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沖虛至德真經八卷,張湛注。又名列子沖虛經沖虛真經,傳由列禦寇所著。漢書藝文志道家類錄列子八篇,班固曰:「列子,名圄寇,先莊子莊子稱之」。先秦曾有研習者,經禍,劉向整理列子時存者僅為八篇,西漢時仍盛行,西晉永嘉之亂,渡江後始殘缺。今本由張湛搜羅整理加以補全編成。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八篇,其餘篇章均已失傳。每篇均有多個寓言故事,寓道於事。天寶元年,唐玄宗下旨設「玄學博士」,封列子沖虛真人,詔告列子沖虛真經。與道德經莊子文子並列為道教四部經典。宋徽宗封為「致虛觀妙真君。」北宋景德年間加封為「至德」,號曰沖虛至德真經

此為四部叢刊景印刻本。歷代列子注疏多達百十餘部注本,惜多未得流傳,張湛所注,鑒佛學以發揮玄學之論,援引「無常」,試圖融通玄佛。之後所傳列子,即為所整理之本,劉向校訂之原本,則湮沒無聞。後出土敦煌文獻中存有列子殘卷,其一與莊子合卷,為注本,與今本相差無幾。

之前,傳本以抄本為主,除敦煌殘卷,至今尚未發現有寫本流傳。萬曆五年施堯臣紫薇堂四子萬曆九年陳楠四子書均系沿襲時封號。唐玄宗所編開元道藏收錄列子正統道藏可見注未被收錄其中。盧重玄列子注,無傳本行世。幸高守元沖虛至德真經四解此書,秦恩複道藏中錄出,於嘉慶八年刻于石硯齋,為今存唯一單刻本。

以下,刻本逐漸增多。北宋末,道士陳景元整理殷敬順列子釋文曾用景德中刊本校勘,而景德中刊本,亦成現所知刊刻最早本。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路過列子觀,命直使館路振崔遵度、直集賢院石中立校勘,次年校畢,並鏤板頒行。惜此兩種本子均已失傳,現存最早傳本為黃丕烈乾隆末收得之本,經其校勘,確為北宋初年刊本。後為瞿氏鐵琴銅劍樓所得,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此本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五字,小字雙行,行三十字,為張湛注本。北宋末,道士陳景元偶得殷敬順列子釋文,惜書已殘敗,陳氏補遺殷敬順列子釋文,其書始得流傳於世。至南宋時,列子釋文即已被混入張湛注中。日本尊經閣文庫藏有南宋刊本列子,半葉十行,行十九字,小字雙行二十三字,每葉左側有書耳,標注篇名。文字與北宋本相校,差異不大。但列子釋文已混入注中,且以「O」隔開,此為現存最早列子釋文列子注混排本,後世所傳之混排本,多淵源於此。嘉慶顧春校訂世德堂六子書本即為其代表。自黃丕烈發現北宋本後,張湛注原貌漸為人熟知,亦掀校勘列子之風。嘉慶十八年,陳春湖海樓叢書汪繼培校勘,汪氏本校通行本,參照道藏列子釋文,將釋文張湛注中剔除,附於列子之後,校本亦成北宋後不可多得校本。另間尚有宋徽宗沖虛至德真經義解範致列子注江遹沖虛至德真經解林希逸列子鬳齋口義劉辰翁批點列子朱得之列子通義等。

列子,名,又名禦寇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曾師從關尹子壺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列子才穎逸而性沖澹,隱居鄭國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靜修道。

寅虎年鵬為文化僅識


牌记

3140100526-10-00001.jpg

其他版本
六子全书本(隆庆积善堂刻、明刻)
明初刻本
纂图互注六子本(元刻明修、明刻)
铁华馆丛书本(光绪影宋刻)
明刻本
清光绪二十八年郑观应刻本
宋刻宋元递修本
纂图互注五子本(明刻)
清嘉庆九年宝庆经纶堂刻本
猜你喜欢
老子道德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