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吳越春秋趙曄撰,徐天祜音注。是書前有舊,稱隋唐經籍志皆云十二卷,今存者十卷,殆非全書。又云楊方吳越春秋削繁五卷,皇甫遵吳越春秋傳十卷。此二書,今人罕見,獨書行於世。成書於東漢初年,分爲外傳。前五卷述事,起自吳太伯,迄於夫差,稱內傳;後五卷述事,始於無餘,終至勾踐,稱外傳徐天祜作音注,是現存此書最早音注本。天祜左傳史記考訂異同,刊正疑訛,考辨注釋,頗爲精要。

是書記史事敍述甚詳,除采自左傳、國語、史記、越書等外,亦增入諸多民間傳及見聞。辰日生克之占等讖緯之學至時被禁絕,世不復傳,今稍可見者,惟類書一二援引及諸家書目具名而已。鈔撮古史,編年記事,以補左傳國語史記不足之處,其間所寓治亂興廢、世道人心,寄寓譏刺勸之意甚明。然只記人物,不載地理及都邑,容、體例均欠充實周備。

本書以「四部叢刊景印刻本」影印。

所述雖稍傷曼衍,而詞頗豐蔚。其中如伍尚占甲子之日,時加於巳;范蠡占戊寅之日,時加日出,有蛇青龍之語;文種占陰畫六陽畫三,有玄武、天空、天關、天梁、天一、神光諸神名。皆非三代卜筮之法,未免多所附會。至於處女試劍,老人化猿,公孫聖三呼三應之類,尤近小說家言。然自是間稗官雜記之體。徐天爲不類文,是以史法求之,非其倫也。注於事迹異同頗有考證,其中如季孫使子期私與爲市之類,雖猶有未及詳辨者,而原書失實之處,能糾正者爲多。其旁核衆說,不徇本書,猶有劉孝標世說新語之遺意焉。

君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曾遠道去往四川從經師杜撫韓詩,與王充並爲會稽之秀。著有韓詩譜詩細神淵道微越春秋等書今僅存越春秋一種。

天祜,字受之山陰人,景定三年進士。時年尚英妙,爲大舟教授,日與諸生講經義,聽者感發。德祜二年,以文林郎國子監庫官召,不赴,退歸城南,杜門讀書。及文天祥被執以死,徐天祜王英孫並爲衣冠避亂者所宗。四方學者至越,必進謁。天祜高冠大帶,議論卓卓,見者咸以爲儀刑。嘗爲吳越春秋作注。

 


牌记

2050200244-5-00001.jpg

其他版本
明万历十四年冯念祖卧龙山房刻二十九年杨尔增重修本
元大德十年绍兴路儒学刻明修本
四部备要本
明万历十四年冯念祖卧龙山房刻本
明刻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