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要
國朝杭世駿撰。世駿字大宗,號堇浦,仁和人。乾隆丙辰召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編修。是書採十三經注疏、說文、釋名諸書,以補揚雄方言之遺。前後類次,一依爾雅,但不明標其目耳。搜羅古義,頗有裨於訓詁。惟是所引之書,往往耳目之前顯然遺漏。如玉篇引倉頡篇云:「楚人呼竈曰寤。」列子黃帝篇注引何承天纂文云:「吳人呼瞬目爲眴目。」古今韻會引魏李登聲類云:「江南曰辣,中國曰辛。」爾雅釋草、釋文、宋庠國語補音引晉呂忱字林云:「楚人名䔖曰芰。鸒,秦名雅鳥。鯷,青州人呼鮎鯷。」初學記及太平御覽引纂文云:「梁州以豕爲𧲂,河南謂之彘,漁陽以豬爲豝,齊、徐以小豬爲䝒。」太平御覽又引纂文云:「秦以鈷䥈爲銼𨰠。」爾雅釋親、釋文引纂文云:「妹,媦也。」初學記引服虔通俗文曰:「南楚以美色爲娃。」初學記及山堂考索又引通俗文云:「晉船曰舶。」埤雅引廣志小學篇云:「螻蛄,會稽謂之䗜蛄。」北戶錄引張推證俗音云:「南人謂凝牛羊血爲䘓。𪍴麰,內國呼爲糫餅,亦呼寒具。粰𥹷,今江南呼曰饊飰。蝘蜓,山東謂之𧐒𧐎。鰿,吳人呼爲鯽魚也。」凡此諸條,皆六朝以前方言,正可以續揚雄之著,而俱佚之。豈舉遠者反略近歟?又如書中引說文「秦晉聽而不聞,聞而不達謂之䏁」,引史記集解「齊人謂之顙,汝南、淮泗之間曰顏」諸條、本爲揚雄方言所有,而復載之,亦爲失檢。然大致引據典核,在近時小學家猶最有根柢者也。

其他版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道古堂外集本(乾隆刻)
清光绪十七年思贤讲舍刻本
明辨斋丛书本(咸丰同治刻)
艺海珠尘本(嘉庆刻道光增刻)
清乾隆间刻本
清雍正间刻本
道古堂外集本(乾隆刻、光绪刻)
杭大宗七种丛书本(乾隆刻、咸丰刻)
食旧堂丛书本(民国刻)
清湘阴郭氏刻本
续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