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藥物學著作。李時珍著,五十二卷。書成于萬曆六年,萬曆十八年後刊行。時珍遍訪名醫宿儒,廣集民間驗方;涉高山曠野,集藥物標本,以證類本草為底本,整理、充實,三次修改,歷時二十七年寫成。卷帙浩繁,內容豐富,工程浩大。全書共十六部,六十二類,收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內新增藥三百七十四種。附方集古代名方及民間驗方一萬一千零九十六則,附藥物形態圖一千一百六十幅。約一百九十萬字。仿陳藏器本草拾遺纂法,取材不厭詳悉。書用「綱目」體例:分部為綱,分類為目;正名為綱,釋名為目;物以類從,目隨綱舉。各藥列釋名、集解、辨疑、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諸項,醫藥結合。所引書名、人名,皆注引文之下。考釋藥理甚精,曰「升降在物亦在人」。又謂人之臟腑稟賦各有所偏,故識藥性亦不可以常理概論。鑒別藥物,極為精審,糾正藥物混淆、誤合、重出、錯謬者不可勝數。書引用參考書籍多至八百餘部,凡經史子集有關藥物者,盡皆收錄。

此爲萬曆二十一年胡成龍刻本。前有王世貞,輯書姓氏、總目、凡例、各卷內容以及附圖二卷,上卷題銜上為:「階文林郎蓬溪知縣男李建中輯,府學生男李建元圖,州學生孫李樹宗校」,下卷則為李建木圖,李建聲校。

李時珍,字東璧,晚號瀕湖山人蘄州人。世業醫,父言聞,有醫名。幼習儒,三次鄉試不中。師事顧日岩,讀書十年。好醫書,遂精醫藥。千里就醫於門,立活不取值。楚王聞之,聘為奉祠,掌良醫所事。世子暴厥,治之即甦。經薦,赴京師太醫院供職一年,或云嘗授太醫院院判之職。晚年因數建中為官,遂進封文林郎、四川省蓬溪知縣。念本草一書歷代注解者謬誤亦多,遂考古證今,辨疑訂誤,廣采博收群書,奮發編修。自嘉靖三十一年至萬曆六年,歷時二十七載,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初刊于金陵。子建中建元建木及諸孫皆參與繪製藥圖,孫樹宗樹聲為之校對。甫及刻成,時珍即逝。


其他版本
清崇云阁刻本
清光绪三十四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石 印本
清乾隆四十九年金闾书业堂刻本
清乾隆间刻本
清连云閤刻本
清同治间刻本
清康熙间芥子园刻本
清道光间刻本
清光绪三十三年益元书局刻本
清康熙二十三年金闾文雅堂刻本
清道光二十五年文光堂刻本
清学库山房刻本
清康熙五十六年刻本
清天宝楼刻本
清同治六年天德堂刻本
清大德堂刻本
清务本书局刻本
明万历三十一年张鼎思刻本
明万历三十四年杨道会刻本
清同治十一年善成堂刻本
清光绪三十三年上海华商集成图书 公司铅印本
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清光绪三十二年萃珍书局石印本
清康熙二十三年金闾绿荫堂刻本
清顺治十五年张朝璘刻本
清春明堂刻本
清顺治十五年清畏堂刻本
清道光三十年翰苑阁刻本
清同治十一年书业堂刻本
清顺冶十四年张朝璘刻本
清同治六年藜照书屋刻本
评论