者,無慮千百輩,而凝詩韻頗時輩所推許。其卒章雲:「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自居易以元老詞客時領袖,亦作詩美之,以不可企及。自爾凝聲名籍甚,而後世想其風采者,獨得此一詩。蓋其宗居易者其論如此。而耍者有惡詩之目,以此方之李杜之域,則特凡陋耳。凝之字畫有行法,固當因時而。況其筆意自具儒家風範,非規規於學字者,存而論之,亦一種人物。今御府所藏行:
黃鶴樓詩,荊巫夢思等詩。
韋榮宗
韋榮宗,不知何許人。工正、行草,而行草尤勝,學者多從之。喜論法,其得處皆吻合古人,亦技進乎道者。嘗謂人日:「凡下筆,心注於手,然後可下,若少等閒,殆亦無憑。」此杜牧論文章而日「不可以輕心掉之」,其近是耶。嘗論筆法,其淺深、虛實、遠近之宜,各有其理。略日:「須淺其執,牢其筆,實其指,虛其掌。」至論正、行、草,則
日:「真密,執宜近頭;行寬縱,執宜稍遠;草流逸,執宜更遠。遠取點畫長,近欲分佈齊均。」是亦取羲之潛從其後觀獻之執筆之意。其非妙得羲之法,未知超絕至是。今所有榮宗帖,凡論者居其半,故知榮宗刻意是習,非苟然者矣。今御府所藏六:
行:有德帖,傳教帖,臨鐘繇中郎帖,長風帖,下筆帖。
正:執筆帖。
蘇靈芝
蘇靈芝,儒生也,史亡其傳。嘗爲易州刺史郭明肅書候台記,在幽燕地之地。中州患難,得故胡人以墨本詣榷場,易絹十端,方與一本。其後石刻爲胡人所碎,或傳奉使者過彼辨經界,指候台爲證,故胡人碎而沒之。靈芝行書有二王法,而成就頓放當與徐浩雁行,戈腳複類世南體,亦善於臨仿者。在唐人翰墨中不易得,蓋是集眾善而成一家者也。今御府所藏行書一:
達摩銘。
薛濤
婦人薛濤,成都倡婦。以詩名當時,雖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風致,故詞翰一出,則人爭傳以玩。作字無女氣,筆力峻激。其行妙處,頗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學,亦衛夫人之流。每喜寫己所作詩,語亦工,思致俊逸,法警句,因而得名,非若公孫娘舞劍器、黃四娘家法,托于杜甫而後有傳。今御府所藏行一:
萱草等。
魚玄
道士魚又玄,華陽人。工行書,得王羲之筆意而清勁,不墮世俗之習,飄然有仙風道骨,可以想見其人。與崇道師,作字吐辭,頗類所傳武仙童書。其論四行,殊有旨趣。而其一曰勤潔,二曰嚴正,三曰定慧,四曰仁慈。非深造自得,何足知此,宜筆端得晉人之高風。今御府所藏行書:
上崇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