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要
又名古今笑或笑史。笑話。明馮夢龍撰。三十六卷。此編為馮氏輯纂之諷刺小品集,或曰笑話、故事集。前有梅之熉小序,謂此為不得志者托諸空言之作,取「老氏譚言微中,可以解紛」意。分迂腐、怪誕、癡絕、專愚等三十六門。多從古籍中摘錄並略加整理而成,小部分為馮氏創作。所載乃前人瑣聞軼事、笑話、寓言。書成于萬曆四十八年,「世何可深談?談其一二無害者,是謂概。」此書問世後,遂風行於世。清代刻本又有題為古笑史、古今笑史。
馮夢龍,字猶龍,又字子猶,別署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等。長洲人。明崇禎三年舉貢生,授丹徒縣訓導,後任福建壽甯知縣,任滿歸故里。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馮深致不滿,著甲申紀事。唐王福州立,馮出而任職,撰中興偉略,以期復興。夢龍少有文才,與兄夢桂,弟夢熊並稱「吳下三馮」。為人曠達,興趣廣泛,博覽群書,因言行多違名教,並一度寄情歌場青樓,時人目為「狂生」、「畸士」。曾參加複社,被尊為「同社長兄」。又為曲壇「吳江派」中堅,其曲論重音律,提出評價戲曲之准尺:詞學三法,即調、韻、詞。論創作,提創新,反落套。講求情節真實自然,合乎情理。近人吳梅稱其「曲白工妙,案頭場上,兩擅其美」。其文學愛好廣泛,所編撰之書,涉及小說、戲曲、民間文學諸領域,畢生從事通俗文學之搜集、整理、編寫與刊行。所出書有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新列國志、平妖傳、墨憨齋定本傳奇、智囊、古今譚概、七樂齋稿、葉子新鬥譜、太霞新奏等。

牌记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