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要
儀禮,又名禮、士禮、禮經。一說周公作,一說孔子刪定。近人據書中喪葬制參照考古資料,認爲成書當在戰國。是書爲西周、春秋時部分禮制彙編,載貴族冠、婚、喪、祭、飲、射、朝、聘等具體儀節。漢置五經博士,禮學僅有儀禮。東漢鄭玄爲儀禮、周禮、禮記作注,始有「三禮」之名。儀禮亦分今古文。西漢高堂生所傳者爲今文,魯恭王壞孔壁得亡儀禮五十六篇,其字皆篆書,謂之古文。其中十七篇與今文經同,今存十七篇以外之三十九篇,稱逸禮,古文經未立於學官,唐以後亡佚。今文儀禮十七篇,漢傳有三種本,一曰戴德本,即大戴本、一曰戴聖本,即小戴本、一曰劉向別錄本。三本篇目次第各異,十三經注疏選鄭注賈疏儀禮義疏本,故獨得流傳。
本書以「四部叢刊景印明徐氏仿宋刻本」影印。
鄭玄注本篇次士冠禮第一,敘貴族子弟二十歲加冠禮;士昏禮第二,敘結婚禮儀;士相見禮第三,敘相見、送禮或回拜禮節;鄉飲酒禮第四,敘鄉里以敬老爲中心之酒會儀式;鄉射禮第五,敘鄉里射箭儀節;燕禮第六,敘諸侯與大臣酒會禮節;大射禮第七,敘國君主持射箭賽事之儀節;聘禮第八,敘大臣出國之禮節;覲禮第十,敘諸侯朝見天子之禮節;喪服第十一,敘喪服、服期制度;士喪禮第十二,既夕禮第十三,敘從死到葬之儀節;士虞禮第十四,敘葬父母後,回家所行之安魂禮;特牲饋食禮第十五,敘貴族祭祀祖禰之禮節;少牢饋食禮第十六,有司徹第十七,敍述大夫祭祀祖禰之禮節。南宋魏了翁節錄儀禮鄭注賈疏精華著爲儀禮要義、清張惠言三禮圖、張爾岐儀禮鄭注句讀、胡培翬儀禮正義等可作參考。

其他版本
日本宝历十三年刻本
清光绪间桂垣书局刻本
明正德十六年陈凤梧刻本
清道光十四年立本斋刻本
明刻本
明刻本
明嘉靖吴郡徐氏刻三礼本
明刻本
明刻本
明锺人杰刻本
袖珍十三经注本(同治刻)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