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穆天子傳六卷,郭璞注。又名周王遊行,八千五百余字,作者不詳,約成書於戰國西晉武帝太康二年汲塚墓出土大量竹書,經荀勖束晳等整理成汲塚書七十五篇。穆天子傳是為其一,荀勗為之作序,析為五卷。東晉郭璞作注,並謂其體例與起居注同,故隋書經籍志最早列入「起居注類」,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皆同。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編為六卷,是為今本。汲塚書中唯一流傳至今之文,文辭質樸,胡應麟稱之「小說濫觴」,四庫全書總目亦歸入小說家。

有別于左傳歷史傳記體裁,是書以日月為序,雖名為傳,實屬編年。前五卷記周穆王西征,作周王遊行記周王傳穆王率七萃雄壯之師,由造父駕禦,伯天為響導,駛八駿,長驅萬裏,北絕流沙,西達昆侖,於瑤池之顛會見西王母,互贈禮物。其沿途所見殊方外域珍禽怪獸、奇花異草、名山絕景,均有詳細記載。後一卷記盛姬之死及其喪儀,稱盛姬錄。行文豐富動人,筆調含蓄熱烈、絢麗多采。

此為四部叢刊景印天一閣刻本。唐宋前此書至少有荀勖束皙兩個本子,現流傳郭璞注本是以苟勖本為底本。迄今已知較早版本為王漸所提劉貞藏本,源其父劉克誠因懼其無傳,故以家藏本重刊于金陵學宮,時為至正十年,有言家藏本應為本。至刊本已鮮有著錄,當是已亡於世,為人所不見,本更亦不為諸家所見。明清兩代穆傳版本多據至正十年刊本,顧抱沖範欽本,為繆荃孫所藏,後顧廣圻以「影宋本」校影抄道藏本。現傳世版較多,有吳寬鈔本、秦柄鈔本、楊儀鈔本、道藏本、說郛本、天一閣藏本、漢魏叢書本、三代遺書本、明刻快圖叢書本、古今逸史本、靑蓮閣單行本、葉樹廉校正本、覆古介書本、龍威秘書本、四庫全書本、平津館叢書本、翟雲升覆校穆天子傳本、百子叢書本等。檀萃穆天子傳注疏丁謙穆天子傳地理考證顧實穆天子傳西征講疏,初稿曾由孫文「披覽筆削,允為題序行世」,岑仲勉評論謂:「其書瑕瑜參半,歐陸之擬議,無非強書本就己見,不足據也。」今人王貽梁陳建敏穆天子傳匯校集釋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曰:郭璞注,前有荀勖序。案云,太康二年,汲縣不準盜發魏襄王墓,得竹書穆天子傳五篇,又雜書十九篇,周食田法周書論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按今盛姬事載穆天子傳第六卷,蓋卽所謂雜書之一篇也。尋其文義,應歸此傳。別出之,非也。此書所紀,雖多誇言寡實,然所謂西王母者,不過西方一國君。所謂縣圃者,不過飛鳥百獸之所飲食,爲大荒之圃澤,無所謂神仙怪異之事。所謂河宗氏者,亦僅國名,無所謂魚龍變見之說,較山海經淮南子猶爲近實。郭璞爾雅,於西至西王母句,不過曰西方昏荒之國;於河出崑崙墟句,雖引大荒西經而不言其靈異。其注此書,乃頗引志怪之談。蓋釋經不敢不謹嚴,而箋釋雜書則務矜博洽故也。

(案:穆天子傳舊皆入起居注類,徒以編年紀月,敘述西遊之事,體近乎起居注耳,實則恍惚無徵,又非逸周書之比。以爲古書而存之可也,以爲信史而錄之,則史體雜,史例破矣。今退置於小說家,義求其當,無庸以變古爲嫌也。)

郭璞,字景純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聞喜」人。永嘉之亂時,避亂南下,為宣城太守殷祐王導征辟為參軍。晉元帝時拜著作佐郎,與王隱共撰晉史。後為大將軍王敦記室參軍,以卜筮不吉勸阻王敦謀反而遇害。王敦之亂平定後,追贈弘農太守。宋徽宗時追封聞喜伯元順帝時加封靈應侯自少博學多識有大才,又隨河東郭公習蔔筮,好古文、奇字,精天文、曆算、蔔筮,長於賦文,尤以「遊仙詩」名重當世。長於賦文,曾注釋周易山海經葬經穆天子傳方言楚辭等古籍,今人所著辭海辭源上均可見郭璞注釋。

寅虎年鵬為文化僅識

其他版本
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子书百家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古今逸史本
明杨氏万卷楼抄本
明抄本
明万历间刻本
清嘉庆九年金口山房刻本
汉魏丛书本(万历刻)
清光绪间翁斌孙抄本
清光绪元年刻本
清光绪十年刻本
明范氏天一阁刻本
四库全书本(乾隆写)
清嘉庆十一年平津馆刻本
清乾隆五十六年金溪王氏刻本
清吴兴沈氏抱经楼抄本
清光绪三十四年潜庐刻本
猜你喜欢
涑水纪闻
雅观楼全传
步里客谈
贯华堂评论金云翘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