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名,又名逸雅,漢劉熙撰,體例仿爾雅,而用音訓。全書八卷、二十七篇,以同聲相諧,推論稱名辨物之意,中間頗傷於穿鑿,然可因以考見古音。又去古未遠,所釋器物,亦可因以推求古人制度之遺。如卷一:釋天、釋地、釋山、釋水、釋丘、釋道。卷二:釋州國、釋形體。卷三:釋姿容、釋長幼、釋親屬等。本書所釋名物典禮計一千五百零二條,可見當時名物典禮之大概。以聲訓釋義爲法,如用方言轉變解釋,釋水「兗州人謂澤之掌」之類;用音義遞詁法,釋典藝「雅,義也;義,正也」;用同義譬況,釋狀帳「幄,屋也。形如屋也」,等等。清畢沅釋名疏證,王先謙釋名疏證補等,可作參考。
別本或題曰逸雅。蓋明郎奎金取是書與爾雅、小爾雅、廣雅、埤雅合刻,名曰「五雅」。以四書皆有「雅」名,遂改題逸雅以從類。非其本目,今不從之。又後漢書劉珍傳,稱珍撰釋名五十篇,以辨萬物之稱號。其書名相同,姓又相同。鄭明選作秕言,頗以爲疑。然歷代相傳,無引劉珍釋名者,則珍書久佚,不得以此書當之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錄爲二十篇,明選又稱此書爲二十七篇,二者不合。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言明選乃萬曆中人,不應別見古本,殆一時失記,誤以二十爲二十七。
本書以四部叢刊景印明翻宋刻本影印。
顧千里顧名略例謂其條例有十,不外本字、易字二例,如「冬曰上天,其氣上騰與地絕也。」以上釋上,此本字之例。如「天,顯也,在上高顯也。」以顯釋天,此易字之例也。近人楊樹達釋名新略例謂其體例爲同音、雙聲、疊韻三例,又細分「以本字爲訓,以同音字爲訓,以同音符字爲訓」等九例。如以同音字爲訓:「雨,羽也;如鳥羽動則散也。」以雙聲字爲訓:「公,廣也。可廣施也。」以疊韻字爲訓:「禮,體也。得其事體也。」
熙,字成國,北海人「今山東省昌樂縣」人。舉孝廉出身,起家郎官,累遷交趾太守。建安年間,避地於交州。著書立說,傳授學問,有弟子程秉、薛綜、許慈等。建安末年,去世,著有釋名、諡法、孟子注。孟子注,今已不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